時間管理就是個人管理,堅持學習和實踐就一定可以成爲更好的自己,歡迎持續關注!

如果質疑10000小時天才理論,你可能沒有深刻理解以下幾點

一 天才理論的由來

埃裏克森出生於1947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北部的郊區,15歲那年,埃裏克森發現自己國際象棋下得不錯,常常能在午休時候的比賽中打敗同學。他彷彿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可惜只維持了幾個星期。有一個男孩曾是組裏最差的棋手,棋藝竟然突飛猛進,每次都大敗埃裏克森。

埃裏克森氣瘋了,他也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爲什麼之前的手下敗將,現在能輕鬆擊倒我呢?我知道他在學習,參加國際象棋俱樂部,但是到底這背後發生了什麼事?從那以後,我刻意避免深入鑽研某項技能。我逐漸癡迷於研究高手,而不是成爲一名高手。"

20世紀70年代中期,埃裏克森在瑞典皇家工學院學習心理學。此時,他依然饒有興趣地探究着:什麼是才能?是什麼東西造成了成功人士與普通人之間的差異?大師從何而來?

從此埃裏克森在"人才"這個王國裏流連長達30年,他探究技能表現的方方面面,觀察各種職業——護士、體操運動員、小提琴手、標槍選手、拼字選手、打字員、特種部隊官員,並對這些職業技能加以研究。他從一個重要的角度研究了技能學習過程:練習。具體來說就是,測量了練習的時間和特點。

埃裏克森同赫伯特·西蒙、比爾·蔡斯等研究人員共同驗證了諸如"十年法則"之類的標誌性理論。那是一項有趣的發現,可追溯至1899年。該法則認爲,在任何領域要想獲得世界級的專業能力大概需要10年時間專心致志地練習。象棋神童鮑比·菲舍17歲就奇蹟般奠定了大師地位,但在這之前他也投入了10年時間的艱苦訓練。這一法則通常用來確定合適的啓蒙時間:比如網球女運動員的體力頂峯在17歲,所以她們應該從7歲開始;男運動員的巔峯來得較晚,所以9歲也行。但是10年一萬小時的法則含有更普遍的含義。它意味着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過同一套基本生理機制獲得,並且進一步指出該生理機制有其生理極限,無人能倖免。

埃裏克森與該領域的同事們一起奠定了傑出的成就基礎理論,其核心原則就是一項統計數據:

任何領域的任何世界級專家都要經過10000小時專心致志地練習。

如果質疑10000小時天才理論,你可能沒有深刻理解以下幾點

二 質疑的聲音

有人也許會拿莫扎特來反駁:年輕的莫扎特才華冠世,聽一次就能抄寫下整首樂曲,這是怎麼回事呢?在《解讀天才》一書中,塞特大學的邁克爾·豪博士估計,莫扎特在六歲生日之前,他父親已經指導他練習了3500個小時,這一點足以讓他的音樂記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人舉比爾·蓋茨的例子:還在哈佛大學上學的蓋茨就創辦了微軟,一舉成功,這難道不是因爲其本身的天賦異稟嗎?

事實是這樣的:

比爾·蓋茨從小衣食無憂,7年級時轉學到貴族中學——湖邊學校,第二年的1968年,學校花3000美元購置了ASR-33,這是當時第一批能夠接入分時系統編程的機器。這讓蓋茨在13歲就成爲世界上最早接觸計算機編程的一羣人。而後由於他個人的興趣和天賦,在1971年,蓋茨又在一家信息科技公司ISI公司主機房裏待了1575小時,平均每週7天,每天8小時。再然後蓋茨又得到了在家旁邊的華盛頓大學機房凌晨3點到6點長期用電腦的機會……

從八年級到從哈佛大學二年級的7年時間,對電腦着迷的蓋茨利用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機遇,用自己的狂熱和勤奮已經打下了10000小時刻意練習的基礎,他自己也說:"全世界不可能有超過50個人像我這樣,我爲C-Cubed公司工作過,編寫過工資單程序,然後爲TRW公司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一起到來的。我認爲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對軟件開發有着比同齡人深刻得多的認識。我獲得的這一切都是一系列不可思議的運氣的累積。"

還有人說,我參加工作十多年甚至幾十年了,一直從事同一工作,累積也有10000小時了,別說成爲世界級的專家,本單位的專家都說不上,可見其信口雌黃!

其實這也是對於10000小時的天才理論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注意精深練習(即刻意練習)這個根本條件。注意其理論公式是:

精深練習 x 一萬小時 = 世界級技能

如果質疑10000小時天才理論,你可能沒有深刻理解以下幾點

三 理論的限定條件

1 專注於"學習區"學習

人的知識和技能可分爲三個同心的區域: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只有在學習區中進行高度針對性的精準練習,我們才能進步。

如果質疑10000小時天才理論,你可能沒有深刻理解以下幾點

科學家們考察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訓練發現:同樣練習時間內,普通運動員更喜歡練早已掌握的動作,而頂尖運動員則更多練習各種高難度動作;普通球類愛好者,可能只是享受打球的過程,而職業球員則集中練習在各種極端不舒服的位置打球,難度越大越練。而一旦已經掌握某項技能,意味着已進入"舒適區",就應該進入下一階段,也就是再次進入"學習區",長期如此練習必然進步。

生活中通俗的例子:比如我們唱歌、看電影通常是出於娛樂放鬆,不會考慮自己的唱功、氣息,但是專業敬業的歌手、演員看一部劇或者一首音樂作品,會更多從專業角度分析技術、演技等等方面,儘量吸收爲自己的營養。在舒適區和學習區的差異,一段時間就能顯現了。

2 大量細節化重複練習

美國加州有個專門的診所,在試驗中幫助成員克服不敢和異性說話的人的害羞心理。他們的做法是設計不同難度的場合,進行對話訓練和角色扮演,再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練習,用每個人的多次實踐逐漸克服恐懼心理;商學院MBA課程的精髓也是對於細節大量的刻意練習,學生每週要面對20多個正式發生過的商業案例,自己研究如何決策,提出解決方案,最後再由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給於評分;正規的音樂和體育訓練中,十分強調"分塊"練習。在把整個曲目和動作過一遍後,老師和教練都會要求將某技法或動作分解,一塊一塊慢慢學習掌握,只有慢練才能感知技能內部結構,注意到技法要點。

研究顯示,任何樂器的基本功訓練要進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練曲目時要將曲目分解成幾部分,難點甚至要逐個小節依次攻克。基礎訓練、分塊練習實際操作時非常枯燥,會耗掉很多很多人的熱情;很多人也是因爲這一點做不到就漸漸放棄了。

3 及時反饋並及時修正

對於學習者來說,能得到老師/教練的及時反饋和糾正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有助於練習者建立對錯誤的極其敏感,一旦發現錯誤會不舒服,一直練習到糾正爲止。而獲得反饋的最高境界是給自己當教練。高手工作/學習時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十分具體的小目標,對錯誤和不足極其敏感,並能不斷尋求改進。 所以自學能力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

所以我們想要進步,或者找老師指導,或者找個榜樣作爲標杆,能力強可以根據教材自學,僅僅靠自己的力量無頭亂撞是遠遠不夠的。

4 長久集中地堅持

這一條是最貼近10000小時理論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在做到前 3 條的基礎上,每天堅持,然後堅持數年。任何一位某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積累,進行單獨甚至外人看來孤獨的練習,而通常這個強度大多數人也難以忍受。

刻意練習的概念中並沒有寓教於樂的概念。稍微瞭解郎朗、李雲迪成長經歷的人,就會知道他們小學時每天就起碼練5小時的琴;立志成爲鋼琴家後,每天更是全天練習,全年無休;丁俊暉八歲半開始練檯球,初一輟學後,每天平均練10小時,18歲成爲英國錦標賽冠軍時,已經練習超過了1.75萬小時;巴菲特在2011年投資IBM之前,看過IBM 50年來所有的年報,而在1988年決定投資可口可樂之前,閱讀過該公司1892年之後所有的年報......

太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能發現,他們除了運氣,更多的還是靠常年刻意的練習和堅持取得了成功。那些一味依靠運氣的人,只是一時的燦爛,最後終究還是會慢慢沒落。

而關於興趣,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不練夠一定時間,一定成不了專業人士,但問題,有時練了一萬小時也未必成功。這就是興趣的作用了。如果說有什麼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學家無法用後天訓練解釋的,就是興趣。有的人似乎天生就對某一領域有興趣,但這並不說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興趣只要願意練習,也能練成。興趣的最大作用是讓人願意在這個領域苦練。"

而關於天賦,在有興趣的前提下,通過刻意練習基本可以達到一個專家或者業內人士的能力和水平,而想達到大師級水準確實需要一定的天賦。但以現實中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還拼不到天賦,因爲還沒成爲專家,就已經被諸多的困難嚇跑了。

所以,這四個限定條件都滿足,該理論才真正完整,這個問題才更有可討論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