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純哲學,拒絕三流科普書,比如市面上各種王陽明介紹的書

相關問題:2018 年你讀了哪些歷史方面的書籍?

2018年,你讀了哪些文學類的作品?


對自己的智力水平感到絕望了,估計永遠是民哲...現階段的目標還是應該放在泛讀和精讀結合起來上,既概括性的了解學科,也要讀一些大部頭,這樣以後跟進相關研究也有閱讀基礎。就算不再看哲學而是繼續法學的研究,也可以留下理論上的遺產。

上半年因為轉專業失敗其實比較頹廢,大部分的書都是在下半年讀的。然而並不能感到大學生活有什麼改進,唉。權且做個年終總結吧,各位見笑了。

1.《邏輯學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 胡塞爾

以前讀過第一卷了,而且第一卷是批判心理主義的內容,所以從第二卷開始。看完之後感覺胡塞爾的語句難度和康德可以說是不相上下的了。胡塞爾的概念多,抽象理論那一段梳理的學界理論我也不熟悉,而康德的代詞和從句多。和《純粹理性批判》一樣都是內容非常豐富的大部頭,不奢望一遍讀懂。以後結合二手研究和各種論文慢慢來吧,就當先打個底子。第一研究引出含義以後,由於還不熟悉意向內容意向質料這樣的術語讀起來頗為困難;第二研究則是由於細緻的擺出幾個抽象理論,很有混淆的風險,也是容易讓腦袋混亂的;第三研究中的數學形式部分有點讓人望而生畏;第五研究的意識內容比較難懂。

叫《邏輯學研究》,其實就是要在一門純粹邏輯學中澄清傳統的邏輯學術語。比如表象、共相理論、含義和意義(在這裡翻譯界似乎有些不統一,《另類胡塞爾》中的意義即倪梁康的含義)、意識、質性和質料、符號和表述、陳述與判斷等。胡塞爾在整理前人學說或者辨析的基礎上引入布倫塔諾乃至於斯通普夫的理論改造和以現象學的視角看待和澄清這些術語,既具有思辨的意義,也可以說是現象學真正的入門了吧。

2.《胡塞爾現象學》 扎哈維

其實在看胡塞爾的原著之前是先看了這本《胡塞爾的現象學》的。扎哈維簡明扼要的給胡塞爾分期為前期中期後期,精要的點出其理論中重要的意向性理論、先驗還原以及生活世界、主體間性的核心議題,結合了比較晚近的胡塞爾研究。總的來說通俗易懂,減輕了我直面胡塞爾的困難。

3.《胡塞爾傳》謝勁松

同樣是直面胡塞爾之前做的背景閱讀。不過還是局限於胡塞爾本人,不能介紹到現象學學派之上。理論部分比較淺顯,不用多少時間就能讀完。不過對傳記也不能要求太多,總的來說還是有幫助的。(然而我很多精力都放在挖掘海大師和胡塞爾的恩恩怨怨上了hh)

4.《另類胡塞爾》M.威爾頓

晚近的中文界的胡塞爾二手研究,從範疇現象學入手講到本構現象學以及先驗還原,最後是發生現象學。比起扎哈維來說內容多了很多,這個分期個人也認為比較優秀一些。而且利用「作為...」結構以及一些圖示或者典型例子詮釋胡塞爾的部分做的不僅淺顯易懂而且還一針見血,讓人覺得非常喜歡。甚至還介紹了胡塞爾的倫理學乃至於歷史學的觀念,可以說是相當全面了。可惜閱讀難度也是相當高。

5.《索緒爾》J.卡勒

基本已經把索緒爾應該要提到的和他能對後世產生的影響都提到了。非常好的索緒爾研究。

6.《普通語言學教程》索緒爾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本結構主義的精神祖師的書還是要讀的。說難也不算難,但是語言學的成分對於門外漢來說,恐怕還是要跳過比較好了。

7.《純粹理性批判》康德《&句讀》鄧曉芒

對於我來說是老傢伙啦。高二讀的,高三完的假期又讀一遍。今年又把沒懂的拿出來再讀,這回要配合上《句讀》了,摘錄了鄧老師的概念解釋以及一些背景,寫在書本的字裡行間。感覺比以前理解的更多,不過也讓我認識到這種大部頭想要輕而易舉一年就解決恐怕沒什麼可能性。閱讀完原著只是一個開始而已,還要跟緊各種二手文獻和論文的閱讀,那閱讀原著其實就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而已。

8.《權利與正義:康德政治哲學研究》李梅

在讀哈貝馬斯之前,看到他序言里提到走的更多是康德法權論的思路,於是就把這本書拿出來讀了。其實不僅是提到康德的權利、正義、平等觀念,也順便複習了一下康德的道德哲學成分。

9.《康德道德哲學文集》李秋零

看二手研究當然是不夠的,所以順著上一本的思路回去讀康德的法權論了。但是對於法權的解釋和法權的演繹認識仍然不夠。所以在閱讀哈貝馬斯的時候最後還是遇到了困難。明年要對德國古典哲學的法學理論做更多研究才行。好歹我本職也是法學生啊。

10. 《事實與規範之間》哈貝馬斯

簡直是不說人話,一段一個作家。事實性與規範性的張力也相當抽象。不過對於法律概念史的總結有效幫助我寫了一篇外國法制史的論文,也不算是毫無所獲。

11.《康德的道德世界觀》張志偉

張志偉教授的博士論文。前段時間倫理學導論上到義務論的時候拿出來翻了一下,揭示了自律-自由的自指涉性以及康德道德哲學在他體系中的地位。提供了康德道德世界觀的正當性證明的材料。

12.《倫理學導論》盧坡爾

上倫理學導論課程時老師推薦的教材。義務論至善論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講的都比較清楚,頗有技術性,配上課後習題,通俗易懂。學習倫理學會給人一種面對社會焦點問題的不同視角...

13.《第一哲學沉思集》笛卡爾

補票性質,不難讀。然而這又是近代哲學最重要的文本之一,讀完之後對於自明性和哲學體系的構建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實笛卡爾算是啟蒙了我的哲學,他的《談談方法》激發了我去尋找哲學中的方法。雖然這個目的似乎不怎麼成功...

和笛卡爾進行的靈修以及懷疑之旅很愉快。

14.《笛卡爾與&》G.哈特菲爾德

一個研究一個研究解讀《沉思》的二手研究,已經是非常到位了。讀完這本書之後到了能夠對《沉思》進行段解的程度。

15.《歷史哲學導論》沃爾什

比較老的歷史哲學導論了,不能覆蓋到後現代的歷史哲學。不過對於這個時間點之前的分析歷史哲學和思辨歷史哲學介紹比較簡要明了,沃爾什的這篇作品也指出了歷史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劃分,很有地位。


-

今年沒咋讀通俗哲學讀物,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啃文獻上了;粗略一算大概啃完了這麼些:

  • 亞里士多德《動物志》(Τ?ν περ? τ? ζ?α ?στορι?ν)、《動物運動論》(Περ? ζ?ων κιν?σεω?)、《動物部分論》(Περ? ζ?ων μορ?ων)、《動物發生論》(Περ? ζ?ων γεν?σεω?
  • 泰奧弗拉斯托斯《人物誌》(?θικο? χαρακτ?ρε?)和《感知論》(Περ? α?σθ?σεων
  • 蓋倫《自然能力論》(De Substantia Facultatum Naturalium
  • 特土良《護教學》(Apologeticum)和《表演論》(De Spectaculis
  • 革利免三部曲的前兩部《勸勉》(Προτρεπτικ?? πρ?? ?λληνα?)和《導師》(Παιδαγωγ??
  • 波菲利《緒論》(Ε?σαγωγ?
  • 哲羅姆《書信集》(Epistulae)選錄
  • 偽狄奧尼修《聖名論》(Περ? θε?ων ?νομ?των)和《密契神學》(Περ? μυστικ?? θεολογ?α?
  • 鏗迪《第一哲學論》(fi al-Falsafah al-Ula
  • 伊本·赫勒敦《歷史緒論》(Muqaddimah);未讀完
  • 安薩里《哲學家的不一致性》(Tahafut al-Falasifah
  • 阿威羅伊《不一致性的不一致性》(Tahafut al-Tahafut,反駁安薩里的名篇,建議一讀)、《宗教與哲學和諧論》(Kitab fasl al-Maqal,英文常譯作The Decisive Treatise)、《形而上學》長篇註疏本(未讀完)

另外還通過線上文庫讀了不少法拉比、阿維森納和阿拉比的著作,但是由於比較零碎,就不列出來了。

回顧一圈,今年讀下來的這些哲學類著作,我個人覺得值得推薦的只有亞里士多德的幾部動物學著作、赫勒敦的《歷史緒論》、安薩里和阿威羅伊的那兩篇《不一致性》、以及泰奧弗拉斯托斯的《人物誌》。

亞里士多德的那幾部動物學文獻,其中自然有許多能夠與《形而上學》《生成消滅論》《範疇論》建立聯繫的思辨性內容,但我個人覺得更有意思的是亞氏本人對具體動物行為的認識與解釋——蛆是怎麼產生的?人有沒有可能不經交配自然繁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些都是他思考的問題。

赫勒敦的價值在於很早就注意到了文明發展的同步性,並在此基礎上搭建出了一套很有獨創性的循環史觀。安薩里與阿威羅伊著作的有趣之處不僅在於由二者對立帶來的戲劇性,更來自於二者對『哲學正統性』定義的分歧(簡而言之,安薩里認為哲學家的代言人是阿維森納,而阿威羅伊認為哲學的代言人必須追溯回亞里士多德),以及其中體現出的隱藏在後阿維森納時代伊斯蘭哲學中的思想分流的種子。

至於《人物誌》,這本書今天被人記住的一般不是其哲學思想,而是文學價值;書中用非常簡短的文字勾勒出了幾十種性格原型,可算是人物速寫(character sketch)的鼻祖,讀起來沒有多少疲倦感。

剩下的那些書,要麼太長,要麼太枯燥,要麼主題太抽象,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尚無中譯本,有的連完整的英譯本都沒有,因此並不推薦。

-


一整年啊。。這該從何說起(ー`′ー)。我只介紹倫理學方面的書吧。名著就不說了吧,推薦推薦我覺得不錯的著作吧。

。。。。。。。。。。。。。。。。。。。。。。

從這本開始說吧,作者探討了運氣在道德行為中的作用。如果你一以貫之的執行著道德選擇,但卻仍然未能獲得幸福,該如何是好呢?倫理學僅僅關注於行為的正確就可以了嗎?

。。。。。。。。。。。。。。。。。。。。。。

與上書觀點類似,不過小故事多,可讀性強~

。。。。。。。。。。。。。。。。。。。。。。

強推李義天老師的書,同樣是關於美德的論述,卻可以寫的溫情脈脈,妙趣橫生。第一本的後記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生存欲是很強的了。兩本書姊妹篇。

。。。。。。。。。。。。。。。。。。。。。。

陳嘉映老師的兩本有關倫理的書,他的名言「生活不證明什麼,生活就是有所領域的生活一場」。比起倫理學學術的價值,這兩本更側重於生活吧,就是分析哲學出身的人寫的書讀起來巨繁瑣 o(╥﹏╥)o

。。。。。。。。。。。。。。。。。。。。。。

重點對啟蒙運動時期的哲學家進行分析,很難得的可以看到介紹萊布尼茨,謝林,費希特的倫理思想的。

。。。。。。。。。。。。。。。。。。。。。。

盆友,你想體驗道德三段論的折磨嗎!下單吧。

。。。。。。。。。。。。。。。。。。。。。。

罕見的從基本人權出發,對道德行為的論證。不過最後出bug了,233333。

。。。。。。。。。。。。。。。。。。。。。。

這本書重推一下。紐西蘭的赫斯特豪斯教授有關美德的討論。可以說是奠定了當代美德倫理學的框架了。

下面推薦幾本看了覺得很好玩的。

跟著桑德爾先生一起繞就完事了,順便吐槽一下羅爾斯。

廁所讀物,知乎上流行的思想實驗,在這裡基本上都全了,據說如廁時動腦有助於腸胃蠕動。


巴塔耶:《內在體驗》《不可能性》

科耶夫:《黑格爾導讀》、《法國國是綱要》

哈貝馬斯:《後形而上學思想》、《現代性的地平線》

福柯:《權力的眼睛》

《新黑格爾主義論著選集·下》

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

《記憶的承諾》

《本雅明:破壞、收集、記憶》

《自由主義基本理念》

《真實眼淚之可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真的沒看懂在說什麼)

《未來考古學:烏托邦、慾望及其他科幻小說》的一小部分

其他就是各種導論導讀的書惹


我就讀了康德的《純批》,休謨的《人性論》和胡塞爾的《邏輯研究》第一卷還有《第一哲學》上,《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多了讀的不夠細,抓不到位細節。


截至2018年讀過的哲學類的書籍至今是48本,選取2017年以來出版的四本已讀完,一本正在讀的好書推薦一下,一些讀書心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1.【日】子宣安邦:《孔子的學問 —— 日本人如何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6月出版

點評:子安宣邦是日本近現代重要的漢學思想家,這是三聯書店所出的《子安宣邦作品集》中的一本,全書以孔子核心思想為中心,梳理一些孔子儒學的關鍵概念及其在《論語》中所涉及的章節,全書注釋部分內容遍及日本自宋明以來歷代經典注本,本書是目前大陸所出《論語》選本中值得一看的範本。

2. 邵永海:《讀古人書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3. 邵永海:《讀古人書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

點評:北京大學中文系的邵永海教授,多年來主持北大中文系的《古代漢語》課程,也是北大的教學名師,其在古漢語教學層面,以及先秦哲學的理解層面,心得頗豐。《讀古人書》系列是邵永海教授在北大中文系關於先秦經典文獻的研究生專業研讀課程講義,目前大致以一年一本的速度,未來還會出《新序》《呂氏春秋》和《荀子》三本。這個系列的體例是以《孟子》《韓非子》等文獻中所反映的核心思想語段的選本作為讀本,分章節就文獻選段加以注釋、翻譯和品評,品評針對漢語史核心辭彙,以及孟子、韓非子的思想高度與先秦其他思想家之間的優劣比較的評價,怯魅直見較多,善於讓人引發思考。

4. 【美】誇梅·安東尼·阿皮亞:《想透徹 —— 當代哲學研究》,新華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點評:哲學的價值在於解決三觀問題,需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知識為應用,對於人生的八大核心主題:心靈、知識、語言、科學、道德、政治、法律、形而上學等問題在人生層面得以啟迪,那麼我們根據一個主題,將解決這一問題的哲學家們的核心思想和發展過程融會貫通。本書是武漢大學西方哲學蘇德超教授的專業選修課輔導教材,也是近些年來很好的一本當代西方哲學入門佳作。

5.【美】尼克·索薩尼斯:《非平面》,後浪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8年11月出版

點評:本書是哥倫比亞大學第一本以漫畫形式,而非論文形式完成的哲學博士論文,作者指出思維模式決定了我們的眼界。懷特海說過「哲學始於好奇」,文字是思想表達最為直觀的形式,圖像因其美學特性而難以捉摸,但是作者用他多變的畫風,為我們詮釋了他對世界的哲學認知。作者尼克·索薩尼斯並不是純漫畫書寫,而是在漫畫中加入了許多注釋,於是形成了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來書寫自己對想像力的哲學思考。用文字注釋漫畫的形式抒發對前世哲學先知理論觀念的自我認知。

這本《非平面》當中包含了諸多建築思想、巴赫金、馬爾庫塞、卡爾維諾等的創造性架構,用漫畫畫出文獻綜述,功力驚人。我們在作者黑白交錯、美麗而又迷幻的冥想世界中遨遊,嚴肅而又富有張力,生動中透著深邃的精神內核。這是一本看後讓人震撼不已的著作,可謂是哲學漫畫領域的扛鼎之作。

此外,截至2018年12月10日,筆者本年度的閱讀量已經突破400本,其中歷史書大約佔四分之一,我選取了十本2018年出版的五星好書推薦,詳情可見我的帖子:

2018 年你讀了哪些歷史著作??

www.zhihu.com圖標

文學類書籍共讀完69本,選出5本近兩年出版的五星好書,與大家分享:

2018年,你讀了哪些文學類的作品??

www.zhihu.com圖標

除去文、史、哲三代類以外,2018年閱讀的其他書籍中,選取了近兩年出版的十本最為妙趣橫生的五星好書,與大家分享:

2018年你讀了哪些書??

www.zhihu.com圖標

按照時間:

春天:實踐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學、判斷力批判、柏拉圖全集三四卷、第三遍通背論語大學中庸莊子內篇心經登山寶訓

夏天:作為他者的自身、現代基督教思想、形而上學、全部知識學的基礎、工具論、先驗唯心論體系、愛欲與文明、第四遍通背論語大學中庸莊子內篇心經登山寶訓

秋天: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精神現象學、保衛馬克思、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第五遍通背論語大學中庸莊子內篇心經登山寶訓

冬天:邏輯學上卷,下卷ing

都是老熟人了,所以能一下子啃這麼多,差不多每本書之前幾年都有過至少一遍閱讀,大概就道德形而上學和作為他者的自身是第一次看。夏天的書比較多,原因在於腿壞了一陣子,外加上書薄。平時每天45-90分鐘不等用來閱讀哲學,一天也就20頁左右,偶爾遇到實在和稀泥不想看的篇目,比如物理學之後的那些,就翻一翻,大概能提速到50頁,又比如某些柏拉圖比較簡單的篇目。為什麼沒有純批和柏拉圖全集的一二卷,因為那是去年的這個時候看的,背書可以在車上或者食堂里,出門遛個兩小時的彎大概能從養生主背到德充符結束,壞處是會過馬路容易把紅燈看成綠燈

作為一個學術不務正業青年稍微談一下自己的一些小感想。

1.柏拉圖的精華在菲利布、巴門尼德和智者三篇,尤其是菲利布篇,可以拿來比較亞里士多德體系,一下子就會覺得兩人在一個相似的領域各說各話,如果說柏拉圖是極高明,那亞里士多德的就是道精微了,雖然這兩個詞也不對稱。但是要看的心情好,還是得選會飲篇,讀起來實際上有一種直指柏拉圖自己的心性的感覺,也屬於一種神秘直觀的上升吧,然而哲學不能看心情好,還是得老老實實看另外三篇

2.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一定要先看範疇篇,我不小心次序顛倒了,看的比較痛苦,另外就是不要選人大出版的單行本無注釋那版,我很懷疑有一小部分翻譯是原譯者自己也並不特別理解而導致的模糊。工具論真心是西方哲學的真正內在理數入門,如果說從笛卡爾到休謨這批人還能跳脫亞里士多德的框架來寫作,那麼從康德起如果不掌握亞里士多德,就會覺得康德在多處是無的放矢了。不過自己也很遺憾,勉強看完了前後分析篇以後,對於論題篇大部分是翻過去的,還是得補補課以後。物理學和論靈魂對照著看會非常有意思,因為亞里士多德實際上在這兩本書的核心隱藏論點是相反的。

順便,古希臘哲學的話,讀譯本只能說是讀一個大概,要好好理解還是不得不掌握希臘文不可,以後有空再補了,畢竟現在拉丁語還沒學好,後面還跟了個德語的缺憾

3.作為他者的自身是本好書,然而中文譯本大量譯錯,甚至有的地方譯成了相反的意思,參考英文版一下子就能知道,然而利克這本書新人勸退向嚴重,對哲學史必須先有較好的把握才能入坑

4.西馬真的在論理水平上不高,去年看阿多諾的作品也是這種感覺,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看阿多諾之前夾了休謨,後面夾了純批

5.德國古典哲學真的太好看了,如果說柏拉圖的巴門尼德會感到有high點的話,基本上康費謝黑的作品是全程很好看,就是每天不能看多,超過30頁會胃疼。康德每一次閱讀都會給我享受,不過現在重看黑格爾以後私以為黑格爾的形而上學水平還是要更高於康德一籌的。總的來說,德國古典哲學以前的哲學,是思想批判,而德國古典哲學是批判思想

6.看了還是會忘,等有空還是得列提綱按照演繹來背,感覺實際上古代哲學的精華在這麼幾本,巴門尼德、智者、形而上學、物理學、三批判、大小邏輯和精神現象學,從裡面再挑幾本最重要的列提綱和演繹去背吧

7.感情上不想黑基督教哲學,但是嚴格來說20世紀的基督教哲學缺乏一種刺破的力度,不過真要有了這種力度,也就不免有完全解構存在性的尷尬

8.如果要問看懂了沒有,那要看什麼程度地懂,對於一個專門研究某一人物或者某一塊思想的人,相比我是不懂,但是對於只是拿一些二手入門介紹的人,我是懂。我現在所作的只是要求自己能至少把人說了什麼,具體怎麼論證的看懂,為什麼要看這麼多,因為狹隘而驕傲是一種恥辱,人類的思想所組成的星空圖景,非常之美,流連忘返


休謨《道德原理》

哈貝馬斯《現代性的哲學話語》


今年下半年開始重拾荒廢了很久的哲學,因為時間和涉獵範圍所限,讀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近代通俗哲學方面的作品,還有一些關於宗教和神學的書籍,也一併放上來

首先是重讀了康德哲學三大批判,初讀三大批判是在2015年,看當時的筆記,對判斷力批判的理解還很朦朧。前段時間重讀判斷力批判,對其中美學鑒賞和幻想的論述的理解似乎又加深了一些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客觀唯心主義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書中有對萊布尼茨形而上學的評述,可以結合萊布尼茨相關作品學習

在學校書店偶爾發現的《大問題》,挺有趣的書,對入門者很有幫助

泰戈爾《人的宗教》,對人性和神性的探討,這本不多做評價

算是分析哲學範疇的,羅素《西方哲學史》,裡面的論述是羅素常用的邏輯和形式,非常鮮明的一本書

赫舍爾《安息日的真諦》,20世紀的談猶太教比較通俗易懂的一本(只是我把它跟《傳道書》放在一起讀,有些鬼畜2333)

加繆《西緒福斯神話》,屬於評論文學範疇吧

還有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錄》。我個人對笛卡爾哲學觀比較感興趣,這本比較對胃口

中國哲學的話今年讀書不多,只有程朱理學一些評述類文獻,還有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

想到再來補充


鄧曉芒譯的《西方哲學史》,鄧曉芒著的《&講演錄》和《德國古典哲學講演錄》。

是的,最近對德國古典哲學有興趣。

本來之前是對叔本華感興趣,讀完韋啟昌先生翻譯叔本華的一系列的著作,就差《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買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叔本華開篇就說,不讀《純粹理性批判》是無法理解這本書的。,,沒辦法,德語不會,英文又菜,幸好鄧曉芒教授有這麼多關於康德的著作。

之前把那三本過了一邊,現在在精讀,正在精讀《&講演錄》,根據每個章節的難度和篇長,一般每天讀一個章節,讀三遍。是的,讀的很慢,但如此大部分都能懂,打算把鄧曉芒關於德國古典哲學的著作讀完再去讀句讀,再上手他翻譯的純粹理性批判。

不知道這樣讀完得幾年。。。。。。

不過期間也在閱讀其他類型的書,小說什麼的,雙十一趁降價買了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由於是在學校買的,現在不在學校,書太重,等畢業的時候再寄回家。

家裡還有一套《20世紀的中國》,十本,打算寒假回家讀完。

講真,哲學真的太特么的難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不過讀懂了之後,感覺賊爽,彷彿看透了一切,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時候總會想,有什麼用呢?

「最痛苦的莫過於知道很多,但卻對事情無能為力。」

聊以慰藉,娛樂方式,閱讀比打遊戲爽,僅此而已。

有沒有談戀愛爽就不知道了¥*%¥唉


尼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誰是誰的太陽(散文集》

《悲劇的誕生》

《尼采談人生權利意識》

《善惡的彼岸》

叔本華

《叔本華論生命悲劇哲學》

康德

《康德談道德哲學》

柏拉圖

《理想國》

英文原文

Utilitarianismby John Stuart Mill

《Oxford new history of philosophy》- first chapter/section-


18年,從哲學專業跳槽到了工程專業。買的哲學書算是擺著隨便看的了。不過,在對PHI和唯心主義的熱愛的驅使下,還是讀了幾本。

費爾巴哈的《對萊布尼茲哲學的敘述、分析和批判》,這本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生最愛的中文印刷版本)。主要是講述了費爾巴哈對萊布尼茲,斯賓諾莎和笛卡爾在唯心論,上帝存在以及經驗唯理論等等的評價進行了一個對比和分析。該書對列寧的影響頗深,因此引用了大量《列寧全集》的評語,有點小意思。費爾巴哈在此書中肯定了萊布尼茲的形上,認為世界是由單一的質子組成的,感性是對模糊的關係的界定,而理性不過時物質的表象。

德沃金的《命運的國度》。作為本世紀初最偉大的法學理論專家,德沃金教授的作品都是各個美國法學院的教職人員所推崇的。本書從哲學的理論角度,結合宗教價值觀,講述並深層次地分析了美國近百年來最負有挑戰性和顛覆性的判例:羅伊訴韋德案。(墮胎)婦女是否具有墮胎的自主權,胎兒又是否應該被認為是具有自由權利的公民。這是一場法理與傳統道德的較量,也是對憲法所包涵哲學原理的最棒的詮釋。如果你對哲學,道德,宗教,社會以及修正案有興趣,本書值得一讀。實體店的貌似很少,網上或許可以找到。

再有一本,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明治時代後期最有代表性的唯心主義學者。西田針對「純粹經驗」這一話題,分析了世界上的物,心,精神和意識是怎麼一回事。直接經驗與純粹經驗是否與意識有關,主觀客觀存在的經驗又是由什麼所產生的。

最後說一句,不相信唯心或經驗唯理論的小夥伴請去別的貼里找答案,本寶寶OOO。


  • 矚望新軸心時代: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湯一介:沒錯,就是寫《魏晉玄學論稿》《儒藏》的那位湯一介,儒釋道大家。《矚望新軸心時代》此書讓人了解儒家是如何融貫古今、會通中西的。
  •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牟宗三是新儒家的支柱,也研究康德、佛學。《十九講》此書多以康德等西哲與儒釋道互相印證,並在天台宗圓教和康德理論的基礎上,初步闡發了牟氏「圓教」。
  • 《禪與日本文化》鈴木大拙:鈴木さん西播禪宗,功在千秋。這本書解釋了諸如茶道、劍道、武士道、俳句等日本傳統文藝背後的禪理,無不其來有自。讀來方知禪宗與日本人性格多麼契合、且相輔相成。
  • 《禪與心理分析》鈴木大拙、Erich Fromm:此書探討坐禪頓悟這種神秘體驗的本質和精神作用,輔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讀來會有很多「Ah-ha! moment」。
  • 《悟性的提升》鈴木大拙:(Sorry 還是鈴木的書 ,保證沒有了)此書是鈴木隱居所寫的禪學文集,從禪宗歷史到禪體驗,再到佛教的理性 vs. 直觀……尤其駁胡適博士一章,頗令學禪之人深有同感。
  • 《金花的秘密》榮格、衛禮賢:榮格是弗洛伊德愛徒、精神分析學的代表,衛禮賢是著名漢學家。二人均對道教經典《太乙金華宗旨》深有興趣,認為其中揭櫫的神秘體驗和人生觀與西方心理學不謀而合。此書就是以二人眼光深入探討了《太乙》《慧命經》《易經》等。
  •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唐君毅:中國哲學諸家義理多有流變,溯本歸原在一「性」字。唐君毅此書就是廣攝各家,討論中國哲學的核心觀念「性」。此書寫法獨特,非常有趣;唯用語與現代中文大異,可能不合大多數人胃口(四百多頁我看了近倆月,確實比較吃力)。
  • 《與神對話 1、2、3》Neale Donald Walsch:與「新世紀運動」(New Age Movement)關係密切的奇書,新世紀運動提倡培養人的精神/靈性,主張 All is one、All is God、All religions are one 等概念,與啟靈藥和東方宗教/神秘學等相契。

蓋天下哲學宗教,莫不旨在天人合一。修心養性、窮神知化,下學之事、通於上達,方知己即是天。希望 2019 年可以讀點不知道的東西,而不是來來去去,都只是在看上帝玩變臉。


介紹些中國哲學的書吧...

心體與性體,牟宗三(巨著!花了三個月時間,十分鐘一頁的速度精讀完的)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

圓善論,牟宗三

先秦人性論史,徐復觀

朱子哲學研究,陳來

有無之境,陳來(陽明的境界講得不錯)

新原道,馮友蘭

The s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馮友蘭

象山語錄,陸九淵

傳習錄,王陽明

一本與生生,楊立華

宋明理學十五講,楊立華


紀伯倫《先知》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羅素《幸福之路》

陳嘉映《價值的理由》

以及陳嘉映一些短篇作品,喜歡極了

接下來想讀一讀 海德格爾

------

去年一直在讀詩歌,以及復讀王小波

今年2月有段時間特別不安和焦慮,開始復讀紀伯倫以及其他沒能堅持讀完的

每天感覺不安的時候,就翻開來看,甚至邊走邊看撞了樹哈哈哈~居然慢慢緩和了情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