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第一個亡國之君是夏桀,但不能把夏的滅亡完全歸咎於桀,早在他爺爺孔甲時起,諸侯已經叛離夏朝了。史記對夏桀過錯的評述也只是寥寥幾句。《夏本紀》說「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意思是說他不行德治而用武力統治和諧百姓,百姓不堪忍受。《殷本紀》中,討伐夏桀的商湯宣稱,民眾早就恨透了桀,大家都說:「是日何時喪?予與女皆亡」。意思是:太陽什麼時候滅啊,我們就能和你同歸於盡了。

不過,史記中著重筆墨記敘的暴君,卻是商湯的後人,殷商的亡國之君——商紂王。這篇不足一千字的記敘,堪稱大戲,被後人演繹出了《封神榜》的故事。

圖:商紂王形象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人稱紂王,按照《謚法》,「殘義損善曰紂」。紂這個謚號,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帝辛專有。

紂王天賦異稟,口才很好,行動敏捷,力氣過人,能徒手殺死猛獸。智慧過人足以拒絕臣下勸諫,能言善辯足以掩飾自己過錯。這樣天賦出眾、文武雙全的帝王,在中國的帝王堆裏也難得一見,恐怕只有項羽能比。

但是這樣的人,多半也有自負的特點。商紂王便是。他在大臣面前炫耀自己的才能,憑著聲威到處抬高自己,以為天下就自己最了不起。還嗜酒作樂,沉溺美色。紂王最愛的美女叫妲己,對妲己言聽計從。

紂王命令樂師涓製作庸俗音樂,艷舞表演,宮廷之中儘是靡靡之音。增加賦稅用於建造鹿臺(國都的高臺建築,「大三里,高千尺」),把糧倉堆的滿滿的。還多方收集犬馬奇物,堆滿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野獸飛鳥,關在裡面。經常在沙丘聚樂,用酒當做池水,把肉懸掛起來形成林子。讓男女裸露其間追逐嬉戲,夜夜飲酒作樂。

圖:鶴壁鹿臺閣,鶴壁即朝歌現址

老百姓有怨言或諸侯有叛離的,商紂就施加重刑。他創造了炮烙之法的酷刑(裴駰集解引《列女傳》:「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商紂以姬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個好女兒,獻給了紂王,她不喜歡淫蕩,紂王怒,殺了她,還把九侯剁成了肉醬。 鄂侯強諫,為之爭辯,結果也慘遭大禍,被製成人肉乾。姬昌聽聞之後,暗暗感嘆。崇侯虎知道後,就稟告了紂王。紂王把姬昌囚禁在羑里。

姬昌家臣閎夭等人,四處蒐集美女奇物駿馬獻於紂王,紂王才釋放了姬昌。姬昌出去後,又獻出洛水以西的一片土地,請求廢除炮烙之刑。紂王答應了,並給他弓箭大斧,使他能夠征伐其他諸侯,這樣他就成了西部地區的諸侯之長,就是「西伯」。

紂王啟用費中主持朝政,費中善於阿諛,貪圖財利,商人都討厭他。紂王又啟用惡來,惡來善於詆毀別人,進獻讒言,諸侯更加的疏遠紂王。

西伯回去後,開始暗暗修養善行,很多諸侯背叛商紂歸附西伯。西伯逐漸強大,紂王逐漸喪失權力。

圖:周文王西伯昌

王子比干向紂王諫言,不聽。商容是個賢達之人,百姓愛戴,紂王卻罷免了他。

西伯討滅飢國時,商紂的大臣祖伊報告紂王說:「上天要絕我殷商之命啊。不管是能知天吉凶的大師預測,還是用大龜占卜,都沒有一點好徵兆。我想並非是先王不幫助我們後人,而是大王您荒淫暴虐,以致自絕於天,所以上天才拋棄我們,使我們不得安食,而您既不揣度瞭解天意,又不遵循常法。如今我國的民眾沒有不希望殷國早早滅亡的,他們說:『上天為什麼還不顯示你的威靈?滅紂的命令為什麼還不到來?』大王您如今想怎麼辦呢?」紂說:「我生下來做國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嗎?」祖伊感嘆:「紂已經無法規勸了!」

西伯昌死後,周武王率軍東徵,到達盟津時,諸侯背叛殷紂前來與武王會師的有八百國。諸侯們都說:「是討伐紂的時候了!」周武王說:「你們不瞭解天命。」於是又班師回國了。」

紂王更加淫亂不止。微子屢諫不聽,於是與大師、少師密謀離去。比干說:「為人臣子,不能不以死相爭」。於是強諫紂王。紂卻發怒說:「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於是剖開比干胸膛,觀看他的心臟。箕子見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裝瘋癲去給人家當了奴隸,紂知道後又把箕子囚禁起來。殷國的太師、少師拿著祭器、樂器,急急逃到周國。

周武王見時機已到,就率領諸侯討伐殷紂。紂派出軍隊在牧野進行抵抗。周曆二月初五甲子那一天,紂的軍隊被打敗,紂倉皇逃進內城,登上鹿臺,穿上他的寶玉衣,跑到火裏自焚而死。

電影魔戒3:暴君自焚

商紂這種死法,多少有點豪氣。不像秦朝的亡國之君二世胡亥,死的時候,對前來殺他的人說:「我可以見丞相嗎?」來人說:「不行。」二世說:「我希望得到一個郡做個王。」來人不答應。又說:「我希望做個萬戶侯。」還是不答應。二世又說:「我願意和妻子兒女去做普通百姓,跟諸公子一樣。」來人不敢答應,二世自殺。

紂王死後,周武王砍下他的頭,掛在太白旗杆上示眾。周武王又處死了妲己,釋放了箕子,修繕了比乾的墳墓。(火山君)

史記原文和譯註已發表在【火眼觀歷史】12月7日的公眾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


要嚴謹地討論的話:歷史上的夏桀,不一定是存在的;而商紂,則大概率沒有那麼壞。

理由如下——

夏桀的存在依賴於夏朝的存在,但夏朝是否存在,從二重證據法來看,考古證據無法與文獻證據完美支持,故而現如今夏朝的真實性也只能打個問號。許多學者是認同夏朝存在的,但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夏朝不存在或無法證明。

這並不是什麼外國人入侵之後導致的自卑感,早在清代乾嘉學派,就有了懷疑古史的學風,這種審慎判斷自己古史的精神,基本上是本民族內發的。

所以,夏桀的事情,我們不知道,就沒法說。

而至於商紂王,顧頡剛先生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系統性梳理了關於商紂王邪惡的記載,都是怎麼來的。

答案很有趣味,關於紂王做的壞事,《尚書》中只提到有六點,到了戰國時期的書中,就增加二十七事,西漢書中增加二十二事,東晉時增加十五事。

這是一個不斷編故事的過程,最開始只是作為上一個王朝的末代君王,肯定得是壞的,既然是壞的,後來就得有故事來支撐論點,於是新的故事不斷出現,故事的細節越來越多。

所以,這個問題是沒法探討的。


誠邀!應該是桀更殘暴。

桀:桀是夏朝最後一個國王,名履癸,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虐、荒淫的國君之一 ,這個人是很有力氣的,空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是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他驕奢淫逸,生活腐化,動用大量人力、財力建造傾宮、瑤臺,從各地搜羅美女充填後宮。屬於荒淫無度的暴君。

紂:中國商代最後一位國王,商紂王。殷帝辛名受,酒池肉林、挖人心肝等等暴行傳說都是這位國君發明的。和桀一樣,也是荒淫無度的暴君。

為什麼說桀更殘暴呢?

一:桀是暴君,這是歷史公認的,比如司馬遷 也是證實了的。但紂是不是暴君,在歷史上卻是有爭議的,包括孔子的高徒子貢,就認為歷史對紂王進行了極大的摸黑。

二:縱觀一生,桀沒有出彩的表現,無論是治國還是理政!但是紂王年輕的時候是比較有作為的。只是晚年有些昏庸。

其實桀紂到底是什麼樣的暴君,歷史也不清楚,因為桀和紂的王朝被推翻了,所以下一個朝代的人為了醜化前朝,美化本朝,就會極力的渲染抹黑。真實情況後人是不得而知的。尤其是周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還不是封建社會,那種奴隸制是壓迫和被壓迫的關係,底層人民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的。

用現在的眼光看夏商是不客觀的。在那種歷史背景下,壓迫和被壓迫是整個社會的環境使然,為了維護統治,國君也就變的更加殘暴。


紂更甚!

古曰暴君,言必稱桀紂!哪個更甚,我們從史書中去尋找吧!先看桀的表現:

當夏桀在位之時,各國諸侯已經不來朝賀天子。夏王室內憂外患不斷,民不聊生。但他依然不思進取,驕奢淫逸。

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

這還不算完,他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超級大,都可以行船了, 在裡面醉而淹死的事情經常發生,他與妹喜的荒唐無稽之事,也層出不窮。

太史令終古看到夏桀如此荒淫奢侈,就進宮向夏桀哭泣進諫,他就罵終古多管閑事,終古一氣之下投奔了商湯,大臣關龍逄也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很生氣,將關龍逄殺死了。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無度,竟命人造了一個大池,稱為「夜宮」,整天帶著一大羣男女雜處在池內,一個月都不上朝。

他把自己比作太陽,人們說:時日曷喪,予及如偕亡!」這便是成語「時日曷喪」的由來,你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滅亡呀?我們寧願與你同歸於盡!

在《史記》中司馬遷說

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再看紂的表現更"突出"得多。1.他剛愎自負,文過飾非,聽不進不同意見。

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2.驕奢淫逸,寵愛妲己。妲己的話言聽計從,讓樂師作放蕩樂曲,靡靡之音。他廣尋狗馬,奇珍異寶,他還建鹿臺,花了好多民脂民膏。史記還記載.

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3.制訂酷刑。有人反叛,他創製炮烙之刑,他囚禁了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九侯的女兒不喜歡淫亂,他就殺了她,還把九侯剁成肉醬;鄂侯勸諫他,他就把他製成肉乾;王子比干勸諫他,他就挖了比乾的心。這樣好多人離開了他去奔周!

4.紂遠賢臣親小人,費中,惡來都是諂媚之人,好詆毀別人,都整天圍在紂身邊,出些壞主意。

這就是紂,是不是更甚呢?但又有什麼本質不同呢?沒有!只不過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我想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騎在人民頭上坐威坐福,當然結果都成了亡國之君!他們或許不明白君舟民水的道理!

正是有鑒於此,後人才提出了德治,仁政!所謂殷鑒不遠,民心為上!

好了,關於夏桀和商紂的比較就到這裡吧,謝謝大家,歡迎關注我們,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再見!


謝謝悟空!

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哪個更殘暴之說。有人要長篇大論的說哪個更殘暴也得不客觀的。在遠古時代的君主,帝王。他們本來靠的就是武力征服得來的江山,然後再靠武力來統治江山這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至於後來人們的評說也是根據所謂歷史學家推測而來的。根本沒有史書記載。


二人在史書上並稱二暴君,其殘暴程度不分伯仲。如果一定要說那個更殘暴,我覺得諜更兇殘一些。老百姓都說願意跟諜一起死,可見百姓對諜是忍無可忍了,寧願同死,也不願諜活著。


其實他倆都挺殘暴的!

夏桀

夏朝最後一位君主,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他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

他在位時,各國諸侯已不來朝賀。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民不聊生,危機四伏。但夏桀不思進取,驕奢淫逸。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築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於後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很大可以航船, 醉而溺死的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史有"妺喜亡夏"的典故。

他重用奸臣,排擠賢臣。時大臣關龍逄幾次勸諫夏桀,夏桀就是不聽,最後下令將其殺死,夏桀日益失去人心,眾叛親離。晚年的他更加荒淫無度,命人建造一個大池,稱為「夜宮」,帶著一大羣男女雜處在池內,一月不上朝。

後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後直逼夏朝重鎮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夏桀被湯追上俘獲,放逐於南巢,夏朝覆亡,數年後死於南巢。

總評:夏桀在政治上倒行逆施,近小人,遠君子,剛愎自用,聽信讒言,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鬥爭激烈。正直清廉者或遭殺害,或離他而去。在位數十年,早已眾叛親離。

商紂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他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父皇帝乙歡心。繼位後,重視擴張領土 ,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則擴大到今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諸侯聯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深知自己難逃一死,便躲進鹿臺(今河南鶴壁),將多年來搜刮的美玉寶器堆在身邊,命人放火焚燒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毛主席評其:"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早在帝乙時,商的國力就處於衰弱階段。帝辛在位時期,東夷叛亂,商朝派大軍征伐。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東夷向外拓展,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可結果卻出現許多叛亂國。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並未保衛商朝的安全,反而加速商朝的滅亡。

但他也確實荒淫: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商紂極為寵愛妲己,縱情聲色犬馬。

喜好享樂:據說庫裏的錢堆得滿滿的,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他還多方蒐集狗馬和新奇玩物,填滿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此外,他對鬼神傲慢不敬,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

暴虐:他設置一種叫做炮烙的酷刑,讓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爬行,下面點燃炭火,爬不動了就掉在炭火裏。紂任用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紂就把西伯囚禁在羑(yǒu)裏。紂任用費仲管理國家政事。紂又任用惡來,惡來善於毀謗,喜進讒言,諸侯因此越發疏遠。

自毀長城:比干勸諫,商紂於是剖開比干胸膛,挖出其心來觀看;箕子見此情形很害怕,就假裝瘋癲去給人家當奴隸,紂知道後將箕子囚禁起來。

司馬遷的《史記》曰:"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夏桀、殷受手搏豺狼,足追四馬,勇非微也;百戰克勝,諸侯懾服,權非輕也。";"帝辛湛湎,諸侯不享。"

暴君不等於昏君,但有時卻比昏君更為可怕!


夏朝「桀」和商朝「紂」這兩殘暴君君王那個更甚,這個問題我不知如何回答,古代夏王朝時期還沒有文字,商朝未期纔有簡單的形象符號文字,最早的「史記」是從漢代司馬遷才開始記載,對這兩個暴君事蹟純屬於傳說,真相無從考究,是後人編排他們的。


所謂的「暴君「都是下一代王朝對上一代滅亡國君塗抹在臉上又臭又髒的「狗屎「……就像帶在薩達姆脖子上的「絞刑繩「由不得他帶不帶都要套給他!所以今天的人們不僅要用自己的眼睛看歷史,更要對歷史加以更深刻的分析理解,不要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今天的人們通過百度點幾下就能識別歷史的謊言,所以「悟空「也應該擦亮你的火眼金睛勿要做是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