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無聊男子的初學者減肥健身教室 -

第16課 「少油清淡好健康? 低脂冰淇淋大口吃? 減肥健身到底要怎麼喫?」

 

 

大家好,歡迎來到無聊男子的減肥健身教室。在上一堂課,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三大營養素,相信各位都已經有一些基本的瞭解。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請記得先閱讀前一篇文章,才會看得懂這堂課的內容喔!

 

前一堂課我們除了介紹三大營養素外,也提到了目前營養師們建議的飲食方式。不過針對有減肥和健身需求的朋友來說,還有一些要來和大家分享的做法。

 

首先要來談談的是,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讓我們變胖?

一般民眾一定立刻會回答:

「油啊!喫太油會變胖不是常識嗎?」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不斷地被警告,油喫多了會胖。確實,以熱量的角度來說,一公克的脂肪含有8~9卡的熱量,高居三大營養素的第一名,所以油喫太多會胖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害你變胖的兇手真的是脂肪嗎?

隨著低碳和生酮飲食的興起,現在健身界越來越多人改將注意力放在碳水化合物上。

 

沒錯,真正讓你發胖的可能不見得是脂肪,反而是「過量」或「精緻」的碳水化合物。

(精緻碳水化合物指的是蛋糕、餅乾等等經過加工的碳水化合物。)

 

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針對減肥和健身族羣,三大營養素應該怎麼喫。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應降低

 

對於有減肥需求的朋友來說,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是必要的。如果你不想做到像生酮飲食那麼嚴格,請至少讓碳水的比重降到3成左右。也就是說一天攝取的總熱量中,約只有三成左右是碳水化合物。

 

具體的做法,可以像是白飯減半,或是一天一餐不喫碳水化合物。

少了碳水後如果喫不飽,那就用更多的蔬菜和蛋白質補足吧!

 

不過如果是瘦子想要練壯的話,碳水化合物還是可以正常喫沒有問題。

 

 

 

提高蛋白質的攝取

 

減肥期間因為熱量常常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有可能會造成肌肉的流失。

 

前一篇的文章中有提到,對一般人來說,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取量是「體重 X 1 公克」左右。不過對於在減肥的朋友,建議增加到「體重 X 1.25~1.5公克」。如果是有在重訓的人,可以喫到「體重 X 2~3 公克」。

 

很多人擔心長期過量的蛋白質攝取可能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不過基本上只要不超過體重 X 3公克的範圍,應該都算是安全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減少了碳水化合物後可能會缺乏飽足感,所以需要多一些蛋白質來補足,以免因為餓肚子又喫了更多東西。

 

 

 

 

不需過度懼怕油脂

 

這幾十年來我們已經把「喫油長油」視為常識,所以健身的人就必須要喫低脂餐。我們常常看到水煮花椰菜配水煮雞胸肉的健身餐,但柴巴巴的雞胸肉真的不是大多數人有辦法長期喫的。

 

所幸近來漸漸翻轉這樣的觀念,油脂已經不是那麼可怕的東西了。即便是一直以來營養師最忌諱的飽和脂肪酸,像是動物性油脂(雞皮、肥肉、奶油…)或是椰子油,也都有人認為其實不是那麼可怕的東西。

 

不過不論哪一派,都一致認為大豆油、花生油等是不健康的油脂,應該要盡量避免(偏偏外食幾乎都是喫到這種油)。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通用的原則:

 

要喫「食物」,不要喫「食品」。也就是盡量多喫原型食物,少喫那些加工過的食品。當你看到包裝上的添加物有一堆你看不懂的東西,就表示這樣東西不能常喫。

 

 

小心所謂的低脂食品

 

我之後會再寫一篇關於油和糖的糾葛的文章。簡單地說,現在發現當年美國糖業花了大量的經費買通醫界,刻意將糖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淡化,轉而將矛頭指向油脂。

 

92db22d0368945488d18910c1c898ed9.jpeg

號稱低脂的食品常常讓人誤以為喫不胖

現在坊間上可以看到很多主打低脂的食品,讓消費者直覺反應就是:健康、不會胖。但是這類的食品因為少了脂肪的美味,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進去。最常見的例子就是號稱低脂的冰淇淋。消費者一看到低脂就覺得喫不胖,殊不知真正會讓人發胖的不是脂肪,而是糖。

 

以上就是本次的課程,希望大家會喜歡。

 

 

本堂重點

真正會發胖的不是脂肪,反而是「過量」或「精緻」的碳水化合物

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的的攝取應降低

減肥和健身者應增加蛋白質攝取

除了不好的油外,其餘油脂不必刻意避免

要喫「食物」,不要喫「食品」

 

擷取

Got yo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