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陸南部有三大半島:葡萄牙與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聖馬利諾和梵蒂岡所在的亞平寧半島以及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希臘等十個國家與地區所在的巴爾幹半島。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大陸的東南部。西側與亞平寧半島隔亞得里亞海相望;東側瀕臨黑海,隔土耳其海峽與亞洲大陸相望;南部瀕臨地中海的兩個邊緣海:愛琴海與伊奧尼亞海。

巴爾幹半島地處於歐洲、亞洲以及非洲三大洲之間,是三大洲聯繫的樞紐,通過其南面的地中海可以連通大西洋與印度洋沿岸的國家,而東側的土耳其海峽則扼守著黑海的咽喉。因此,巴爾幹半島戰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以來都是必爭之地。

特別是在近代以來,這裡成為了歐洲列強的爭奪的重點,對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成為了帝國列強之間矛盾的焦點,並且引發了多次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戰爭。

早在17至19世紀時期,當時的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對巴爾幹半島、克里米亞半島以及黑海的控制權,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爆發了十多次戰爭。

20世紀初期、一戰之前,這裡又爆發了兩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當時的「巴爾幹同盟」,為了反抗奧斯曼帝國對其長期壓迫與統治而爆發的;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則是「巴爾幹同盟」在領土與利益的瓜分產生分歧而爆發的。在這兩次戰爭激化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加速了一戰的爆發。

1914年6月底,當時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遇刺身亡。一個月之後,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導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巴爾幹半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巴爾幹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毆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地址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幹一詞是由土耳其語"山脈"派生出來的!巴爾幹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義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並稱為南歐三大島。

巴爾幹半島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較早發祥地之一。南部也是古希臘文化發祥地!公元前2世紀,該島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歷史記載以來,戰爭不斷,爭奪控制權也變換頻繁!曾先後被羅馬、拜占庭、阿瓦爾、奧特曼土耳其等帝國統治,公元4到7世紀:匈奴人、阿瓦爾人、倫巴第人、保加利亞人、羅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對半島反覆戰爭拉鋸爭奪統治權激烈交戰。但奧特曼帝國控制統治時間長達500多餘年,其間半島的主要戰爭就是當地人民掙脫奧特曼帝國的統治。

巴爾幹半島為什麼淪為火藥桶?

由於巴爾幹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匯合處,既是控制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又能控制通往印度洋的航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半島風光秀麗,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土地肥沃人民富庶!誰控制巴爾幹半島,誰就擁有坐享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越先機!誰就擁有經濟支配地位和戰略主動權,誰就掌握亞、非、歐交通貿易往來命脈。

數百年來,各國爭奪不斷,該地成為各列強帝國矛盾的焦點,(火藥庫)的形容名副其實!發生的反覆爭奪就不多敘了。隨後的戰爭演義中,世界清楚明白!只要巴爾幹半島響起槍聲,波及的國家地域將炮聲不斷!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小小手槍三響炮火迅速轟遍全球。當代的衝突和波黑戰爭也讓世界煩躁不安……

巴爾幹半島的矛盾是列強之間和當地人民之間並一系例錯綜複雜糾纏不清的關係!巴爾幹半島是讓世界最關注的地方,也是人們祈禱和平祝願平安的地方……

讓巴爾幹半島在世界和平的努力祈福中遠離(火藥庫)的稱呼吧!

人類和平萬歲!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並且與亞、歐、非三個大洲交匯。試想,誰若控制住了巴爾幹半島,就相當於是控制住了地中海和黑海的門戶,當然也遏制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再加上巴爾幹半島還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就更加促使了列強覬覦的心態。

自從14世紀以來,巴爾幹半島就一直處在土耳其的殖民統治和奴役之下。人民備受煎熬,因而巴爾幹半島上的各族人民迫切希望擺脫土耳其的殖民統治,想要獨立和自由。可是到了20世紀初,西方列強日益崛起,而土耳其帝國隨之衰敗,導致土耳其及其統治下的整個巴爾幹半島,成為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重要目標。形勢一直發展到一戰前期,巴爾幹半島上集結了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就像巴爾幹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矛盾,從15世紀起,巴爾幹半島上的人民就長期處在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之下,受壓迫民族與統治者之間的矛盾被嚴重激化。

其次,歐洲帝國主義列強爭奪巴爾幹半島時的矛盾也日益嚴重。由於巴爾幹半島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而西方列強趁著土耳其的衰落乘虛而入,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勢力。尤其是到20世紀初,巴爾幹半島接連出現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甚至局部戰爭不斷,一度成為列強爭奪霸權最敏感的地區。

所以說,巴爾幹半島就好比是歐洲的火藥庫,只需一根火柴,就會導致歐洲的整個大爆炸。


希望能解答你的問題,謝謝


巴爾幹半島地區夾雜著民族、宗教的問題,並且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歷來成為各列強爭奪的軍事要地等特點,使它稱為歐洲的「火藥桶」。1.在巴以乾地區,這裡有俄羅斯的兄弟「斯拉夫人」各部族,還有阿爾巴尼亞族、希臘族等,民族矛盾錯綜複雜。塞爾維亞族、黑山族等為俄羅斯爭取對象,而阿爾巴尼亞族、希臘族為英法爭取對象,還有克羅埃西亞族卻為德國拉攏目標。2.巴爾幹地區,還存在著嚴重的宗教矛盾,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矛盾深刻,還有基督教內派分支的東正教與天主教、耶蘇教(新教)的矛盾。這裡,還是被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統治達幾百年。歷史上,基督教十字軍東征,也是沿這條路線進入中東地區。3.地理位置上,巴爾幹扼守西亞通往歐洲要道,控制黑海、地中海的交通,還可輻射蘇伊士運河,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沙俄向東擴張,就曾以打通黑海出海口,與英法土聯軍發生多次戰爭,英法土等國要保護地中海地區利益,也需控制巴爾幹地區。正是列強間的利益爭奪,使巴爾幹地區矛盾錯綜複雜,也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


地理位置太重要,原住民沒有形成強大的國家或組織,其它大國勢力的干預。就像阿富汗一樣,蘇聯看準時機入侵,啊富汗人民在其它國家的暗中支持下不斷抵抗,美國等國家各種武器彈藥大力支持。蘇聯堅持了十年,撤兵了。美國一看,有機會,不如趁虛而入,美國就接著入侵了啊富汗。啊富汗人民就用美國贊助的武器繼續和美國干,然後其它國家繼續支持啊富汗人民。美國幹了幾年發現有點虧本,就不斷的撤兵,留下各方勢力在阿福汗糾纏著。


主要是當地名族矛盾,宗教矛盾,世仇,宿敵的情況很多許多都是不可協調的。很難有一個穩定的統治者統治。冷戰時這個地方無論北約還是華約都是「柔軟的腹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