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看了我写的关于华人教授的自白书之后大多感慨——人怎么可以这样黑心呢?理由正如我那篇帖子的题目一样——个人事业大于一切,aka评上终身教授就是我的一切。压力来自于这五年磨一剑的tenure考核。重申:都是真人真事。

另一方面,我也以博士后的身份诠释了一个被黑心华人老板压榨的博士后的惨烈经历,几乎是任人宰割的板上肉——华人教授拿著visa大宝剑,想横著砍或竖著切都可以。再次重申:真人真事。

有些网友说,博士后的话题、帖子、论坛负能量太高,其实不然,博士后的话题就是让大家清楚看到问题和分析问题所在的根本原因,我之前还写过「华人教授的正确管理课题组的方式」,很明显,我已经给华人教授支过招了,只不过这些华人教授们愿意听我的忠言逆耳的没几个。

那么这里我们再继续给博士后和华人老板支招——当冲突发生的时候怎么办?如果华人教授能放下当「皇帝」的架子,博士后能尽力的和老板沟通,也许还有希望,至少不至于弄得鱼死网破。

进入主题,当冲突发生的时候,我们建议处理冲突的正确方法是建立于两个变数:一个是关系密切程度,另外一个是冲突事件的重要程度,见下图:

(credit to Dr. Mac McCrory)

x轴是关系亲密度,y轴是冲突事件重要性。分别有五种处理方法:回避、迁就、妥协、合作、坚持。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

当y接近于零,x接近于零,我们应该选择回避冲突。也就是说,没屁大点事,和人家也不熟,算了吧。比如,我在加油站买了一瓶矿泉水,标价0.95美元,我给了收银员1美元,按理说他应该给我找5美分的零钱,可是他没有给我找。这个时候我心想著,五美分能买什么,算了吧,拿起水就走。

但是,当我给了他5美元,他应该给我找4美元零五美分的零钱,他没找给我。这个时候尽管x依旧接近于零,但是y值就很大了——找零比付账的还高,没有理由不找钱。这个时候,我会对收银员说,大哥,我给你的那张是五美元,不是一美元(注释:美元纸币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大小几乎一样,颜色也差不多,很容易弄混),你是不是忘记给我找零钱了。这个时候处理冲突就要坚持,因为这个事件重要性大。如果收银员不承认,我会告诉他,我钱包里一共几张五块的几张十块的,让他再看看。多半这个时候收银员也不会计较,给我找零就是……如果再赖皮,我多半就会让他调出监控录像,再不行就请求警察帮忙了。不管怎么说,这事多半处理的时候要坚持。

另外一个例子,当y无限接近零,也就是说小事一桩,但是x很高,这个时候我们多半选择迁就。比如,我的bf在厨房里做饭,我正在看电视剧,我bf叫我去厨房里帮忙摘个菜啥的。这个时候我多半会迁就,虽然嘴巴里会嘟囔几句,因为我们的关系很亲密。

还是我和我bf。我们刚租的房子,他叫我去买家具,这件事的重要程度比摘菜要高很多;但是,我早已经同意我的闺蜜们去腐败逛街,都是周六那天。于是两边的关系都比较亲密,于是我选择了妥协,比如上午跟闺蜜去逛街,下午陪bf去买家具。这是中间的类型——妥协。

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依旧采取合作,这是很难得的,关系密切、冲突事件重大,依旧选择了合作。比如一个乐队的吉他手和主唱,在音乐理念上早有分歧,但是十多年来一直都有共同的音乐梦想,如今功成名就,有些私心,但是还是一起啊录音,一起写歌,只不过写出来的音乐已经有了更多的个人风格。这个时候就是求同存异的合作。

言归正传,博士后和华人教授导师的冲突各式各样,要根据这五个方法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最难能可贵的是最后一种合作关系,往往在多年的「师后」关系之后,大冲突来临的时候,一个选择了报复、另外一个选择了惩罚,最后不欢而散。

比如,博士后和华人教授的冲突之一便是博士后的个人职业规划。华人教授希望博士后抛开一切杂念,多干活、多发文章,最后职业规划没问题。博士后却认为博士后最起码的培训就是学会管理实验室和学会怎么建立新课题、写经费申请,而不是再像博士生一样埋头苦练实验技巧。当这个时候,双方都忘了去合作。华人教授多半处理方法是回避,认为这博士后的想法不是啥大事,况且没有哪个博士后是不可代替的——关系亲密度几乎为零,这样就回避了。博士后呢,大多数看到华人教授的做法也就不再去坚持,认为这么多年来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关系亲密度肯定中等偏上(实际上错了),所以就选择了妥协或迁就,任华人教授摆布,心里却想著总有一天要偷偷跳出火坑,暗地里使劲,拿到该有的身份(绿卡)就跑单。

总之,不要再跟我说我一直在给大家灌输负能量,我现在就在给双方支招。至于双方听不听,那是另外一回事。有方法备著,总会有一天有人会用。

愿「师后」关系太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