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9 14:41

〔記者蘇芳禾/臺北報導〕針對農地工廠合法化問題,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今天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2020年6月2日臨時工廠登記制度正式結束,希望未登記工廠應輔導優於強制,以保障基層勞工工作權。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說,在大方向上,低污染會納管輔導,朝合法經營,中、高污染工廠會遷廠轉型;行政院長賴清德回應,要用10年時間,把過程合法化,不然幾年過去後,問題還是存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臺灣農村陣線等團體日前曾質疑,目前「工輔法」規定2008年3月14日前的既有違章工廠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申請「臨時工廠登記」,雖違法但政府允許其繼續運作不必被罰,是「假合法」,要求立即處理全臺8400間中、高汙染違章工廠。

林岱樺今天於質詢時指出,據經濟部106年底推估,應登記而未登記的工廠家數約有3.8萬家,未達工廠規模免辦登記的工廠家數約有2萬家。全臺約有6萬家未登記工廠;約可估算有60萬從業人口,而平均每年的總產值更達1.2兆。

林岱樺要求,調整納管對象,也就是97年3月14日至105年5月20日前,既存低污染之未登記工廠,應納入登記管理;修法施行後3年,給予業者辦理登記之時間;臨時工廠登記期限屆滿,得繳交回饋金申請展延,每次以2年為限,最長不得超過119年6月2日;地方主管機關得將補辦登記及展延期限之一部或全部,委任所屬機關或委託相關機關(構)、法人或團體辦理。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說,大方向上,低污染會納管輔導,朝合法經營,中、高污染工廠會遷廠轉型。

賴清德說,這樣的工廠在全臺灣都有,一時要求他們搬遷有困難,現在工廠願意主動跟政府配合很好,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有在督導此議題。

賴清德也強調,最終還是要合法化,這樣纔有辦法,否則10年、3年過去後,問題還是存在,政府要用10年時間,把過程合法化,就像彰化的水五金園區,彰化縣政府已經把案子提到經濟部來了。他認為合法化過程不能少,不然問題還是存在。

  • 行政院長賴清德19日赴立法院備詢。(記者簡榮豐攝

    行政院長賴清德19日赴立法院備詢。(記者簡榮豐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