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务员体制心经(点击原文)

昨天,我牵头抓总的一项大型会议终于顺利召开了。

为了这项工作,我已经前前后后忙活了近1个月,从领导提出、方案草拟、工作分工、材料及物质准备、表彰环节的彩排再到会议的召开,环环相扣,细节众多,耗时耗力,总体来看,推进得比较顺利,效果也还不错。

工作这么多年,负责过多起大型会议,复盘来看,有些细节还需要改进,但大差错没有,每场下来,领导也比较满意。

对于大型会议,牵头抓总的人要把握大方向,掌控关健点,精进小细节,在筹备时应尽量把工作做细做实,这很考验人的统筹、策划和执行力。

那筹备时,做好哪一项工作能够四两拨千斤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个人认为,一份详尽的工作方案最关键!

方案制定的过程,其实就是统筹、策划工作的过程,细节考虑得越详尽,执行起来越容易。

如何做好一份大型会议的方案呢?五步走:

第一步,与主官沟通,明确主官意图

这是必需的,没有体现主官意图的方案完全是做无用功,因此开始方案前,必须和领导做好充分的沟通,比如会议要多大规模?请哪些领导?哪些单位要参加?希望什么时候召开?议程是什么?要不要宣传报道?有没有需要特别交代的事项?等等。

第二步,草拟初步方案,将主官意图落在纸上

根据主官的意图,先草拟初步方案,然后报主官审定。这一步其实就是验证主官意图的过程,有时在沟通时,双方对某一项工作的理解会有所偏差,将这些落到纸上,交主官审定,就能够纠偏,避免走弯路。

实际工作中,我有一种体验,就是有些主官的思维比较活跃,睡了一觉后,想法又会不一样。经常是我将初步方案提交主官审定时,他又会提出新的想法和思路来。因此这一步也能帮助我省点力气,至少对没细化的方案做出修改要容易得多。

第三步,头脑演练,细化每个环节

一旦领导审定后,就要进行方案细化了,五步中这一步最为重要。

我惯常的做法是,在头脑中演练一遍,按「会前、会中、会后」的逻辑思维去抠细节、抓关键。

以本次大型会议为例:

会前:一个大会开始前,要做哪几项工作?

肯定少不了:草拟会议通知,落实会场,落实领导名单,落实参会人员,画出会议座点阵图,安排会场,会议签到及材料印制分发等。

这个座点阵图有讲究,比如台上领导要怎么排序?听会单位要怎么安排?有没有特殊单位需要重点关注?这次会议是表彰会,那我就需要划出一个区域突出受表彰的对象,让他们成为焦点。

哪些材料需要印发?譬如表彰会,那要要印表彰决定?要不要制作光荣册等?

会中:每一个议程都需要什么材料?什么物质?什么人配合?

譬如这次会议是个表彰会,那肯定要宣读表彰决定,要有颁奖环节,大领导要作讲话,一一在头脑中演练后,工作自然就细化出来了:

(1)草拟会议材料:主持词、表彰决定、领导讲话稿等。

(2)颁奖环节是全场会议的关键:谁来颁奖?谁来受奖?分几批次颁奖?前期奖牌准备好了么?现场的配乐要什么样的?谁来引导?怎么引导才能让各批次的受表彰对象上台衔接得当?受表彰对象要怎么排序,才能让最大的领导颁发的是最有份量的那块牌子?要不要彩排?

这样一梳理,这个环节需要做的工作进一步明细:明确颁奖领导、受表彰对象,落实现场配乐,落实奖牌和证书并排序,落实受表彰对象的排序(与奖牌及证书排序一致),制作受表彰对象座点阵图,落实引导人员,择机彩排等。

这个环节细节非常多,稍不留心就有可能出现差错,在实际工作中也需要通过彩排去发现问题,纠正方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来说,不到最后一个时刻,颁奖领导是难以确定下来的,因此还要做好应急预案,譬如受表彰对象的人数怎么设置最合理最省力?如果颁奖领导与受表彰对象人数不一致时,要怎么处理?等等

做好这个环节,个人的建议是:以最方便操作、不出差错为总原则,怎么容易怎么轻松怎么来,不然得累死自己!

会后:媒体的宣传报道需不需要?

如果要,就必然要涉及到宣传稿及媒体对接问题,这项工作也要细化出来。

第四步,人尽其才,合理分工

细化方案出来后,就是分工问题。一场大型会议,大包大揽最要不得,别以为自己牛,真要到了紧要时刻,往往是顾得了头顾不了尾,因此必然少不了同事的配合。俗话说,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一个好的队友会让自己少操很多心,关键时刻还能帮忙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甚至还能化解危机。因此平时就要留心同事的特点和擅长事项,将最合适每个人的工作合理分配下去。

每当承接大型工作时,我都进行分工,效果很好。我有个同事,已经负责过两次大型活动了,但从来没见她分过工,人缘也不好,因为没分工,所以看她抓瞎甚至出错时,大家也不怎么搭理。第一次在现场时,最后还是主官跳出来,临时分工,同事们明面上不说什么,背地里也是超级不爽的。

第五步,报主官审定并由主官公布方案及分工

始终要明白,虽然主官指定自己牵头抓总,但是如果主官没有明确告知大家必须听咱的,那么这个牵头抓总也是做不下去的。因此,分工方案的初稿出来后,务必要求主官亲自召集所有参与同事,共同讨论并最终确定方案及分工,并明确强调所有人必须要按分工执行,必须要听从咱的指挥,这个方案才有可行性。

没有主官出马,任何分工都是抓瞎,别人可做可不做,就算做了也会说成是「帮你」,这个词一出来,那性质可就变成「帮你是情份」了哦,那咱可就要记得人家的情啦!

方案一旦有效可行,那执行下去就事半功倍啦!当然,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要视情况及时做调整,但大方向一般不会错。

作者怀岛:我走过的坑请您别走,微信公众号「公务员体制心经」(ID:ngwyczrj)。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