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這件事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對於尿毒症患者來說,水不亞於另一種毒藥。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容量負荷過重的危害表現在身體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是水腫,不要以爲水腫就是看起來比較胖那麼簡單,外周水腫的同時一定伴隨內臟水腫,肝臟和腸道水腫會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進而造成營養不良,同時腸道水腫,腸壁通透性增加,腸道菌羣會釋放入血。這些菌羣在腸道里呆得好好的,但是一旦入血就會造成炎症狀態,而且血管反覆擴張收縮會加速血管硬化速度,大大增加心腦血管併發症風險。以上這些都會嚴重增加患者死亡率,大大縮短透析患者的預期生存時間。有研究表明,容量負荷過重是列入透析病人死亡風險第二位的危險因素,僅次於糖尿病。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容量負荷過重有這麼多危害了,那麼,有的病人會問了:不喫不喝呀?那當然不是了,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個適度原則,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是最能反映透析間期容量控制情況的。對於65歲以下的患者來說,透析間期體重增長最好不要超過幹體重的3%-5%,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體重增長不能超過幹體重的3%。

現在我們目標既然已經明確了,但是很多時候想要做到還是比較困難的,不要以爲只有喝的水纔是水,粥、湯、奶、水都是水,包括日常進食的幾乎所有事物都是含水的,所以很多患者不知不覺就攝入了大量水分。

控制水分攝入的小竅門

1、限制鈉的攝入:這點是容量控制的重中之重,高鈉飲食會引起血液鈉濃度偏高,刺激大腦讓人感覺口渴想喝水,我們日常喫的大部分食物中都是含鈉的,味精、醬油、鹹菜、燒鵝、叉燒、臘肉等鈉含量豐富,儘量不要食用。另外,還需控制血糖,高血糖也會引起口渴,糖尿病患者日常應積極接受治療,將血糖控制在適當範圍。

2、口渴的時候,可以用涼水漱口,含化冰塊,咀嚼口香糖,含塊檸檬,喫一顆酸梅子。如果天氣寒冷,可以飲用偏熱的水,這些都會刺激口腔,減少飲水量。

3、要養成每日稱重的習慣,隨時調整飲水量。

4、將家中的杯子換成較小容量並且帶有刻度的,最好用吸管飲水。

5、平常不要飲用茶、咖啡、碳酸飲料、高糖飲料,儘量不要喝粥和湯。

6、轉移注意力,繁忙的生活會分散患者對水及食物的注意力。

7、要養成規律健身的習慣,健身能增加呼吸道及皮膚水分的蒸發量及汗液的排出量,減少體內的水量。

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在這麼多誘惑之下能夠坐懷不亂的人少之又少。總之,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重視起來,拿出上甘嶺精神,並藉助這些小技巧,就一定能打贏這場容量控制的持久戰!

作者:航天中心醫院腎內科 王秋實

編輯:公衆健康促進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