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拜拜,香炉             。(图/妈妈经提供)

▲道教庙宇的正门口一定有个大香炉,称作「天公炉」,也就是拜天公(玉皇大帝)的。。(图/妈妈经提供)

文/妈妈经编辑部

很多人喜欢拜拜,却不知怎么拜?更有很多人说不定从一进庙门就走错门啰!我们拜访人家家里时,有一定会从正门进入才显得有礼,也可让主人家方便得知来到;同样地,入寺庙拜拜也是如此,如果挡到神明的通道可是失礼喔!现在便来看看,拜拜从进庙门开始就有哪些该注意的礼节。

由我们面对庙门的右边进去(犹如走路靠右边一样),这边是神明的左边,也就是所谓的「龙边」,因为标准的座北朝南模式之下,龙边是东边,是太阳升起之地,所以是阳方及吉方,出来就由另一边「虎边」,这就是「入龙喉,出虎口」,象征入吉出凶。

门下方会有一个门槛(台语称「户碇」),门槛原始用意在防水,但后来划分内外的意义更大,因为进入门槛就是我家了,所以是主权的宣示!因此古代礼仪进出门槛时要弯腰、跨过去,表示鞠躬礼貌的拜访。

相反的,如果是来挑衅的,便会踹踏门槛,表示来「侵门踏户」。同样的,进出庙门也要弯腰跨过去,不要踩门槛。庙的正中央也有一个门,但只供神明和皇帝(现在的总统)进出,一般人自然不好从这边进出。

道教庙宇的正门口一定有个大香炉,称作「天公炉」,也就是拜天公(玉皇大帝)的。道教寺庙不管拜哪尊主神,一律先在庙外的香炉后面站好,面朝天空拜天公,然后再进主殿拜主神。佛寺因为不拜玉皇大帝,所以没有天公炉,门外那个炉就是要直接拜完插香的。

主神如果为财神爷、城隍爷、土地公,则须注意神桌底下是否还有虎爷,虎爷大多置于桌底,小孩喜欢在桌下爬来爬去,所以虎爷还是儿童保护神,不要忘了拜唷!

▲过年拜拜,香炉             。(图/妈妈经提供)

▲妈妈经小编表示,拜拜还是心诚则灵最重要 。(图/妈妈经提供)

甚么时间去拜拜较恰当呢?晚上可以拜拜吗?只要庙门还开著,当然就可以进去拜!一般人不喜欢晚上去拜拜,是因为认为这样容易被附近徘回捡食香火的「阿飘」给「卡到」。

事实上,黎明、黄昏阴阳交替时,反而是阿飘出没最多的时间,犹如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时间一样,而且这两个时候也是人的正副交感神经转换之时,精神最差,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都是在这个时候发病,因此晚上拜拜并不会特别容易「卡到阴」。

编按【其实只要将上述这些基本礼仪顾好(譬如遵守动线,以免乱成一团),其余心诚则灵,很多人类制定的繁文缛节在现代社会也不用太拘泥,否则反而因为顾忌东、顾忌西而失去原本的诚心。】

►►本文由《妈妈经》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