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以獨立戰爭中最後一次大戰的發生地命名。1934年開始建造,1936年4月4日,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親自主持其下水儀式,1937年入役。

約克城級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國海軍改裝、設計、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該級艦採用開放式機庫,擁有3部升降機,飛行甲板前端裝有彈射器,緊急情況下艦載機可以通過在機庫中設置的彈射器從機庫中直接彈射起飛,突出艦載機的出擊能力。

飛行甲板前後裝了兩組攔阻索,飛機可以在飛行甲板的任一端降落。木製飛行甲板沒有裝甲防護,艦橋、桅杆和煙囪一體化的島式上層建築位於右舷。和之前建造的「突擊者」號相比,約克城級增大了艦體和航速,同時加強了水平和水下防護。

但是該級艦裝甲較弱,水線以下艦體對魚雷的防護能力存在有相當程度的缺陷。需要說明的是,就是從約克城級開始,美國航空母艦的島式上層建築和煙囪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美國航空母艦的基本形式。

它最初在大西洋執行中立巡航,珍珠港被日軍偷襲之後,它被派到太平洋執行護航任務。1942年5月,在珊瑚海之戰中受到重創。開回珍珠港維修沒多久,又前往中途島海域參戰。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珊瑚海海戰中受傷返回珍珠港的約克城號經過連續3天搶修完畢,與同級企業號、大黃蜂號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海域,一舉擊沉日本海軍的4艘航空母艦,其中,赤城號、加賀號以及飛龍號、一艘巡洋艦是企業號的艦載俯衝轟炸機的戰果,約克城號的俯衝轟炸機摧毀了蒼龍號。

約克城號則連續遭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的飛機反擊,當她開始回收飛機的時候,艦上雷達發現大隊敵機。約克城號上方只有20架陣型鬆散的戰鬥機來保護。18架由小林道雄大尉指揮的日軍艦爆機執行進攻,在戰鬥機和防空火力的攔截下,最終只有7架攻擊約克城號。

飛龍號第一架飛機從船尾方向俯衝,雖然航母已開始規避,而且飛機也已經被擊碎,但還是被扔下的炸彈命中。

接下來的三顆炸彈沒有命中;而第五顆穿透艦島左側10英尺處的飛行甲板,在緊鄰第二層甲板下的排煙帶中發生爆炸,導致鍋爐只有一臺可以使用。第六顆擊穿前部升降機平臺,一直到第三層甲板才爆炸;第七顆則是沒有命中。

此時約克城號損傷嚴重,弗萊徹作出了個艱難的決定,把自己的旗艦轉到阿斯托利亞號重巡洋艦上。不過因為美帝的黑科技損管,在接敵前已經做了輸油管道二氧化碳充填作業,在輪機兵的努力下,有三臺鍋爐恢復運作,約克城號開始靠自身動力移動了。船員們一度產生了能夠把船開回到布雷默頓的希望。約克城號速度已達15節。

彭薩科拉號的雷達發現了敵機攻擊機羣,這個機羣是飛龍號友永丈市大尉的艦攻隊。約克城號向右急轉,以起飛8架「野貓」;而這些艦攻在戰鬥機和高炮的火力下,依然在很近的距離投下魚雷,約克城號左舷命中兩枚魚雷,速度急劇下降並向左傾斜20多度。

在日軍的猛烈攻擊之下,約克城號喪失了戰鬥力,艦隊司令決定放棄它。

日本損失四艘航母,一艘重型巡洋艦,死亡3700多人,是美軍的十多倍。儘管,約克城號航母在中途島之戰中沉沒,但美軍在此戰中仍取得重要戰果,不但保衛了中途島,而且消滅了日軍大量有生力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