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上個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但說起援越抗法,則知之甚少。

50年代初,我國曾經派遣以韋國清爲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援助越南的抗法戰爭,這是一段鮮爲人知的史實。

一、中國援越軍事顧問團的組成與撤銷

1950年1、2月間,印度支那共產黨(次年改稱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訪問蘇聯,與斯大林和當時在蘇訪問的毛澤東商討有關越南革命的重大問題。毛澤東、胡志明返回北京後,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請求,其中包括給予軍事物資援助和派遣軍事顧問團幫助越南抗法戰爭。應胡志明主席的要求,中共中央決定,向越南提供軍事裝備和軍事物資援助的同時,派遣軍事顧問團,協助越人民軍組織、指揮作戰和幫助越軍建設。中央這一決策,與隨後派遣志願軍入朝抗美援朝作戰一樣,是建國後我軍首次對外軍援的重大決策。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脣齒相依。爲了支援兄弟黨和友好鄰邦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剛剛取得全國勝利、正面臨各種困難的情況下,毅然作出決定援助越南,在物資和軍事上給予無償幫助,並立即派遣羅貴波爲中共中央聯絡代表赴越,與印支共協商援越抗法的重大事宜;派遣以韋國清爲團長,梅嘉生、鄧逸凡爲副團長的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人民軍指揮作戰和幫助越軍建設。隨之又派陳賡爲中共代表,赴越協助指揮打開中越通道的邊界戰役和負責統一處理對越軍事援助的有關事宜。4月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從全軍選調有一定實戰經驗和政治水平的各類幹部59名,連同其他工作人員共281名,組成軍事顧問團。7月,軍事顧問團在南寧正式成立,爲便於保密,軍事顧問團不對外公開,以"華南工作團"爲代號。7月上旬,陳賡率從二野選調的軍事顧問人員從雲南方向入越。隨後8月11日,軍事顧問團從廣西靖西進入越南,於8月12日拂曉抵達越南高平省廣淵越軍總部。中國軍事顧問團在聽取越軍總部關於越人民軍情況介紹和對顧問團的工作建議後,宣佈了組織分工;顧問團下設軍事、政治和後勤顧問組;韋國清任越南總軍委和越軍總司令顧問,梅嘉生任軍事顧問組組長,鄧逸凡任政治顧問組組長,馬西夫任後勤顧問組組長,並分別擔任越軍總參謀部、總政治局和總供給局顧問,同時向越人民軍的3個主力師派出了顧問組。9月16日,邊界戰役打響,10月23日勝利結束。11月1日,陳賡完成既定任務後回國。

1951年6月,京平戰役結束後,軍事顧問團團長韋國清因病回國休養,鑑於他暫不能回越南工作,1952年5月29日,中共中央任命羅貴波(援越政治顧問團團長)兼任軍事顧問團團長,梅嘉生爲第一副團長,鄧逸凡爲第二副團長。6月16日,軍事顧問團與政治顧問團機構合併。同時,應越方要求,中共中央決定,又從人民解放軍中陸續選調10餘名師團幹部赴越,充任人民軍各總部和師級機關顧問。根據聶榮臻等同志建議,12月6日,經毛主席批准,將韋國清、羅貴波所率幹部合併組成顧問總團,羅貴波爲總顧問,設一副總顧問負責軍事方面的工作。爲便於工作與歸口管理,1953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任命韋國清爲軍事總顧問,負責幫助越人民軍作戰和軍隊建設工作,羅貴波爲政治總顧問,負責幫助越南地方黨政建設和政策方面的工作。不久軍事顧問團與政治顧問團機構分開。10月25日,韋國清病癒返越,隨即與越方研究冬季作戰,幫助越軍研究攻取萊州,並進攻上、中、下寮和西原北部地區的冬季攻勢作戰部署。

1954年7月22日,越南抗法戰爭勝利結束。同時,爲加強越人民軍特種兵建設,中央軍委派出炮兵、工兵顧問組,幫助越軍裝備、訓練炮兵和工兵部隊。8月25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中國駐越南大使館。9月1日,中國駐越大使館正式成立,首任駐越大使羅貴波向胡志明主席遞交國書。

鑑於越南人民已取得抗法戰爭勝利,人民軍建設已開始走向正軌,援越任務已經完成,中共中央考慮撤銷軍事顧問團和政治顧問團。9月中旬,中國駐越大使羅貴波向越南勞動黨中央轉達了中共中央關於逐步撤銷軍事、政治顧問團的提議,徵求越方意見。越南勞動黨中央討論後,表示同意撤銷顧問團的機構與名稱,贊成今後公開聘請顧問,但認爲軍事系統顧問不宜採用公開聘請的辦法,仍應以祕密方式工作。

1954年10月10日河內解放。同月下旬,中國軍事顧問團隨人民軍總部進駐河內。根據中共中央逐步撤銷軍事顧問團的決定,正在國內休假的副總顧問梅嘉生和部分師、團顧問不再回越南工作。

1955年7、8月間,劉少奇、鄧小平就中央關於撤銷軍事顧問團問題對在京休假的韋國清同志作了傳達和指示。8月下旬,韋國清離京回到河內,向軍事顧問團傳達了中共中央關於逐步撤銷顧問團的決定,顧問團黨委並就貫徹中央的決定作了具體安排,決定顧問團人員分三期撤離回國,於次年初春撤完。受聘的軍事專家和技術人員交由大使館武官處領導。根據上述安排,副總顧問鄧逸凡完成在越工作任務後。於1955年9月中旬同部分顧問人員離開河內回國。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撤銷軍事顧問團的決定和越方要求,1955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外交部聯合發出《關於撤銷駐越軍事顧問團和改派軍事專家的決定》,並指定王硯泉爲專家組組長,國林之爲專家組黨委書記。同時,彭德懷就撤銷駐越軍事顧問團一事函告武元甲,具體闡述了軍事顧問團的撤銷問題。信中說:"越南的和平已經實現,越南人民軍經過八年抗戰的鍛鍊,不論在作戰和訓練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並取得了相當豐富的作戰經驗,奠定了走向現代化正規化的良好基礎。爲了適應上述情況,我們認爲需要改變目前由中國派遣軍事顧問團的組織機構。如果人民軍尚有某些工作需要幫助,而我們又可能幫助的話,則改派專家性質的幹部前往進行幫助。"信中最後說,"根據您的提議,韋國清同志再去河內一個短時期,協助總軍委在北京所討論的一些必要工作。這些工作完成後,即請讓他返回北京。"韋國清攜彭德懷致武元甲的信,於1955年12月29日由北京抵河內,繼續幫助人民軍安排中、越、蘇三方在北京討論的工作。1956年1月13日,軍事顧問團又一批人員回國。韋國清在完成工作任務、並參加了人民軍高幹會議、聽取了越方對今後工作的要求和意見後,按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於3月中旬,與最後一批顧問人員離開河內回國。

至此,中國軍事顧問團勝利完成援越使命,各項工作全部結束,顧問團機構撤銷。

二、軍事顧問團的使命

軍事顧問團入越前,根據越方要求和當時越南抗法戰爭的形勢,中共中央賦予軍事顧問團的任務,一是幫助越南打勝仗,驅逐法國侵略者;二是幫助越南建設正規軍隊。1950年6月27日,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在中南海頤年堂接見了軍事顧問團負責人韋國清、梅嘉生、鄧逸凡和部分團以上幹部及工作人員,對軍事顧問團援越工作的意義、任務及指導思想等作了重要指示,並就工作態度、工作方法、思想作風以及與越方團結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毛主席說:你們到越南去當顧問,是執行光榮的國際主義義務。中國革命已經取得勝利,但越南人民還在法國殖民者的鐵蹄下受苦受難,我們應該去幫助他們。顧問團的任務是協助越軍指揮作戰,主要協助組織指揮運動戰和較大規模的正規戰,幫助他們打勝仗;幫助越南組織建設一支革命化的正規軍隊。他接着對顧問團的工作方法等作了明確指示:當顧問就是當參謀,要多作調查研究,出主意,想辦法,但不可包辦代替,更不能當"太上皇",發號施令,一定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要尊重他們,團結他們,把越南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中國人民的事業來辦。按照中共中央的方針、部署,從1950年8月至1956年3月,中國軍事顧問團在援越期間主要進行了以下工作:一是協助人民軍組織、指揮作戰,奪取抗法戰爭勝利。根據中央的指示和越南抗法戰爭的實際,軍事顧問團始終把幫助越南人民軍指揮作戰,不斷奪取戰役、戰鬥勝利,打敗法國侵略者,作爲自己的中心任務。從1950年8月軍事顧問團抵越,到1954年印支停戰,人民軍先後舉行了邊界、中游、東北、京平、和平、西北、上寮、奠邊府等八次較大的戰役,取得了輝煌戰果,加速了勝利的進程。除和平戰役,軍事顧問團正集訓整頓,未到前線直接幫助指揮外,其他各次戰役,從決策到戰役過程的組織實施,都是在軍事顧問團的幫助下進行的。二是幫助人民軍軍事建設,提高部隊戰鬥力。在抗法戰爭中,在顧問團的幫助下,人民軍經過實戰鍛鍊、軍事訓練和組織裝備整編等,實現了從遊擊戰到運動戰的轉變,由小規模攻堅戰到大規模攻堅戰的轉變,由和平環境逐步實現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轉變。三是幫助人民軍加強政治建設,加強軍隊黨的建設。四是幫助培養訓練幹部,提高幹部隊伍素質。五是幫助越軍加強後勤建設,提高後勤保障能力。

胡志明主席和越南勞動黨中央、總軍委對顧問團工作十分信任和支持。胡志明多次談到,"對中國顧問,我是絕對信任的。"鼓勵顧問團同志積極提建議,做好工作。他要求"中國和越南幹部之間要團結,越南幹部要老老實實地向中國幹部學習"。顧問團對越軍的有關作戰和建軍的重大建議和決策,他都親自主持決定,然後由總軍委組織實施。越南人民軍總軍委和各總部對顧問團人員和工作非常尊重和支持,寄予熱誠希望,並隨着實踐的發展,更加信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驗的正確性,同時對顧問團的生活也十分關心。這些都是軍事顧問團做好工作,勝利完成援越抗法使命的重要條件。

(吳必富、鄭豔萍文,《軍事史林》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