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焦慮,有些客戶明明什麼問題都沒有,報價經過多次討價還價後最終確認,數量經過艱苦談判後達成共識,付款方式完全可以接受,其他相關的細節也沒有疑問,可就是不確認訂單,你左等右等,左催又催,就是隻打雷不下雨,這貨到底想幹嘛?

面對這種情況,不同業務員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目前常見的一種,是碎碎念方式,也就是一次次騷擾,一次次催促,從三天一小催,五天一大催,十天一暴催,從郵件到簡訊,從簡訊到聊天工具,從聊天工具到電話,一直到最後沒了脾氣,不是把客戶徹底得罪,就是自己主動放棄。

這一類業務員,其實佔據了絕大多數,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跟進,有什麼技巧,只是認為,客戶不回復,或者不下單,我就要問,就要了解情況。

這個本質是沒錯的,但是方法錯了。因為訂單確認,很多時候就是順理成章的結果,不是催可以催出來的。不要認為,你今天催客戶,明天催客戶,結果客戶下單了,你就認為,看,幸虧我催得緊,否則客戶不下單啊。這個思路就是嚴重的錯誤。我想說,那是因為客戶本來就會下單,你不催,他也會下,有的時候你推動了一下,但是不推的話,技巧性談判,也可以拿下。

而客戶不下單,肯定有內在的原因需要考慮,也許還有一些現實困難。比如以下幾種原因,都是阻擋客戶立刻確認訂單的可能性:

一、銷售計劃並沒有確定

二、還需要貨比三家來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

三、需要用你的報價去壓老供應商

四、這個項目並不緊急

五、這只是一攬子採購項目中的一個單品

六、客戶的預算有限,在等經費

七、目前只是供應商篩選和把關階段

八、物流和倉儲計劃還在安排中

九、不確定供應商是否靠譜

當然,還有無數種可能性存在,而真實原因,往往只有客戶自己才知道,你未必可以探尋真相,也未必可以從表面上去揣測背後的情況。

那既然一切都確認,我們跟進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時候降價肯定不行,這是自亂陣腳,只會讓客戶覺得可疑,無助於敲定訂單。很多朋友都會陷入這個思維誤區,覺得客戶遲遲不下單,是不是同行惡性競爭,低價搶單?我是不是也要降價?

錯了,我們一直強調,降價可以,但是需要有說得過去的理由,不是隨意可以降的。降價,只能說明過去的價格水分大,不靠譜。如果是過去價格報錯,現在降價呢?那隻能說明不專業,同樣不靠譜。所以在價格已經確認的階段,催促訂單就絕對不可以圍繞價格來動手。

那有沒有可能真的是價格原因呢?比如跟客戶談判很多輪,最終客戶拋出目標價,我們也接受了,但是客戶突然又找到了更便宜的供應商,而且價格差距不小,或許整整10%,這個時候,客戶就不好意思反口,不好意思改目標價,只能消失,只能不回復,有沒有這個可能?

現實情況中,有的,許多客戶臉皮不夠厚,根據商業規則,一旦價格談攏,是不可以隨便再推翻先前承諾,再談價格的。雖然有些客戶比較無恥,下單後,到了出貨的時候,給你來一句,同行誰誰誰價格便宜很多啊,你要給我打折。這種無視合同的情況,在某些不法分子商人和老油條這裡,偶爾也會碰到。但是大多數人,還是守誠信的,答應的,談好的,是不會輕易撕毀的,丟不起那個人。所以當客戶談好價格的時候,突然發現真的有更好更便宜的供應商,就此消失,也不是不可能,因為不知道怎麼面對你。

那我們該怎麼做?催促,對方可能不回復。等待,或許就沒下文了。你心裡可能是萬馬奔騰,掐死客戶的心都有了,但這個階段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時候,更加要沉住氣,不能壞了大事。我個人的建議,是做一個誠懇的需求探討,不要催促,可以先通過一個郵件來做一個推動。

直接點明,基本上我們談完了細節,如今是不是可以準備PI給你?郵件或許我會這樣寫:

Dear Michael,

As per our previous discussion, we fixed almost all the issues to go ahead.

Shall I prepare the Proforma Invoice at the moment?

Best regards,

Yibing

如果說,這個郵件過後,一個禮拜還是沒消息,那可以再跟進一封,郵件大致的思路,是要弄清楚客戶確認一切,但是不下單的根本原因所在,是項目擱置,項目取消,還是已經下單別家。這封郵件的核心,是不可以讓客戶下不了臺,要主動給對方搭梯子,讓他順勢往下爬,同時你也可以謀劃下一步怎麼走。或許,我會這樣寫:

Hi Michael,

How are you getting on? Is there anything we can support you to proceed?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us for any further issues.

Regards,

Yibing

這封郵件過去,可以再耐心等一週。這樣加上前面那封,其實已經等待了半個月,這時候如果還是沒有任何回復的話,可以考慮打個電話,看看客戶究竟是什麼情況,有沒有什麼需要你們協助或者需要做的。當然,也可以順便了解,前面的郵件有沒有看到,還是什麼其他原因。

要知道的是,欲速則不達,訂單不是催出來的,是談出來的。越是對方不下單的階段,越不能逼著對方,一旦他好面子,一旦他下不來臺,或許原先可以下的訂單,都不下了。

這就是7+7+1的跟進思路。第一封郵件後7天,寫第二封郵件,再7天後電話跟進,正好是一整套完整的跟進閉環。千萬不能著急,恨不得給客戶一報價,第二天就催訂單,不是這樣的,要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考慮和衡量。催得越急,有的時候只會把客戶催死,把訂單催黃。

郵件的思路,還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點到為止,雲淡風輕,不需要多說,也不需要多解釋,兩三句話點明主旨,該說的都說到位,沒有多一個詞的廢話,這就夠了。

很多人都不喜歡被別人一直催,有那種被掐著脖子的感覺。就好比你去看了一次房,中介天天來催,什麼時候買啊,什麼時候付款啊,什麼時候簽合同啊,每天電話加簡訊加微信疲勞轟炸,幾天後,本來你或許有興趣的,都被煩得直接拉黑他。

這或許就是心態壞了,導致了最壞的結果。

毅冰

微信:yibing360

2019.2.28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