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最多這個話就是和笑話,你政變登基,如果是同姓,那就還是唐朝,如果異性,那就是改朝換代了。

因為唐朝都是同姓上位,又維持了二百八十九年,所以覺得政變多,

從漢末220年,到隋朝的589年,政變發生多少次?王朝更迭多少朝?

唐朝只是魏晉南北朝的延續,魏晉南北朝是典型的貴族政治,皇權衰弱,隋唐也是一樣,唐朝屬於貴族政治晚期,宋開始,纔是官僚政治。

貴族政治的特點就是臣子都是股東,不是打工仔,皇帝面對的是一個個家族,一個個的集團,他們權力不是來源於皇帝,而是貴族身份,皇帝沒有多大的人事權和軍權,權利蛋糕屬於各大貴族分享,皇帝無法隨意剝奪他們的利益。

而官僚政治的特點就是皇帝面對的是一個個的個體,官員都是打工仔,他們權力來源於皇帝,皇帝可以任意剝奪。

唐朝武則天后,貴族已經沒落了,但到了五代十國,新興軍閥崛起,才消失歷史舞臺,唐朝科舉下的進士,只有名士、宰相、王爺公主推薦,才能做官,所以你經常看到某某大詩人,把詩給貴族看,讓他們推薦,或者某某名士推薦你當第一名,所以科舉的第一名都是內定的,這是典型的貴族政治遺風,


李唐多政變,與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並無太大關係,自古以來,王朝初期流血政變多的是,甚至都有兵戎相見的,如漢之七王之亂,明之靖難,開國初期百廢待興,任何東西都要有一個完善過程,政變很正常的,只能說李唐制度有問題,之後皇帝更是導致制度有了致命漏洞罷了。

如果說李世民開個一個壞頭,也可以這樣說,當然與玄武門之變沒關係,主要得益於李世民的「天可汗」之名,盛唐以「包容開放」而聞名於世,唐太宗時期,各個民族和諧共處,李世民重用少數民族之人,被尊為天可汗,本是好事,但是任何好事背後都有不好的一面,而這一面在李世民重孫唐玄宗時期徹底爆發,埋下了盛唐衰落的伏筆。

唐玄宗時期,延續著李世民時期的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重用少數民族之人,而安祿山就是胡人,對其無比信任,本來唐之節度使對當地並沒有政治上的管轄權,結果唐玄宗時代一是出於對節度使的信任二是更方便節度使在邊境見機行事,節度使開始擁有當地的軍政大權了,這時候,已經不能在制度上制約節度使了,只能靠節度使的個人忠誠與否,盛唐走上了一條危險之路,唐玄宗最終玩火自焚,胡人安祿山造反,安史之亂開始,盛唐之後一蹶不起,半死不活的延綿一百多年而亡國。

安史之亂的惡果就是雖然表面平定了,但是造成了之後藩鎮林立,唐庭大權旁落,而另一個惡果就是,安史之亂後負責保護唐朝天子的「神策軍」長期被宦官所控,這支中央朝廷最主要的直接控制武裝力量,本是天子最後的底牌,卻被身體不全的宦官所領導,代表著天子的生殺大權落於宦官之手,而事實的確如此,唐中後期後,唐穆宗之後九帝,除敬宗及其哀帝之外,其他皇帝皆為宦官所立,皇帝由宦官任意廢立,纔是唐朝多政變多太上皇的真正原因。

如果非要說李世民開了一個壞頭,只能如此推理,李世民時期重用少數民族之人,被尊為天可汗,重孫唐玄宗時期繼續如此,重用胡人安祿山,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安史之亂以後,唐庭的直接控制武裝力量神策軍為宦官所掌,宦官任意廢立皇帝才使和平繼位的皇帝很少,政變很多太上皇很多。

個人見解,謝謝觀看,更多精彩動動小手點個關注~


政變不是你有事沒事就政變的。不是因為前邊開個頭。後邊就十分樂意效仿這種代價極大的事情。政變的原因都是形勢所迫。比如唐隆政變。唐中宗剛死。韋後及安樂公主就急著裏李重茂登基。好效仿武則天。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看見李氏江山又要完。於是發動唐隆政變。解決韋後及其黨羽。後來先天政變。太平公主威脅皇權。李隆基怕李唐再次被女權掌控於是又一次發動政變。殺死太平。改元開元。請問哪次是能通過非政變手段能解決的。韋後滿朝黨羽。太平公主滿朝黨羽。請問。除了政變怎麼做。難道都是沒事閑的搞政變搞混亂學老祖宗玩?唐中宗還在時。安樂公主欲當皇太女。中宗打算廢掉太子李重俊。但李重俊發動政變失敗。最終被殺。照本題目和唐黑的說法。完全不用搞政變非要搞政變。他們因此說明唐朝內部好殺戮。殘暴。那就請唐黑講講在敵強我弱的宮廷鬥爭被排擠且皇帝聽信小人言胡作非為。你要維護自己利益勸說不行。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局勢你不發動等死嗎?不發動只會死。發動或許有可能成功。你難道要像腦殘唐黑一樣為了所謂的親情。不維護大局的李唐江山。不發動為了所謂名聲不前進選擇逃避等死。按照唐黑說的窩窩囊囊解決。能處理什麼大局。腦殘唐黑。為了黑唐天天胡扯。把人腦洗的一愣一愣的。請問唐玄宗不政變能登上皇位開創開元盛世?選擇政變是歷史選擇。形式所迫。不是瞎BB的開了政變混亂先河。沒事發政變殺親人表現慘爆。跟李世民沒關係。發動政變是局勢問題。清唐黑不要混淆視聽。模糊黑白。


對,你說對了。

唐朝羊癲瘋型政變常常讓人懷疑,它到底是怎麼成為當時的世界列強和如今的國人驕傲的。

但是,它做到了,我們後人只能感嘆。下面是唐朝有名的政變。從李世民開始:

  1.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剷除太子和齊王。
  2. 公元690年,武周建立,武則天稱帝。
  3.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中宗復闢。
  4. 公元710年,唐隆之變。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清剿了韋後勢力,廢了當時的皇帝李重茂。隨後睿宗復闢。
  5. 公元713年,先天之變。李隆基稱太平公主叛亂,滅殺其黨羽後賜死太平公主。
  6.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這次叛軍攻了首都。直接導致最後李隆基退位,太子稱帝。所以可以稱之為政變。
  7. 公元783年,涇源兵變,這次叛軍也攻入了首都,唐德宗出逃奉天,又稱奉天之難。
  8. 還有唐文宗期間的甘露之變,白馬驛之禍.
  • 一直到公元907年朱全忠正式被禪讓,唐滅。

另外,反對前面那個從漢朝算到隋朝的說法。人家提主都說了,是朝代。你扯那麼遠,屬於審題不清。

試卷給你,拿回去重做。(* ̄rǒ ̄)摳鼻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