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需要技巧吗?当你背著装备包包走在陡坡上的时候,就能体会「走路技巧」的必要性。
主要重点的一个技巧,就是运用身体的骨架来支撑重量

如果你是只是偶尔的出去健行走走,不妨也试试看以下提供的走路技巧,会让您更加轻松的体验登山乐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爬山老手们,行走时步伐虽缓慢,但却有规律。
往往总能后来居上以优雅的姿态,超越步伐快速的新手,我们不彷来看看中华民国健行登山会的前辈们都怎么做的!

一、休息步
这大概是效果最直接,也最容易学的一个技巧了。
技巧在于,在跨出下一步之前,记得把现在支撑重量的那只脚打直,脚打直的目的在于,将身体的重量交给整只脚的脚骨,让你另外一只脚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一秒,甚至只有百分之一秒的休息。
这样的时间看来微不足道,却是你的肌肉能够持续向上的宝贵时间。
记得:在踏出每一步之前,确定你已经把脚打直。

二、调整呼吸,配合行走节奏
这个方法的最大价值在于呼吸的节奏配合上脚步的节奏,一旦找出自己的节奏,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舒服,也越轻松。

三、全脚掌著地
相较于用脚尖,或者用半脚掌著地,全脚掌著地不但有更高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全脚掌的行进使用更多的大肌肉来支撑重量,也相对地不容易疲劳,能作较长时间的运动而不需要休息。 


四、外八鸭子步
坡度较陡时,可以采用前脚掌略开,呈外八字形态的方式前进。
膝盖所承受压力也会减轻一些,重要的是在下坡时,你一定更能切身地感受到,膝盖的受力明显减少许多。
如果你在下山时,觉得膝盖隐隐作痛,这会是一个很受用的技巧,这个技巧只有膝盖会痛的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它的好处。
(推荐你读 :【健走】新手装备小TIP ) 

 

五、小步走
这常常是登山时会不会累垮的关键因素,也常常是生手与老手的区别所在,除非不得已,你是不会看到登山老手把脚抬到高于膝盖,或是跨大步走上坡路。脚若抬高或是跨远,会把大部分的力量加在大腿肌肉上,并且延长肌肉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这是很累人的。

接下来的三个技巧,并不能讲是走路技巧,但肯定能让你走得更轻松些。

六、善用登山杖
登山杖的使用,其实是将脚的部分运动量由手以及上半身来负担。
这会减轻一些下半身肌肉的负担,以及对膝盖的保护作用。让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东西的走路姿势。 
 
(延伸阅读 :【健走】新手装备小TIP)


七、背轻一些
这是观念问题,背得轻并不代表背不了重,而是把将节省下来的体力用来应付突发状况。
「Light is right.」是一个广为登山者所接受的观念。
重要的是,不是健行者少带了什么东西,而是他的装备每一样都比较轻,所节省下来的重量就会反应在总重量上。
(推荐你看 :【旅游】5款实用APP推荐 )

 

八、暖身操
出发前的暖身操正好能换回肌肉的记忆,肌肉才会知道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也才能作最有效率的使用。
这样不仅走起路来比较轻松,肌肉也比较不容易受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