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只能带著必备的东西上山(出门)时,就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多。」(苦苓,《真好,这样活到现在》,远流出版社,pp234) 喜欢爬山的人都对这句话都有深刻的体认,自己的装备要自己背上山(出门),哪就会开始思考究竟要带哪些东西上山(出门)?

 

我爬山奉行「轻量化原则」,依爬山的天数、季节、距离、高度落差等因素尽量把需要的装备带上山,让自己的行囊减到最轻,让我可以以优雅的心情享受登山的乐趣。当然出游我也是掌握这个原则,由每件装备的使用频率,秉持一物多用的原则,来选择我要携带的装备。

 

IMAG3538  

 

这趟旅程我除了在平地旅游,还要在海拔2,450M山屋过上2个晚上,还有一个白天要爬上海拔3,015M的立山连峰,这样的行程让我要出门前,考虑携带的装备让我伤透脑筋。

 

如何让我的行李轻便地在景点与景点间移动,不会造成我的负担;另外,我要带的御寒衣物不会让我在海拔2,450M山屋过夜时,冷到吱吱叫。

 

最后,我带了3件排汗短袖、3件运动内裤、1件运动短裤、1件排汗长袖、1件内层御寒衣、1件中层御寒衣()1件风雨衣、1件薄风衣、2件排汗登山裤、1件压缩裤、两条魔术头巾、毛帽、一对袖套及3件免洗内裤(备用)。另外,小罐盥洗用品、毛巾、相机、相机脚架、手机、Wifi、充电器、LED头灯、小型LED手电筒、偏光镜、护照、笔记本、给40岁崭新开始、及2本旅游书。还有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耳挂式咖啡12包及200ml保温瓶。通通装进了一个手提袋30L及后背包35L就出门了。

 

我就只靠著上述装备过了1110夜,结果我发现:

我多带了:1套的短袖及内裤;中层御寒衣()及压缩裤根本没用上,因为原本是应付在山屋过夜时,凌晨3~5点温度会下降到10度以下,结果我没想到日本山屋里凌晨会自动启动暖气系统,室内温度没想像中的低;也因为有暖气系统,晚上洗完澡后,把当天的脏衣服顺道洗一洗,晾在干燥室里,暖气启动后,没几个小时,连湿衣服都烘干了,预计无法洗衣服情况而多准备的免洗内裤也没有派上用场,换洗衣物多带一套。另外魔术头巾、毛帽也没用到,因为室堂山庄没预期的冷。因为住在室堂山庄,室内照明清楚,我的行程安排并不需要披星戴月地在天未亮就攻顶,因此LED头灯几乎没离开背包,不过原则上每一个登山客对每一个登山行程都需要准备头灯,这不算多带。还有我原本带的运动用偏光镜,是因为山顶的阳光会比平地强烈,结果201792日我踏上立山连峰纵走时,压根把偏光镜忘了带出门,就放在室堂山庄里(无言)

 

我没带:一对登山杖。因为在台湾登山健行,我多半会带一只登山杖挂在后背包上,很少拿下来用。这次因为要搭飞机,又要带著跑好几个地方,索性把登山杖留在家里。没想到,在日本的登山步道不像台湾清楚且宽敞,尤其在由剑御前小屋下到雷鸟泽时,下坡加上乱石堆让我跌倒两次,其中一次还把相机镜头的对焦功能摔坏,造成我日后几天的行程必须用人工对焦才能拍照。还有由室堂山庄到雄山顶这段步道还有残雪,没有登山杖辅助,一小段路让我走的心惊胆颤,深怕一个脚步打滑,就会摔下山谷,这都是当初没带登山杖的后果。

 

IMG_9454  

 

「在异地旅游或是荒地健行,生理跟心理都不要带上太多包袱,用最轻松的姿态,去体验陌生环境的冲击和随之而来的美好与酸苦。....我们能够背在身上的东西有限,如果能够走得轻松自在,有何必将那么多沉重的负担压在自己身上。」这是作者杨世泰在《Live Wild 山知道》对于登山装备:背包,所写下的文字。

 

我事后检讨,我应该可以在不影响旅行的舒适度下,我还可以将我不需要的装备拿掉,让我的行囊更轻,移动更迅速。

 

然而,当我只带著一个手提袋及一个背包,回到台湾桃园机场,站在行李转盘前等待我的手提袋出来。我看到跟我同班机由富山飞回台湾的同胞,一家3口人也到了日本北陆,不过他们是跟著旅行团,带了2个大号行李箱加1个小行李箱及3~4个纸箱,把行李推车都摆满了,他们推著这几天的战利品满意地离开管制区;而我拎起手提袋,带著满满的回忆及记忆卡,潇洒地走出管制区。不同的旅行方式,带给旅行者不同体验与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