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1Sat.

昨天下了一个上午的雨,今天出门时对面的五重塔背景不再有蓝天,换成了厚厚的云层。明天就要搭飞机回台湾,一定要把握最后一天,去京都北山看看。

 

IMG_5181

 

早上07:00离开的青年旅馆,我记得今天是周六,在台湾学生也是周休二日,周六是不用上学的,不过我看著对面穿著整齐制服的学生赶著去学校,不禁怀疑我是否记错日期还是日本学生连周六也是要上课的。

 

IMG_5183

 

最后一天的行程,我计划搭乘地铁京阪本线前往出柳町,因为只剩这一条地铁线我还没有搭过,另外我还可以路过鸭川,享受夏日的优闲气氛。

 

IMG_5188  

IMG_5190

 

出柳町(Demachiyanagi)

叡山电车有两条线路,一条往右走前往大比叡山,一条往左走前往鞍马山,两条线路在宝池(Takaragaike)才会分道扬镳。我计划早上前往大比叡山,下午前往鞍马山,因此我准备购买叡山电车的一日券。

 

在服务柜台上,我用英文询问服务人员,一日券是否包含上大比叡山的缆车车票,服务人员向后头主管求助,我才知道服务人员不会讲英文。不过主管来到我面前,跟我用英文解释叡山电车的一日券的使用范围,这下子换我听不懂他的英文了,他的腔调实在很重,以致我只能从片段了解他的意思,他认为我应该不用买到一日券,会划不来......。最后......让我想想看。我说。

 

我到车站外头绕了一圈,又回到车站服务柜台,又跟原本的服务人员说:我要一日券。」当服务人员准备好一日券时,主管看到又是我走进车站,连忙出面阻止服务人员,并说了一堆日文,我跟主管说:「我确定要买一日券,一日券不含缆车车票,我完全了解.....。」此时,主管才放心把一日券交给我。

 

IMG_5195

IMG_5196  

 

修学院(Shugakuin)

踏上叡山电车,准备今天的大比叡山行程。

 

 IMG_5198

 

叡山电车,与第5天由岚山回程所搭的岚山电车相同,只有一节车厢,而且是行驶在路面的电车,《愈。旅。京都》的作者形容是有著「迷人风情的路面电车」。

 

今天搭乘叡山电车乘客不多,其中我发现了有四名登山客装扮的乘客在修学院下了车,难道他们是要去京都一周健行的山友吗? 我心中不禁发出这个疑问。

 

八濑比叡山口(Yase-Hieizanguchi)

往大比叡山方向的叡山电车,在八濑比叡山口就是最后一站。

 

IMG_5202

 

走出车站,我发现这个车站的名称,竟然用的是八濑驿,而不是常见的八濑駅」,就连车站屋顶都采用Tiffany 蓝。

 

IMG_5206  

 

这几天在京都活动,发觉京都的山中小村落格外有一种让人慢下来的风情,眼前充满绿意盎然的景致,体感温度也会觉得下降不少。

 

IMG_5207

IMG_5208

 

京福钢索线(Keifuku Cable Ry.)

顺著车站外的指示,纵使如我一般不会说日文看不懂日文,也可以顺利找到缆车站。

 

IMG_5218  

 

在缆车站外,一幅巨大的运费说明图,清楚了交代三种票价:A是由八濑駅到半山腰的比叡駅;B是八濑駅到半山腰的比叡駅再到比叡山顶駅;CB加上比叡山顶植物园门票。第一到访的我,当然还是选择B而且要是round trip,否则我怎么下山。事后,我才知道又是我的功课没做好。我的1700円,就这样飞了~

 

IMG_5219

IMG_5220

 

由八濑駅到半山腰的比叡駅,这段是搭乘「登山车Cable Car」,在北海道札幌藻岩山看夜景也是同样的设计。

 

IMG_5229  

 

乘客就座后,登山车就缓缓开动。车厢座位旁还附有望远镜,随著海拔的高度增加,原本只穿著短袖T-shirt,开始加上防风外套,车厢外头的展望愈来愈远。

 

IMG_5231

IMG_5233

IMG_5239  

 

比叡山空中缆车(Hieizan Ropeway)

到了比叡駅要改换缆车,继续上山。

 

IMG_5256

 

不过,这一刻我不急著往比叡山顶出发,因为我在比叡駅外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有个大号的呼拉圈挂在群山峻岭前,我好奇著开始猜想著呼拉圈的用途,直到在车站内发现了3100円的招牌,我才知道这个另类的许愿池,要把圆饼丢进去呼拉圈里,可以消灾解厄。

 

 

0IMG_5258IMG_5262  

IMG_5264

 

不过呼拉圈后头壮丽的棱线,比较吸引我的目光,何况这不用钱! 另外,在回程时,我也在比叡駅站外发现了东山74号桩。

 

 

IMG_5261

IMG_5269  

IMG_5504

 

比叡山顶駅

我在比叡駅等了一班车的时间,要搭缆车上到比叡山顶駅。缆车上的view更好了。

 

IMG_5283

IMG_5285  

IMG_5286

IMG_5291

 

大多来到比叡山顶駅,都往延历寺或植物园走去,而我却想去找大比叡山三角点。我沿著马路来到比叡山顶巴士站,此刻终于明白,搭登山车时为何可以选择买单程车票,因为可以选择搭巴士下山,当然搭巴士远比搭登山车及缆车便宜。

 

IMG_5294  

IMG_5296

IMG_5297

IMG_5302  

IMG_5308

IMG_5315

 

巴士站四周是一处超级大的停车场,今天的雾有点大,停车场里稀稀落落的车辆,相信天气好时,晚上此处也是观夜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IMG_5329  

IMG_5330  

 

在停车场的东侧可以用肉眼看到滋贺县的大津市(Otsu City),及号称日本第一大淡水湖的琵琶湖,虽然这次没能排出时间去琵琶湖畔的都市,但是我想日后还是会抽出时间再度来到京都,这都市真的有种魔力可以吸引不同目的的游客到访。

 

IMG_5318.

IMG_5319

 

 

目光转向京都市区,可以看到京都市区有一块地被绿色给覆盖,对照比叡山顶所立的鸟瞰解说图,应该是「京都御所」。是日本幕府时期天皇的起居所,原本预计在第三天会去的地方,也因为太晚了作了罢! 没想到这地方是如此的大,连在山顶可以辨识的出来,或许今天有空去京都御苑看看。

 

IMG_5324 

 

大比叡山(Mt. Daihiei)海拔848M

美景都看完了,比叡山顶的气温不只是凉爽,站著不动还会感到些许的寒意,别忘了! 现在在台北动不动都超过35度。我还不急著下山,因为我还没找到三角点。

 

在停车场西侧,有排被风理成半屏山状的龙柏,有一条水泥路不知通往何处,我沿著水泥路走去。转角后,水泥路不见只剩下泥土路,不过路迹还算明显,眼前一处微微隆起的小山丘被一群树给包围,我好奇地拨开树枝往小山丘走去。

 

IMG_5341

IMG_5342

IMG_5345  

IMG_5349

 

一块大比叡山 848M的牌子就放在中心点,这实在让我太惊讶了! 我竟然找到大比叡山三角点,正当我拿出相机脚架准备帮自己拍下照片,有三位登山客也来到三角点,三个人看到我也一脸惊讶,没想到有人会比他们还健脚吧! ~

 

IMG_5350

IMG_5353  

 

我看他们三个人轮流拍团体照,实在很麻烦,干脆走向拍照的山友,主动拿手机帮他们三位拍照。这一刻我也明白,大比叡山似乎也是日本相当多山友来访的山,而我更好奇的是,登山口在哪里?

 

IMG_5355

 

于是我沿著山径往山下走去,沿路没有见到台湾登山用布条,不过路线很清楚,我一路走入了延历寺中。心里想著,下回这条大比叡山健行路线可以试试看。

 

IMG_5369

IMG_5381  

IMG_5386

IMG_5395

IMG_5406  

 

按照原路回到比叡山顶停车场,我看到了刚刚在叡山电车上四名登山客正往三角点走去。

 

IMG_5447

 

搭登山车下山的过程,也发现不少山友是以徒步方式上山,看来我这一趟大比叡山登顶行「玩很大。

 

午餐:生鱼片定食

八濑驿准备搭叡山电车下山,车站四周弥漫著烤肉香味,沿著香味才发现有群学生正在河边烤肉联谊,真的是青春无敌。

 

 IMG_5544

IMG_5553  

 

年轻学子在河边烤肉让我想起今天中餐还没吃。我回到出柳町附近找了一家小餐厅,点了生鱼片定食,当然生鱼片比起昨天的大阪散寿司逊色了点,但是填饱肚子是没问题的,毕竟我用餐时已经是下午2点了,我还有鞍马线的行程要走。

 

IMG_5565

IMG_5570

 

鞍马(Kurama St.)

再度走进出柳町駅,早上的主管看到我走进车站,脸上挂著一抹微笑,想必还记的早上的事。这回我换到了红色车厢准备上鞍马山,往鞍马山的车厢与往比叡山有很大的不同,车厢变成了两节,座位有一排还是刻意朝向外头,让游客方便欣赏沿途的美景,其中介于二ノ瀬駅(Ninose St.)与市原駅(Ichihara St.)还是有名的枫叶隧道(Maple Tunnel)

 

IMG_5573  

IMG_5574

IMG_5575

IMG_5577   

 

鞍马駅,是叡山电车鞍马线的最后一站。车站本体就很有味道,外观宛如神社般。

 

 IMG_5585

IMG_5587

IMG_5594  

IMG_5595

IMG_5596

 

出了车站,外头摆放了一尊超大型的「天狗」,对于日本历史毫无基础的我,几次在日本旅行常看到这尊天狗像,原本还以为是日本版的皮诺丘,现在终于知道日本战神源义经可是向鞍马天狗学习剑道而打败仇家。

 

IMG_5592   

 

别以为鞍马寺就是在鞍马駅旁,走个几步就到了,其实那只是鞍马寺的大门而已,要抵达正殿可是要花点功夫走有如健行步道的参拜道。有趣的是,当你气喘吁吁地走到正殿,会有不少人在正殿前广场为你欢呼,有如爬到三角点时与山友一同欢呼。

 

 IMG_5601

IMG_5605

IMG_5610  

IMG_5628

IMG_5633

IMG_5638   

 

而走到鞍马寺正殿,才是今天下午前半段行程,我还想继续往贵船神社走去。

 

IMG_5645

IMG_5657

IMG_5659  

 

鞍马(Kurama)木之根道

我在鞍马寺中找到奥之院贵船(Okunoin Kibune)的指标,此时,我身旁已经没有如刚刚走上鞍马寺时,遇到其他参拜者不时停下来帮准备上山的参拜者打气,整条蜿蜒在林荫间的小径,只听的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IMG_5660

IMG_5661

IMG_5663  

IMG_5668

IMG_5675

 

在大杉权现社前,有一段木之根道,正是源义经邂逅天狗之处。此地针叶林高耸参天,真有武侠小说拜师学艺的场景。

 

IMG_5677  

IMG_5678

IMG_5681

 

事实上,这里也是整段参拜道最高点,接下去的步道是一路向下直到贵船。

 

IMG_5694   

IMG_5697

IMG_5700

IMG_5723  

 

《愈。旅。京都》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他由鞍马山走到贵船神社,走了一个多小时。而我边走边看路上的解说及沿路参拜神社,也只花了40分钟。抵达贵船时,才发现官方不建议下午四点以后开始走这条步道,而我正好是下午4点钟由鞍马寺正殿出发,难怪路上参拜者寥寥可数。

 

IMG_5727

IMG_5725  

 

贵船神社(Kifune-jinia Shrine)

如果以金、木、水、火、土五元素,帮鞍马寺及贵船神社各选择一个代表的元素,我想鞍马寺应该是火,而贵船神社就应该是水。

 

IMG_5737

IMG_5735

IMG_5742  

 

贵船神社里有个「神水」,可以用来占卜,现在神水科技也跟上潮流,用手机扫过QR Code,还可以选择签诗的语言,超神的!

 

IMG_5752

IMG_5748

IMG_5749  

 

其实贵船神社附近有个很特别的川床料理,出发前曾经同事提过,他那时来到贵船有吃到流水面也想尝尝川床料理,不过我抵达贵船神社全都收摊了,而川床料理是把用餐的地点直接搬到河床上头,虽然我没尝试过,不过光看就整个人清凉起来。

 

IMG_5767

IMG_5770

IMG_5772  

 

由贵船神社到贵船口駅步行约要40分钟,全是下坡路段,道路两旁都是枫叶,想必秋日时节,这道路会塞满赏枫的人潮,想著! 想著! 我心中明白我这趟的旅程即将结束,开始期待下一趟的旅行。想到早上因为要买一日券跟站务人员沟通老半天,原先以为会划不来,结果我却彻底的用一日券搭了叡山电车的鞍马线、比叡线,完全没有浪费到,真的是one-day pass

 

IMG_5781

IMG_5783

IMG_5807  

IMG_5813  

 

不过,在京都的最后一天,我还想去一个地方走走,我很清楚那地方应该进不去了。

 

京都御苑

由出柳町沿著今初川通经乌龟跳石,可以到达京都御苑。记得早上在大比叡山顶,一块没被水泥包围的绿色区域。

 

IMG_5867

IMG_5870  

 

接近晚上七点,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走进了京都御苑,赫然发现这如市区里的森林般,里头树木扶疏,即使过了营业时间,也可以进来御苑散步。资料上头记载,京都御苑是幕府时代日皇办公的处所,而当时日本天皇有名无实,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幕府大将军,就在京都御苑旁的二条城办公,独自走在御苑中,想像中百年前的日本天皇是否也如我此刻一般曾经走在这条道路上。

 

IMG_5888

IMAG3153  

 

晚餐:鲭鱼定食

在京都的最后一晚,我决定回到青年旅馆附近用餐。

 

每晚由京都駅走回青年旅馆的途中,都会经过几家餐馆,有时实在时间太晚了,有时用完餐才回来,终于在京都的最后一晚,我刻意饿著肚子回到青年旅馆就是想要尝尝附近餐厅的味道。

 

 

IMAG3156

 

我选择了一家居食屋,点了鲭鱼定食。这次来到日本,似乎我选择都是鱼类料理居多,不管是生鱼片还是味噌鲭鱼总觉得很对我的胃,上桌的六大盘及一小盘食物一下子全被我扫进肚里,拍拍肚子走出居食屋,等等还会经过蔡琴的海报前。

 

IMAG3161

 

明天要回家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