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吐槽大會(八)——被忽悠瘸了之前的埃及軍工業什麼樣?

來自專欄這是一本有趣的兵工廠日誌61 人贊了文章

埃及是一個神奇的國家,這倒不是因為他那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古文明,而是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根據現代的地理劃分,埃及毫無疑問是非洲最東北部的國家。然而,如果根據文化以及政治參與傾向來說,埃及更像是一個西亞國家。無論在非洲還是中東,埃及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國。除了南非以外,非洲暫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上對埃及形成優勢。而在中東,縱使有以色列、沙特、伊朗這種豪強,埃及也可以毫無爭議地躋身前四。那麼,這個國家的軍工能力如何呢?

【圖1:埃及維和部隊】

在1952年之前,埃及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獨立國家,但法魯克王朝實質上就是英國的傀儡,對英國言聽計從,毫無獨立精神。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率領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埃及歷史掀開了新篇章。1953年6月18日,埃及共和國成立後改換門庭,開始與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社會主義陣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從此,埃及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軍工體系,雖然說不上多先進,但也能夠維持國家軍隊在一定程度上的的自主運轉。

【圖2:埃及陸軍的輕型裝甲部隊】

原本埃及作為英聯邦的一部分全部使用英國的制式武器,但在發生革命之後英國斷絕了對於埃及的軍事援助。於是,埃及找到了中立的軍工強國瑞典,採購了使用7.92×57毫米毛瑟步槍彈的Ag m/42半自動步槍(埃及本土名稱哈基姆Hakim)以及採用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卡爾·古斯塔夫m/45衝鋒槍(埃及本土名稱塞得港Port-Said)作為制式武器。

【圖3:哈基姆半自動步槍】

【圖4:塞得港衝鋒槍】

在與華約陣營開展交往合作之後,埃及決定全面採用蘇聯武器制式。首先,哈基姆步槍換用了蘇聯的7.62×39毫米短步槍彈,並且參考SKS半自動步槍修改了部分細節,新槍被命名為拉希德(Rasheed)。塞得港衝鋒槍雖然沒有更換子彈,但卻對槍身結構進行了大幅度的簡化,例如把摺疊式槍託換為伸縮式鐵絲槍託,從而誕生出了阿卡巴(Akaba)衝鋒槍。

【圖5:拉希德半自動步槍】

【圖6:阿卡巴衝鋒槍】

除了輕武器之外,埃及也有國產的重型武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T-55的本土版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型主戰坦克。1987年,埃及將一輛T-54坦克送到美國尋求現代化改裝設計,經過十多年的協商與扯皮,最終結合了大量M60A3的技術,換用了L7的美國版105毫米M68線膛炮,設計出了拉美西斯二世型主戰坦克。2004-2005年,400多輛T-54及T-55坦克進行了改裝,這些坦克有時也被稱為T-54E,這個E代表埃及(Egypt)。埃及的T-62坦克也進行了類似的現代化改裝,一部分換用了105毫米L7線膛炮,也有一部分換用了北約120毫米滑膛炮。

【圖7:拉美西斯二世型主戰坦克】

【圖8:按照西式標準進行現代化改裝的埃及T-62坦克】

相比於陸軍裝備,埃及國產的海軍、空軍裝備就顯得有些寒酸了。這沒辦法,對於埃及這種實力級別的國家來說,獨立設計建造先進的海、空武器既不經濟也不現實。埃及自產的比較有名的艦船也就是6艘不到100噸的十月(October)級導彈艇了。另外,埃及與法國合作建造4艘追風(Gowind)級護衛艦,該級艦是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建造的,可以算國產艦。戰機方面,埃及曾經搞過一個赫勒萬(Helwan)HA-300輕型噴氣式戰鬥機,該飛機的原設計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德國戰機設計師威利·梅塞施密特(Willy Messerschmitt,1898-1978)。遺憾的是,該飛機最終沒能批量服役。

【圖9:埃及的追風級護衛艦首艦】

【圖10:赫勒萬HA-300戰鬥機】

想當年,埃及也是第三世界國家的領軍人物,作為不結盟運動的主要發起國之一,曾經在非洲和中東有著相當的威望。遺憾的是,隨著西方國家陰謀的得逞,一場顏色革命讓埃及受到衝擊。埃及那留下了不菲成果的軍事工業是否還能再結新果?難說嘍!

【圖11:仿自伯萊塔M1951的赫勒萬(Helwan)手槍】

【圖12:埃及國產的瓦利德(Walid)裝甲車】

歡迎提問歡迎吐槽,如需轉載引用請與我聯繫~

系列鏈接:

碼字的赤影同志:《這是一本有趣的兵工廠日誌》專欄文章索引?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