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2008 年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時用炮轟擊阻塞物。

原子彈阻止了三戰,警察擊斃犯人這樣的泛論就不必說了。


空軍轟6每年都要去黃河炸冰

炸冰是一種解決河道因冰凌淤塞、阻滯流水、排除險情的方法。這些冰情除對冬季的水運交通、供水、發電及水工建築物等有直接影響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現冰塞、冰壩這種特殊冰情以後,還會導致凌洪泛濫成災。為排除冰凌險情,中國每年都會採用飛機轟炸、炸冰除凌。

http://news.ifeng.com/a/20160318/47959979_0.shtml

還有今年內蒙發生洪澇災害,一機接到包頭市政府的救援請求後派出裝甲車和特種車輛組成救援車隊展開救援。https://3g.china.com/act/military/11172988/20180722/32714969.html


在座的各位,你們可能對中國的消防設備一無所知。

看神器——

消防坦克!!!

怕不怕?!

90年代末,由於我軍的裝備更新,大量的老59被淘汰出了部隊。可是59嘛,大家都懂,質量那是槓槓的,報廢了怪可惜,於是在有心人的改造之下,東北誕生了我國(可能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消防坦克,大概長這樣:

消防坦克在消防事業中,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和巨大優勢。

首先,它完美的繼承了坦克的三防優點——防火、防毒、防爆炸,火場的情況跟戰場上比起來簡直naive,尤其當有毒物質泄露的時候(比如天津港事件這種),在有毒易爆的環境中,消防坦克去執行任務可以高枕無憂。在林區著火這種危險環境中,消防坦克的抗高溫能力更是不可替代的。

而且,由於是履帶式設計,所有的複雜地形對於坦克來說毫無壓力。頂部的炮塔被改裝後,想噴啥噴啥,泡沫水柱化學品啥都有,是居家旅行,滅火救援的必備產品。

消防坦克開啟了一扇軍用品轉消防的大門,在哪之後,你根本想像不到中國消防隊的裝備有多喪病。

消防火箭炮:

消防步戰車:

消防RPG(40火):

消防手榴彈(當然這個不是軍隊淘汰的):

以及……

如果消防洲際導彈有戲,我國外交部將鄭重承諾,絕不首先使用消防隊!


可愛的馬蜂們會在高高的樹上築愛巢,秀恩愛,餵狗糧,不僅傷害人民羣眾的身體,更會傷害人民羣眾的精神:

對於這種秀恩愛的傢伙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個字:

燒!

毫無戰鬥力的外國人是這樣操作的:

總之就是小罐上去噴一噴,光有一團火,隔靴搔癢,難成大器。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兵就要跟你們談談什麼叫做真正的火力:

高溫火龍+凝固汽油附著燃燒拐彎、鑽洞、附著一氣呵成。而且打擊精確,連樹葉都不多傷一片。補充一個:重慶號巡洋艦:

建國後打撈起來,調查後認為已經沒有軍事使用價值。

火炮武備交由院校作科研教具,輪機組交由地方生產使用。而船體交由上海打撈局,成為我國第一艘打撈救生船...據說到了80年代才拆解...可是中間這特麼30年我居然找不到一張圖!

必然得有五對輪啊!!

04年,重慶氯氣罐泄露,剩餘存在危險,需要處置。

氯氣這玩意兒毒性大,不穿防化服能透皮膚毒死人。(經評論區兄弟提示,氯氣並無這麼大威力,答主注)

混合一定氫氣,強光就有爆炸的可能。

真的是「人艱不拆」啊,請軍隊吧。

印象裏,我是看了央視的直播的。

先用的重機槍,噠噠噠,隔靴搔癢

又上了無後座炮,依然巋然不動

下文是當時新聞報道

11輪射擊未能引爆氯氣罐

18日10時40分,除少數執行任務的人員外,指揮部其餘人員撤離至警戒線以外的區域。重慶市區做好了相應的羣眾疏散、組織方案。實施引爆前,消防總隊不間斷採用4臺消防車噴水槍頭對準事故發生點連續噴水,形成固定水幕系統對事故核心區域噴灑大量大強度的鹼水,稀釋與中和氯氣,控制氯氣擴散,避免對周圍環境的危害。12時16分,第一次槍擊,未能引爆,之後用機槍射擊2次,火箭炮炮擊9次(應該是無後坐力炮,答主注),由於種種原因總共11輪射擊均未對氯罐引爆成功。

軍地一商量,乾脆毀了吧。

於是,老大哥59正式上場!

幾輪轟擊過後,罐體終於被消滅。

經過解放軍駐渝某部領導與現場指揮部專家組研究討論,決定用武器摧毀天原化工廠剩餘的貯氣罐。14時39分,坦克開了第一炮;14時40分,坦克開了第二炮,記者明顯感到地面有震動。消防隊的消息說,已看到黃色煙霧。

16時30分左右,轟、轟、轟……在坦克數次射擊之後,重慶天原化工總廠氯氣泄漏事故點煙柱衝天,塵土飛揚。從18日中午12點多開始,部隊先後用槍、大炮、坦克對危險的3個貯氣罐進行了20多次射擊,三個危險的貯氣罐被摧毀,最後的安全隱患被徹底拔除,搶險現場的緊張氣氛漸漸散去。

這纔是59,人民的59,英雄的59!

(圖片來自網路,多為新華社,侵刪)

——————

9.7補充

親歷者經歷,供大家參考了解


倉鼠小可汗發了個消防武器的,那咱家補個氣象武器吧~

增雨火箭炮

圖片上的這種是江西9394廠生產的,江西9394廠的前身是江西鋼絲廠,名字雖然很普通,但這個廠是當年三線軍工建設工程之一。

不要以為這個是特例,事實上,我國各地的氣象局都擁有大量的高射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裝備,總數可達數千門之多。

大家也許會說,這些敘利亞戰場上也有,不算稀奇的。

嗯,那這個呢?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官方微博消息,10月3日23時整,在海南萬寧,中國航天科工研製的SY-400制導火箭彈成功穿越強颱風「彩虹」雲團中心,實時探測到「彩虹」登陸前的結構和強度等科學數據。該試驗是軍民融合、特別是氣象減災應用結合的典範,也是創新提高氣象能力的探索性嘗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