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邀請。 

在烤串攤、超市、水產及乾貨市場,我們都能看到「魷魚」的身影。粗粗看上去,這些「魷魚」們長的都大同小異——都有長著須子的頭、筒狀的身體和身體末端的「耳朵」。然而,這些「魷魚」就不是一種生物。市面上以「魷魚」相稱的製品,至少來源於三個物種。其中品質最高的,當屬中國尾槍烏賊(Uroteuthis chinensis)。 

中國尾槍烏賊有著典型的「魷魚」模樣:頭部具有十條長短不一的「魷魚須」,也就是特化的腕足,上面具有二或四列帶著小齒的吸盤——能夠幫助抓牢獵物。而其中一對腕足尤其長而發達,稱為觸腕,這是捕捉獵物的主要工具。在圓錐形的身體兩側,是一對呈三角形的「耳朵」,也就是鰭。鰭的底很長,可超過體長的二分之一(記住這個比例),因此使得中國尾槍烏賊的外形呈長菱形。它的肉質軟嫩香甜,鮮食十分味美。臺灣等地所謂的「臺灣鎖管」就是它了。同時,中國尾槍烏賊也是製作魷魚乾、魷魚絲的上等原料,在國際水產市場上可是作為「一級品」的存在。 

中國槍烏賊製作的魷魚乾,注意鰭的位置。

其實,佔據市場更大份額的「魷魚」,並非中國尾槍烏賊,而是來自更北方的太平洋褶柔魚。 

太平洋褶柔魚的鰭,相比於身體要短的多,通常不超過體長的三分之一,因此從外型上看,太平洋褶柔魚的鰭構成的是橫菱形。此外,較為新鮮的太平洋褶柔魚背部有一條深色的縱紋。這些都可以和中國尾槍烏賊相區別。 

太平洋褶柔魚,注意鰭的位置。

足足比中國尾槍烏賊高了一個數量級,因此我國市場上的大部分「魷魚」,其實都是太平洋褶柔魚。不過,相比於中國尾槍烏賊,太平洋褶柔魚的肉質較硬,鮮食口感較差,在國際市場上被列為「二等品」——或許,這也是隻有激烈的鐵板才能馴服它的肉質的原因吧。

油炸大魷魚,成為了近年來小喫攤上最為常見的料理方式。

市場上更常見的「魷魚乾」,「魷魚絲」,都是太平洋褶柔魚製作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