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非必然,年輕時埋禍根



阿爾茲海默症(常稱“老年癡呆”)這病我想大家都知道,它會帶來記憶,思考,行爲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衰退。

但是讀者可能不知道阿爾茲海默症雖然佔據了癡呆症病因的60-70%,但它的真正成因仍然不明確,並且目前並沒有治療手段能夠停止或者逆轉病程,有的也只是可能能夠暫時緩解症狀的方法。

老年癡呆非必然,年輕時埋禍根


因此,阿爾茲海默症的預防顯得那麼的重要。

近日,《美國醫學雜誌》(JAMA,世界頂級期刊)上發佈一篇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大腦的健康程度依賴於年輕時心血管健康程度。

研究人員表示,在年輕或者中年時有心臟病或者中風等危險因素的人羣更有可能發現澱粉樣蛋白水平升高,而這種澱粉樣蛋白會聚集在一起,在大腦中形成斑塊。而這斑塊目前被認爲是患阿爾茲海默症一大重要指標。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內科助理教授Dr. Rebecca Gottesman表示,在他們的實驗中,核磁共振(MRI)掃描顯示吸菸、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膽固醇升高的老年人大腦中澱粉樣積澱較多,而上述的這些危險因素都會影響人的心血管健康,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研究發現,上面提到的一個風險因素就將澱粉樣蛋白沉積的可能性增加了88%。

Gottesman表示,這項研究首先基於認同澱粉樣蛋白累積引起阿爾茲海默症病的假說,因而表明中年心血管患病發風險也可能在阿爾茲海默症患病進程中起到直接作用。


老年癡呆非必然,年輕時埋禍根



研究人員研究了350位自1987年以來被追蹤心臟健康狀況的志願者,在研究開始時,志願者的平均年齡爲52歲,都沒有癡呆症,在20年後,他們被要求進行腦補掃描檢查澱粉樣蛋白的跡象。研究發現了中年時期心臟病的危險因素與大腦中澱粉樣蛋白存在聯繫,並且這種關係並不會因爲種族或者遺傳風險而變化。不過,到了生命晚期心臟的危險因素與大腦中澱粉樣沉積物無關。

老年癡呆非必然,年輕時埋禍根


美國老齡化研究聯合會(American Federation for Aging Research)發言人Austad稱,大腦受到的傷害一般來自於血液的想法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了,這項研究爲這個想法提供了證據。此外,動脈硬化也會導致中風等,影響部分人羣的大腦思考和記憶能力,這可能加劇了癡呆和阿爾茲海默症。

根據這些,專家建議,想要保護大腦健康的人應該在年輕或者中年時就開始保護自己的心臟,不要等到了60多歲纔開始照顧自己。


循證來源:

Association Between Midlife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Estimated Brain Amyloid Deposition, JAMA, 2017.4.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