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歷史上的:中華文明(儒家及道教);古希臘、羅馬文明;伊斯蘭文明;哥特文化;基督教文化;馬列主義;啟蒙運動和文藝復興開始至今的西方文化;等等。

小說、影視作品及其他藝術作品中虛構的:《魔戒》世界觀裏的精靈、矮人、半獸人、霍比特人乃至巫師文化;《哈利波特》世界觀裏的「魔法文明」;《星際迷航》世界觀裏的諸如克林貢人、瓦肯人的外星文明;《三體》裏的三體文明;克蘇魯神話;SCP基金會;蒸汽朋克;等等。

當代在互聯網或青少年羣體中新興的:二次元文化;殺馬特文化;哲♂學文化;月莫文化;等等。還有網上的各種說話方式,如知乎體、豆瓣體、貼吧體、咆哮體、淘寶體、B站彈幕用語等。

不同的文化總會給一個人以獨一無二的感覺,如我們提到中華文明時,就會想起儒家、中國結和朝代更替;提到馬列主義時,就會想起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和蘇聯;提到二次元時,就會想起動漫、cosplay和Lolita。正是這些迥異的文化讓世界豐富多彩。那麼,為了對現代文明的發展起到助力作用,或是為了應用在文學及影視作品中,或是單純為了好玩,要如何創造出一種新文化呢?這種新文化需要具備多少及哪些元素?


有人已經回答得很好了。我只想說說我的看法。

我更傾向於從基礎物理規則來構建一個世界。然後再從這些基礎規則中推演出可能誕生的各個種族,再由這些種族的誕生、生存的環境,尋找出他們的特點和各自的差異。最後,在這些外在的因素的影響下,種族的特點和差異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拿《魔獸世界》中的世界觀設定來談:

首先,建立世界觀。光明與暗影、生命與死亡、秩序與混亂。這就是世界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各自代表一種能量。每種能量自然就會有至少一個種族崇尚於此。同時,每種能量必然有其天生的特性,這種特性必然影響崇尚此能量的種族。比如某種崇尚生命能量的種族,必然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崇尚自然。這種種族必然崇尚一種最為自然和諧的狀態,他們的生命形態必然特近最為自然的狀態,他們的社會架構就必然是原始的,他們的生存環境必然是荒野、森林。那麼自然精靈這樣一個種族就誕生了。以此類推,每種能量也必然產生與之對應的種族。

再拿現實世界來談:

世界有著最基礎的物理規則,在這種規則下,任何生命都只能去探索,去發現。那麼有一部分人尊崇發現規則、適應規則,與自然規則和諧共處。那麼這其實就是道家思想。而另一部分人呢?則恰好相反,他們發現規則、但卻不願被動的適應規則,而更希望去挑戰規則,改變規則。讓規則來適應自己。這其實就是現代思想。改造大自然嘛。當然,現實世界不比魔幻世界,基礎規則也要複雜得多。我們不可能通過研究規則本身來推演可能出現的種族。但至少思考一下,是如何產生的不同的文化嘛。所以,創造一種文化、或者文明,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一件神才能做到的事。我們哪怕是寫小說,也不過是架設了一個大概的世界觀,然後在這個世界觀之下,逐漸完善一個較為自洽的體系罷了。

又一個撞槍口的問題

佔坑

首先 基金會不是文化。。。

彈幕並未脫離短評這個主體,而全部網路用語應該算單一的文化

這是我之前發過的一篇文章,是對近未來的中國風格社會的設定,我會在答案內套用一部分文字

Epoch SoC:雜談:城市,《城市》,Gaia2100世界,Gaia2100世界中的中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正文:現在我要說的類型是藝術(準確來講是幻想文學類)作品中的虛構文化,也是我恰好非常拿手的一項內容

這類文化通常需要與正在同一世界觀內的其他文化具有較大的區別性,也就是說擁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備的特點

比如中土的精靈古老優雅,託老光是方言就造了好幾種,而半獸是近期(相對於精靈)才被創造出來的,無論是語言還是建築都極度粗俗,即使是長相類似,矮人,人類和霍比特人的文化也天差地別:一般人類更喜歡戰爭,更勢利也更深於心計,矮人礦業發達但是混的挺慘,霍比特?一個洞夠住一輩子了,即使不告訴你人類矮人是兩種文化,光靠語言就能分清

如果沒有凸顯這些特點的話,很可能在看精靈寶鑽之前都不知道矮人和人類的區別

這就要說到我們虛構種族或文明時最常用的特點構成

特點構成分為兩步:一種是對歷史上已經出現文化的再構,一種是對再構得來的特點進行差異塑造

再構:

將現有的形象拆成不同的關鍵詞,加以極端化,再用符合邏輯的方式將它重新裝配成一個新的事物。通常來說,由再構得出的特點將會作為文化/文明的基調

拿我自己今日做的設定來說,在指代歐洲和美洲科研力量的新智人勢力中,我抽提出了今日已經出現過的先進,機械科技,理論物理,納粹,種族主義,宗教,左派,動保組織,右派,議會等等關鍵詞,只需要簡單的選擇性排除例如宗教和動保組織這些代入困難(實際上在設定成型後宗教也代入了)的關鍵詞,一個先進而傲慢的政治形象就已經躍然紙上了。

差異塑造:

向前一步再構產生的文化基調中,用整個作品的背景(無論是未來,仙俠,宗教,魔法還是都市傳說世界)和中心點修飾你提煉出來的特徵,並且著重強化你想要強化的特點,讓這個設定的幻想意味更強。

接上,因為在Gaia2100世界中世界設定是世界大戰過後的未來世界,我用了在科幻作品中廣泛出現的電腦承載的虛擬化未來為中心這個設定,而在文化上著重強化了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超人類主義,這樣能夠讓這個設定具有更為顯著的風格:擁有極高科技,且為了科學進步不計一切代價。

http://gaia2100.wikidot.com/homonova?

gaia2100.wikidot.com

新智人 - Gaia2100新智人 - Gaia2100?

gaia2100.wikidot.com

這就是完成之後的設定。


在某些情況下,你一瞬間的既視感也許會比你費盡心機正向塑造一個文化更有意思,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倒過來用特點構成法,也就是用現有的特點套用你已經想好的設定,增加其真實性,並刻畫更多細節(待更新例子)


在真正創造一個文明/文化的過程中,僅僅正向使用特點構成法通常不會一帆風順,反而容易讓整個設定變雜,而完全靠既視感則會讓整個文化缺失細節。


創造 應該沒有辦法 只有發展

比如基督教從天主教而來

佛教從印度教而來

道家說的是身邊的方方面面

儒家由禮樂崩壞而始

理學是對儒家的一種思辨

科學從啟蒙運動開始

啟蒙運動由對現實的另一種解讀開始

文化 文明並不能創建 只有現在的情況來發展 所有的文化文明也必定帶著所繼承文化文明的影子

比如淘寶 可以看成一個大的 百貨大樓

百度 檢索功能

qq 社交功能


文化文明都是發展來的,沒有單一主體因素,所以不能創造。除了造假。

文化和文明,兩個意思卻又相同。

首先,你得有中心思想,這是根本。

比如你想創立一個文化,名字叫「偶數文化」。這個文化的中心思想就是一切都是偶數。

第二,你得有標誌,就是這個文化的標誌性,別人一看就知道做這個動作的人是這個文明的:比如「偶數文明」的人說出來的字數必須是偶數,於是你每次說話就只說2個字或則4個字或則6個字。

第三,你得有受眾人羣或則發展土壤,很多人都坑在了這裡:還是「偶數文化」,你把文化傳給你的親朋好友或則在網路上宣傳獲得了最早的一批「教徒」,這些教徒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你這個說話就只說2個字或則4個字的文化並且學習模仿它,這個時候才真正有了一個文化出現。

在這時你就創造出了一個嶄新的文化。當然,保持和傳承以及改革是後面的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