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清廉的社會風氣需要你我共同構築。第一屆“清風白山”廉潔美文有獎徵集活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現將其中的優秀稿件陸續選登,以饗廣大讀者,藉此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家門前的容湖裏種有大片的蓮花,所以自小就喜歡這種植物,周敦頤的傳世名篇《愛蓮說》更是百讀不厭,連女兒的名字都取自其中的“香遠益清”一詞。參加工作成爲一名黨員幹部後,再讀《愛蓮說》,感受又有所不同,特別是其中所蘊藏的廉政內涵每每讓我深受教育。

在廣博的大千世界裏,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喜愛什麼樣的花?這就要看個人的品性和情趣之所在。周敦頤別開生面,提出了“予獨愛蓮”這一與衆不同的個人愛好。爲什麼周敦頤獨愛蓮呢?細讀全文,不難看出是因爲蓮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獨特品格,這一句作者借物喻人,實寫蓮花經清水濯洗,潔淨如新,毫無媚態的生態品性,暗喻君子不爲世俗所染,不邀寵、不媚世的崇高品質,正是這一點讓作者爲之深深折服。

細品《愛蓮說》,其表述的核心其實就是蓮花的“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褻玩”的五個特徵。這五個“不”,把蓮“正”和“潔”的品行描述得淋漓盡致,是修身守廉思想的真情流露,其潔淨純樸、正直剛正的精神內涵,值得我們黨員幹部在爲人處世、執政爲官中加以借鑑。

身爲黨員幹部,要如蓮一般,身處污泥之中,不隨世俗、潔身自愛;身爲黨員幹部,要如蓮一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趨炎附勢,不獻媚討好,表裏一致、剛正不阿。

《愛蓮說》也謂愛廉說,抒愛蓮之情明反腐倡廉之志。蓮,乃廉潔楷模,作爲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應持之爲明鏡、內化爲修養、昇華爲信條,樹立務實、爲民、清廉的核心價值觀,做到心正、身正、行正,保持雖出淤泥卻潔淨無瑕的本色。

心生蓮花,清正廉潔,潔身自好,永葆清白,可謂真君子、好乾部!(張海洋)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