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逍遙遊》

道德修養極高的人順應客觀,忘掉自己。神人沒有功績心,聖人沒有名望心。

1,執着於什麼,死於什麼。

在莊子的哲學中,處處彰顯着做人做事的智慧。他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從這點可以看出,莊子認爲一個人的心境一旦達到一定的地步,就不會過於關注自我之小世界,他放眼的應該是更高更寬的極致世界。

對此,有位哲學說的好,你執着於什麼,熱愛於什麼,傾心於什麼,往往就會死於什麼,爲何呢?因爲這些你癡迷的生活習慣大都是人類慾望的禍因,慾望讓你的心一直執迷於其中,看不到世界的真純與美好。一旦執,就會迷。

莊子的哲學告訴我們,不要太在乎自我,自我往往是最能迷惑我們心智的,給我們造成許多虛假的認知和心靈的苦累。莊子很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些,因此他纔會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2,高人隱逸於人間。

真正的高人都是隱逸於人間,不顯山不露水,但是他們卻活得從容逍遙,凡事處理的恰到好處,遊刃有餘。在困頓和複雜的現實中,這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視野和境界。

爲何這些低調、隱逸的高人能夠做到精神上的超脫和釋然呢?從根本上講,就是因爲他們放下了自我,放下了對世界的偏執,把自己融入到了大千世界,乃至與天地萬物化爲了一體。這也正是馮友蘭先生所提倡的人生之最高境界“天地境界”。而中國北宋時期思想家張載也提出過“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類似的偉大追求。

3,放下名利心,一切釋然通達。

想要把握好人生,處理好自己與社會的關係,我們就得把心靈的認知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這樣,你的心就不會感到累,不會被外物所奴役,不會被事物的外表所欺騙。

世人大都偏愛名利、地位、金錢,豈不知這些都只是表面。只有我們內心真正渴求的纔是實實在在的。明白了此生的使命,知道自己最終想要的,讓生命飛躍到一種高深且廣博的境界,之後,世間的一切在你眼裏都會順歸自然,萬物並行而不悖。日出日落,宇宙並作,自然是一片祥和與至美。

結語:你的心觀打通了,你看世界的方式就轉變了。你內心的執念也就放下了,世界也就自然而然的爲你打開釋然、逍遙、順和的大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