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進入深度競爭和轉型週期,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和IBM等跨國巨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爭相搶佔世界互聯網市場高地。面對強手如林的電子信息市場環境,內地企業迫切需要在技術驅動下的產業升級中,尋求競爭中的不敗之地。

內地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內地電子)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國有骨幹型企業,正身處這一激烈的行業變革之中。回顧歷史,由多家電子信息企業基礎上組建而成的內地電子,科技研發實力先天較為薄弱。分析現狀,內地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無腦、免疫力低”的艱難處境,使得轉型升級必然困難重重。

內外部因素的雙重疊加之下,決定內地電子必須出實招下狠功,力求擺脫央企創新窘境,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十二五”過後,內地電子初步探索出哪些創新經驗和模式?深耕“十三五”,內地電子如何激發創新活力?

創新“組合拳”

“十二五”期間,內地電子在科技工作領導、科技創新規劃、創新平臺建設、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管理等方面打出一套“組合拳”。通過“超前佈局、聯合創新、軍民融合、系統推進”的發展思路,內地電子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和發展需要的創新道路。

在科技創新體系方面,內地電子加強科技工作領導,搞好科技創新規劃,拓寬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科技創新投入,抓好科技創新管理。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內地注重同世界一流企業合作,搞好引進消滯吸收再創新;注重同內地知名機構合作,搞好聯合創新;強化三大系統工程帶動,搞好協同創新。在激發活力方面,加強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健全科技人才激勵機制。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1張

厄瓜多爾爾國家公共安全指揮控制系統(ECU911)項目

內地電子“多措並舉”,帶來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的相繼落地。例如通過聯合創新和軍民融合,基於ARM架構“飛騰CPU+麒麟OS”打造國產自主可控軟硬件系統,實現從“基本不可用”、“可用”到“基本好用”的轉變;通過集成創新,打造厄瓜多爾爾國家公共安全指揮控制系統(ECU911),為厄國改善國家治理特別是抗震救災發揮了巨大作用,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中拉高科技領域合作的一張名片”。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2張

中電長城網際承擔的“聚合式主動安全管理服務平臺項目”

“十二五”時期,內地電子擁有專利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在新型顯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集成電路、高新電子、信息服務五大主業,以及機械人、智能製造、互聯網醫療、海洋通信及監控等新興領域,科技創新驅動不斷強化。

壓力一定,把壓強做大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從國家層面而言,2016年,創新驅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被首次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於央企來說,《中央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更是將創新驅動作為央企首要任務。

結合內地電子的特殊使命和行業佔位,內地電子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在2016年12月12日,內地電子科技創新大會上以《為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而努力奮鬥》為題發表講話。芮曉武表示:“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才能不負我們的戰略使命。”

在總結“十二五”創新成果的基礎上,內地電子董事長芮曉武更多地看到了企業的差距和方向。在他看來,內地電子必須極其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必須更加重視採用科學有效的創新機制和方法,必須繼續強化敢打敢拼的優良作風。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3張

內地電子董事長、黨委書記芮曉武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成為內地電子的顯著變化之一。“十三五”期間,內地電子預計科技投入350億以上,平均每年在70億,集中“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高新電子、智能製造”等五大主業20類核心技術。

之故此更加明確創新方向,內地電子總經理劉烈宏對《國資報告》記者表示:“電子信息領域逐漸從產品到產品的競爭,到產業鏈和產業鏈的競爭,再到產業生態與產業生態之間的競爭。內地電子是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把壓強做大,通過創新的引領,推動內地電子整體從產業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產業鏈的中下游向中上游整體的轉變。”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4張

內地電子總經理劉烈宏

在創新路徑選擇上,內地電子提出實現自主創新與聯合協同創新、引進消滯吸收再創新相結合,以及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相結合,通過“眾籌”各類創新資源,加速形成集團公司科技創新核心能力,同時打造以我為主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

“市場化”創新

激發創新活力,需要體質機製做保障。尤其是對於身處充分競爭領域的內地電子而言,如何設計出一套開放性、市場化的改革機制,顯得至關重要。

着眼“十三五”,內地電子正在從“跟跑者”向“並跑者”、“引跑者”轉變,這意味着企業原始創新的難度在不斷增加。原始創新更加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建立和培養良性的創新氛圍,成為體質機制改革的集中體現。

在劉烈宏看來,提出創新驅動戰略,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方面是確實要加強創新,激發發展潛能;另一方面它是一個戰略,需要用一個中長期的週期來看投入產出的效果。相信只要企業盯準目標,持續發力,最終必然會達到並實現預期的成果。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5張

內地電子副總經理楊軍

人才是企業創新的源泉。為培育“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創新文化氛圍,內地電子正積極推進科技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技術人才“行政化”單一晉升體系,建立技術崗位職業發展通道,健全人才激勵機制,釋放改革紅利,加強領軍人才的引進培養,壯大研發中堅力量,形成科技人才同企業共成長的良性循環。

據內地電子副總經理楊軍介紹,內地電子將用三年的時間,整體謀劃、分步實施、重點落實,為將內地電子打造成為電子信息領域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奠定堅實基礎。

〔 微信編輯 顏海瑩 〕

350億攻堅20大核心技術,內地電子將打造“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 財經 第6張


《國資報告》由國務院國資委主管,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內地經濟出版社主辦。雜志定位於“探尋變革之道,打造陽光國資”,專注政策與制度解析,解讀報道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國際知名企業、財團組織的行為與決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