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們推送了“春季書選”的好書書目《春天裏的好書,我們選出了這34本》。

本次春季書選,我們打破類別,從春季好書中選出了最值得推薦的三十餘本書目。限於篇幅,週末的推送我們只列出了總書目。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陸續在公號二條爲大傢俱體介紹每本書以及推薦理由。

如果這個春天,你也想伴着逐漸變暖的陽光,好好享受閱讀的快樂。不妨從書評君精選的這些春季好書開始吧!

春 季 書 選

(點擊書封進入購買界面)

《公共法哲學:轉型中國的法治與正義》

作者:孫國東

版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8年11月

法哲學,即法律哲學(Philosophy of Law)。一般而言,凡是涉及法的基本理論或一般原理,都可歸屬於法哲學的範疇。作爲非法學領域的讀者,我們亦可將之簡單地理解爲關於法的、最基本的哲學思維。與社會科學領域絕大多數學科一樣,法哲學首先是一門專業知識,它的研究者需要追求學科化、技術化,並以此在學科體系獲得正當性。而青年法學家孫國東則“爲了超越各種專科化的視野,恢復中國法律秩序之建構的公共屬性”,長期致力於提出並發展一種“轉型法哲學”——他在新著《公共法哲學:轉型中國的法治與正義》中又稱之爲“公共法哲學”。

所謂“公共”者,需要直面中國現實世界,需要敏銳而兼具膽識的問題意識,而不只是教室黑板或學術期刊上的知識論述。他的“公共法哲學”圍繞中國“現代轉型”這一根本命題展開學理性研究,積極介入對真實世界秩序的分析,既有問題反思,也有展望圖景。全書包括中國(法律)理想圖景、轉型中國的法治與轉型中國的正義等篇章。中國需要努力發展成爲一個更全面的現代國家,市場、社會、法律等的現代化自然都是題中之意,而讀罷該書或許更能體會到“法”在這一過程中無法低估的位置和意義。(羅東)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如何改變世界經濟和人類行爲》

作者:(英)阿夫納·奧弗爾、(瑞典)加布裏埃爾·索德伯格

譯者:蘇京春、李海蓉

版本: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1月

衆所周知,按照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的遺囑,除了文學獎與和平獎兩個獎項,這個獎是獎勵給科學研究的,如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等。在這一序列裏,並無經濟學的位置。如今人們熟悉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於1968年,距今不過半個世紀,並在此間數次更換英文全稱。從那以後,從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自然科學家,到包括得主在內的經濟學家,實際上都未停止對其質疑。

經濟學一般被認爲是最接近自然科學的一門社會科學,也因其體量龐大而素有“經濟學帝國主義”之稱,然而它並不是自然科學,研究假設、研究方法和對象都與自然科學不同。那麼,諾貝爾經濟學獎如何維護“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權威性,讓人信服呢?《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一書的兩位作者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他們通過回顧經濟學獎的歷史,呈現了評委會在評選過程中如何在市場自由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經驗主義和形式主義等學說鬥爭中平衡,並試圖儘量維護權威性。全書材料翔實,可視之爲半部學科史。然而,不得不說,社會科學終究不是自然科學,就連該書作者也有其意識形態立場,對經濟計算問題等的評說,也只是一家之詞。(羅東)

《經濟與改革:西方經濟學說讀書筆記》

作者:厲以寧

版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9年1月

圍繞中國經濟的增長奇蹟何以產生的因果論述,角度不同、立場不同,觀點自然也不同,甚至還相互衝突,形成論辯張力。不過,正所謂觀念改變行動,無論觀點如何不同,大概都會認同在“思想解放”這一大語境之下的經濟思想增長是一種力量,推到了經濟觀唸的更新和經濟制度的改革,而主要的推動者是一批經濟學家。他們對世界範圍內經濟學說的引入與推介,構成了當年中國經濟思想增長的重要來源,厲以寧在這一批經濟學家中尤其耀眼。

作爲最早提出並論證中國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他早在1980年就已經提出“充分就業是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的第一目標”,而“股份制是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在上世紀80年代,他閱讀了大量國外經濟論著,並寫下讀書筆記,在課堂上講授,在期刊上發表。他評說了熊彼特、哈耶克、凱恩斯和加爾佈雷思等經濟學家,以及消費、發展比較、勞工市場、福利和金融等經濟學分支或議題,並從中獲取思想資源。審慎的閱讀評說和強烈的改革願望使這些筆記與衆不同,翻開它們,即便不再新穎,也能讓讀者重溫中國經濟改革早期那些振奮人心的思考。(羅東)

《貨幣、銀行與國家:如何避免逃不開的經濟週期》

作者:理查德·M.埃貝林

譯者:馬俊傑

版本:海南出版社

2019年1月

20年前,翟惠民所唱《鈔票》響遍城鄉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歌詞開篇是一個質疑:“是誰製造了鈔票?你在世上稱霸道。”當年正值世紀之交,商品經濟全面復興,舊的經濟倫理秩序被顛覆,新的還未建立起來,關於金錢的混雜“三觀”成爲道德危機。這裏面的複雜性非三言兩語說得清。倒是《鈔票》的提問頗有意思,向如今人們習以爲常的貨幣發起追問。

那麼,是誰製造了鈔票呢?這是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經濟學家研究的議題之一。當今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是貨幣的印刷者、貨幣政策的執行者(或制定者),由他們統計、規定和印刷一國或一地區的貨幣。而奧地利學派則在學理上認爲,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掌握關於貨幣市場的完整且正確信息,並由此才導致週期性的“金融危機”。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理查德·M.埃貝林則沿着哈耶克等人的思路繼續思考:批判“美聯儲”的國家化,提出自由的、多元的貨幣銀行制度的可能方案。即便目前這些主張無疑還是會招來爭議,他在《貨幣、銀行與國家》裏對20世紀貨幣理論和制度的評述,也是極爲難得的參考。(羅東)

《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

作者:(英)斯蒂芬·莫斯

譯者:劉天天、王穎

版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9年1月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中的第一句就是對鳥的描寫,這印證着人類與鳥類相處的漫長曆史。近年來,作爲一種愛好和戶外休閒運動的觀鳥,在中國得到顯著發展,自稱爲“鳥人”的觀鳥愛好者們,手持望遠鏡或單反相機加超長焦鏡頭,行走在公園與郊外,靜靜聆聽鳥鳴,尋找鳥兒停留的枝杈,記錄下自己見到的鳥種。《叢中鳥:觀鳥的社會史》一書的作者,是資深觀鳥者、BBC自然頻道鳥類節目製片人斯蒂芬·莫斯,他以大西洋兩岸觀鳥活動的發展爲對象,通過故事再現了觀鳥如何由一種個人消遣發展爲有組織的羣體活動,並最終成爲產值達幾十億美元的特殊產業。

從這本書中,我們會知道,單純以獲得樂趣爲目的的看鳥是很新穎的現象,只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塞爾伯恩博物志》的作者、18世紀英國博物學家吉爾伯特·懷特,被認爲是第一位以獲得樂趣爲目的的“觀鳥者”。當現代人開始有了更多的休閒時間,對“愛好”越來越重視,懷特的傳統就得到追認和延續。書中還記錄了觀鳥與戰爭、觀鳥與全球化、觀鳥與商業、觀鳥與性別的諸多故事,通過斯蒂芬·莫斯的寫作,我們從“觀鳥”這樣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小題目中,同樣能看到社會歷史各方面的發展、變遷乃至衝突。(李妍)

《全球森林:樹能拯救我們的40種方式》

作者:(愛爾蘭)黛安娜·貝雷斯福德-克勒格爾

譯者:李盎然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8年12月

(本書無購買鏈接)

這是一本很奇妙的書,第一眼看書名中的“全球森林”,也許會誤以爲內容將是以宏闊的視角條分縷析地論述森林對人類的重要性,但翻開書讀前言,卻發現是作者本人對愛爾蘭田野和森林的溫柔回憶。而整本書的內容,是四十篇短小的自然散文,主題和由頭各不一樣,有時是愛爾蘭傳說中的神祕植物,有時是森林中的物種多樣性,有時是住在林畔的農婦的早晨,還有時是哺乳動物們會選擇的天然藥物……有虛有實,或大或小,都與森林相關,卻並不以理性邏輯的方式編排,更像一首首關於森林的散文詩。

但這40篇文字又不是簡單的記敘與抒情,現代科學所發現的植物內部的生命運作形式,森林裏各種生命體之間在生物化學層面的關聯,都被作者以自然而然的姿態嵌入在散文式的寫作中。一篇篇看似散漫的文章,編織成一幅完整的輕紗,所共同述說的,是“森林之間,我們的生命之間,以及森林和我們的生命之間”的令人們好奇又難以明確的聯結,以及森林被砍伐時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甚至在最後,作者還表露了對未來的一種野心和信念,相信孩子們將求索“所有生命的尊嚴”。相比於分析和論述,這本書講述自然的方式因其有情而動人。(李妍)

《疫苗的史詩:從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殤》

作者:(法)讓-弗朗索瓦·薩呂佐

譯者:宋碧珺

版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9年1月

關於疫苗的新聞一次次牽動着人心,小兒接種的疫苗是否足夠安全,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何時可以接種,全都是關乎廣大人羣的健康大問題。但是,相比於接種疫苗的普遍性,我們對疫苗的瞭解有多少?絕大多數人可能都近乎一無所知。出自病毒學專家、世衛組織顧問讓-弗朗索瓦·薩呂佐的《疫苗的史詩》是一本恰逢其時的科學史讀物,可以幫我們回溯疫苗研製和普及的歷史,更充分地認識關於疫苗的種種問題。

想到150年前,“疫苗之父”愛德華·詹納還在以“從手臂到手臂”的人際傳遞方式接種疫苗,我們不得不感慨,在20世紀前後,疫苗的發展確實稱得上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在這本書中可以瞭解疫苗研製過程中的種種細節,感受到激盪人心的歷史:從動物供體的尋求和實驗,到狂犬疫苗、黃熱疫苗、流感疫苗的逐個研發,再到天花的成功消除;但同時,薩呂佐也沒有迴避有關疫苗的紛紛擾擾:疫苗與那些原因未明的疾病之間有關聯嗎?疫苗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如何彌補?製藥界的幾大巨頭如何影響着疫苗的研發和生產?艾滋病疫苗何時可能研製成功?如作者本人所言,本書是“一名科學家對於疫苗產業及製藥界的樸實無華的描繪”。(李妍)

《與病對話:全科醫生手記》

作者:胡冰霜

版本:樂府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9年3月

與近幾年接連出版的一批醫學紀實、醫學科普類讀物不同,這本出自精神科醫生、全科醫生胡冰霜之手的《與病對話》,是一部個人色彩濃鬱的醫學散文。1958年出生的胡冰霜,從醫四十年,在書中的一篇篇文字裏,她記下了幾十年行醫路中那些難忘的病例和故事,有治癒,有艱難,也有迷惘。胡冰霜說她的心願是“希望自己的眼界能稍高於具體的器官和系統”,於是,她總能看到疾病背後的活生生的人,“與病對話”,也是與人對話,與自己對話。

從精神醫學到預防醫學,再到全科醫學,在行醫方向的變動之下,胡冰霜內心的軌跡一直是“朝向更廣闊、更本質的思路”,她對西方醫學的態度曾有如信仰,之後卻又有懷疑和迷茫,她將其描述爲三起三落,在懷疑中還是選擇相信。生命的複雜與偶然,醫學的有限與無止境,都刺激着她的思考,讓她對個體康復力和生命力景仰不已,分外讚歎。在這本書中,找不到治病的藥方,養生的妙門,甚至也讀不到多少醫學常識的科普,它展現出一個醫者對“智慧、靈活、通達、唯美甚至詩意”的行醫風格的追求。這些文字與其說是關於醫學,不如說是關乎人類生命的永恆問題。(李妍)

點擊以上書封可購買相應圖書

點擊下面專題封面

查看新京報書評週刊春季書選總書單

本文原載於2019年3月30日《新京報書評週刊》B02-B03版。作者:書評週刊編輯部;編輯:榕小崧;走走;校對:翟永軍、趙琳。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