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必然。

你要明白这段戏,首先你要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喜剧之王》在讲什么?很多人会说,电影是在讲爱情,在讲小人物的奋斗。都有道理,但是没有抓住关键。

《喜剧之王》在讲的是一个「演员」的奋斗,一个「演员」的成长。最重要的就是「演员」二字。

我们将整部电影拆开,去看电影的本质。

本质就是:「一个演员的成长之路。」

刚开始的尹天仇既没有演技的,也没有作为演员的素养。胡乱给自己加戏,不尊重戏场规则。所以他被导演拒绝,被吴孟达刁难,盒饭被喂狗。

然后尹天仇开始磨炼演技,培养自己的素养。然后他的演技提升,拥有了一个演员该有的素养。他扮演死尸,导演不喊卡,就一直是死尸。这时候的他,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演员。

到这里,和其他的解读还是一致。可是后面,大部分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错把电影当成了爱情电影。《喜剧之王》最重要的是「演员」二字,不是「爱情」。

后来尹天仇选为男主角,事业蒸蒸日上。这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表现尹天仇的镜头不像是表现做准备工作,而是表现尹天仇已经站到了人生巅峰。这时候,尹天仇已经收获了认可,获得了掌声。

表面上,这一段说的是为了以后的拍摄造势。实际上,讲的是一个演员获得成功,成为大腕。他站在演员的高峰,孤独地吹著冷风。

你也可以这么理解。这是周星驰自出名之后的人生缩影,他不断地获得成功,获得票房,获得掌声。本来人获得成功,应该会快乐。而他感受到的只有孤独。所有的鲜花掌声,都比不上柳飘飘那一句「你以前说的是不是真的?」

电影里面,尹天仇下了车(演艺圈),离开了杜鹃儿(事业),选择了柳飘飘。现实中呢?我们都知道,周星驰单身到今天。没有那个让他下车的人。不谈这个,有点悲伤。

在卧底这一段之前,尹天仇已经到达了演员的极致。完成了一个优秀演员所要完成的一切。无论演技还是生活,都本该是演员的极限了。

这时候,为什么要让尹天仇去做卧底呢?那就是为了突破这个极限。

我们站在山脚仰望周星驰,觉得他无法超越。而周星驰站在山顶上,想的是还可不可以再进一步。

做卧底前,尹天仇作为「演员」,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了。但是有一个关于「演员」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猫鼠游戏》。《猫鼠游戏》的主角是有人物原型的。在现实中,原型冒充了一个月的老师,给学生们上课。他骗过了所有的学生,家长,老师。这件事有演员能做到吗?有哪个演员,可以去学校里面冒充老师?

「现实比电影艰难得多。」(《天堂电影院》)

做卧底这一段就是为了,这一件事。

「演员的演技与现实中的生活,哪一个更加真实?」

演的再逼真,也不可能比现实真实。演技强如周星驰,最后也只能在「现实」(送盒饭的公寓场景)中忘词。不论演员演警察演的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现实中的警察。

而在最后尹天仇完成了在「现实」中的「表演」,跨越了「演员」与「现实」的鸿沟。

这一段是一个男人到达「演员」的最高处,而继续向前的故事。

最终,他超脱了现实的引力,在最高的山峰上起飞。


首先来说一下个人的观影感受。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小学。那时候完全看不懂,笑点get不到,尤其是人物身份加上场景切换。那时候想,这都什么呀,怎么一下变卧底警察和警匪故事了,怎么一下子又变雷雨成功排演上线了,怎么莫文蔚又出来了,你们不是闹翻了吗?怎么这么多观众,你不是个小人物吗,怎么变大明星了?

完全变好奇宝宝,问题一个接一个,感觉就是莫名奇妙(可能就是通俗意义上说的无厘头了)

后来长大了,听得懂赵本山在春晚舞台上《不差钱》中对小沈阳说的:你那是没遇到我,你要是早遇到我你早上去了。

理解力提高了,阅读理解水平提高之后再看这部电影感受完全不一样了。

太搞笑了,哈哈哈哈,笑点很多。

回到问题,为什么要有周星驰和吴孟达去做卧底这一情节。

个人感觉是情节推动中自然发生的事情,这一情节可以没有,但是它有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一段,周星驰去指导洪爷他们收坨地(收数)

第二段,周星驰被吴孟达骂

第三段,周星驰被制片方踢出局

第四段,吴孟达邀请周星驰卧底

之后成功出演卧底这一角色,拔枪横扫匪窝

第五段,出戏之后,经历生死回到家,面对张柏芝的唠叨谩骂,说出:飘飘,我爱你

第六段,舞台谢幕

这么一梳理,是不是感觉情节发展是合理的了

网上有很多人诟病结尾这一段,贴吧上甚至有人说不要这一段《喜剧之王》是周星驰最伟大最有意义的作品。当然这个见仁见智,都可以各抒己见。从这也能看出有很多人对结尾这一段的嫌弃。无非是情节发展的车开的太快,过弯太急了。上一秒还在片场被人嫌弃,下一秒自己出来单干自导自演舞台剧雷雨,忽然又受到制片方青睐,有机会出演主角了,又忽然被踢出局只能去做卧底发挥演技了,又又忽然自己导演的雷雨上映了出来跟观众致敬。

都觉得莫名奇妙,哪有这样的。

主要原因是观众对尹天仇这一角色代入感太强了,而忘了尹天仇只是这部作品的一个载体。抛开载体看本质才能看清真相。

真相就是尹天仇根本就不是这部戏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周星驰本人。

电影的名字就是《喜剧之王》。但是大家有想过为什么名字是喜剧之王吗?估计大多数人只是跟风,哦,周星驰的自传电影啊。

尹天仇在戏里跑龙套扮演的角色是动作片里的神父,雷雨是用爱情故事做载体的一部时代性文学也跟喜剧片不搭噶,卧底里送外卖的更加不是了。结尾尹天仇也没跟通俗爽文和其他作品一样功成名就登上人生巅峰,最后选择和柳飘飘在一起而不是抱大腿获得事业上的大丰收。更没成为喜剧之王。大家觉得情节突兀的原因就在这里,觉得没有点题。

这也是我觉得喜剧之王不是自传式电影的原因。有缩影,但不是全部。

周星驰是用这部电影告诉大家,我就是喜剧之王,而且我的演技一流。

情节也好,角色也好,只是载体而已,想表达什么才是本质,可以是卧底的这一段,也可以是其他的啊,主角名字是尹天仇,也可以是其他的啊。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主角名字看起来这么随便。

以前看星爷的访谈说经常在现场创作剧本,哪段好就用哪段。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没办法求证,我又没办法去采访星爷问他这一段是不是临时创作出来的。

一直以来抨击周星驰的声音就没断过,无厘头(最初是贬义,没说是什么狗屎垃圾已经好比面你了,星仔),冇演技。

所以在电影里用最直白的手法跟影评人和观众说,我是有演技的。

类似的表达手法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也有过

电影的最后星爷还是谦虚了下

喜剧之王之后,星爷的命运对应上了尹天仇,在电影的最后自导自演的作品在舞台上亮相。千禧年之后,星爷也开始独立制作作品。虽然近年作品水准下降,我也不是每部都看了,但还是很期待的。

最后回到电影的最开端

努力!奋斗!

==============割======================

这段时间看了其他知友的回答,使我对这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尝试一下深度解读这部电影。其实深嚼电影这种做法相当有趣,尤其是星爷的电影,比如大话西游,是我重复观看次数最多的电影,我觉得比很多豆瓣高分电影都更有意思。因为有些片子意境太虚,太高尚,没办法产生共鸣。

解读电影的时候绝对不是为了吹而吹。而且会推翻之前的解答。

大量贴图预警!!!!

我始终认为喜剧之王不算是周星驰的自传式电影,是以周生为原型创作出尹天仇这一角色,但整个演艺生涯对不上,最多可以说是周星驰在片场的二三事。那么我们来看看对应上的事有哪些。

首先尹天仇这一角色,我们来分析他,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其坚定自我的人,无论在片场怎么被质疑,否定,不理解,但他从来没怀疑过自我。始终认为:我是一个演员。这是他的底线,即使窘迫,也不接受质疑。

他的理念是,临时演员也是演员。

这也能理解为什么新片《新喜剧之王》会请王宝强出演,同样是草根出身,同样被质疑。(说王宝强是本色出演,毫无演技。)

影片中认可尹天仇的人只有三个,待会再说。

扮演死来死去都死不了的神父

这有对应,星爷早年扮演小兵的时候,有跟导演探讨能不能打两掌再死,导演的回复是,打两掌会显得梅超风的武功不够高。星爷和导演的专业精神。

被否定。(大牌演员训导演,可能有意为之,映射传言中星爷的霸道作风)

不被理解。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接著是影史上经典的一幕,无数次被解读,尹天仇穿著西装在镜子前审视自己,这一幕我曾在现实中见过,小的时候,我的父亲,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态,一个不得志的中年人形象,年纪轻的可能理解不了,那一刻被人否定惯了的他们有没有对自我怀疑过也不得而知了。

接著回忆剧情,尹天仇教小弟演痛

三位群众一脸懵逼,不理解

俄国戏剧理论大师史坦尼拉夫斯基,有多少人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个是胡编乱造的,反正我是。后来才知道这是相当高深的理论,借用一下百度词条

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要求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进入「无我之境」,通过逼真的生活化表演,在时空集中的舞台再现生活。

相当高深。很早以前看过知友分析史坦尼拉夫斯基体系,大概是说,演员先沉浸在角色的情绪之中,再让情绪带动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尹天仇的专业精神相当高,不是他自认为,而是真的相当高。这里也为后续剧情做了铺垫。

答案已经出来了。上面是承上,下面就是启下了。至于为什么是卧底,一方面是星爷早年在成名作霹雳先锋中演过卧底配角,后来又有逃学威龙卧底3部曲,这也是一个对应。

接著来解读电影。尹天仇扮演的死尸不喊卡不能动,这是片场里星爷的配角身上发生的事,这也是电影和现实的一个对应。

接著是尹天仇教舞女找初恋的感觉

被耻笑,但依然坚定我是一个演员。是啊,嘬什么奶嘴?我这个观众都想问。无厘头,搞笑,哈哈哈哈。不得不提一句,没钱没名,说什么都被人笑,有钱有名,放个屁都响点,这也是我爸说的。

片中第一次被认可,是柳飘飘

主动找尹天仇学做戏

这里要说一下影片结构,相当有意思,主要是尹天仇在片场和杜鹃儿的戏份,布置话剧教人演戏的戏份,和柳飘飘的戏份交替著来的,像排比一样,最后连串,这很考验导演的手法。

之后,去教人扮黑社会去收保护费。后在片场被达叔大声责骂

虽然有精神,但不用在正途,说他这样做是侮辱演技二字。后来有醒悟。

这里也可以看出星爷的价值观,与当其时充斥在香港的古惑仔电影不同,可以看做是对老搭档王晶的一个back talk.

这一幕在罗伯特·德尼罗一部高分电影中出现过,叫《布朗克斯的故事》,影片非常好看,我推荐大家去看

回到影片,尹天仇想养柳飘飘,迫于现实而不可得。回到片场被杜鹃儿赏识。

这里把导演塑造成一个小小马仔,在投资方面前缩手缩脚,也是李力持导演的一个自黑了。非常真实,乙方有时就是像狗一样。

杜鹃儿带尹天仇去跳舞。这里看到星爷比穿高跟鞋的莫文蔚矮一点点,从来没人说星爷身高什么的,其实身高,如果一个男人真的有才华,有原则,坚持自我,身高又算得了什么,和广大男同胞共勉。

已经写了两个小时了,很累了,咱们快点结尾。

后面的剧情大家都知道了,有人在评论里说,本来的剧情是尹天仇被打死,柳飘飘织围巾的画面结局

如果是这个结尾的话,我和大家的看法是一样的。那就是喜剧之王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之王,小人物不断挣扎,奋发向上,最后死于非命,以前的理想,言论,作为,全部化为泡影,只留下观众看客的一阵阵哄笑,不是悲剧是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需要奋斗精神,不需要悲剧。


先说结论,因为要呼应周星驰现实演艺生涯的一部重要作品《霹雳先锋》。

《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半自传性质的电影,很多情节是其演艺生涯的映射,比如总是死不去的神父对应《射雕英雄传》中的官兵甲,在社区中心逗小朋友玩,映射儿童综艺节目430穿梭机。

不想S的神父

不想S的宋兵甲

430穿梭机,后面那位同学请你表情投入一点

早期一直没有得到表演机会的星爷,后来凭借李修贤的《霹雳先锋》得以崭露头角,斩获金马奖最佳男配和金像奖提名,他在里面就饰演类似后来逃学威龙里的卧底,并开始初步酝酿无厘头风格,后来更凭借《赌圣》大放异彩,从此走上神坛。虽然后来星爷多次在公开场合感谢李修贤提携之恩,但两人关系并不咋地,相信当时的星仔在片场也没少吃苦。明白这段经历,就知道喜剧之王为什么会有这段很出戏的剧情了。

其实对于经常当卧底这个问题,星星同学在《逃学威龙3》是自我剖白过的——他也厌倦了,但为了当好一个演员,有什么办法呢?

喜剧之王当然堪称经典,但剧情无疑是烂尾的,令人遗憾。这何尝不是星星内心的真实想法呢?放在90年代末期赶贺岁片档期这个背景,也算带一点讽刺现实意义吧。

码字不易,点个赞吧。


这段戏的意思难道不是说,生活才是最考验『演技』的吗……

作为一个演员,尹天仇的演技无疑是精湛的。但是在当卧底这段,他的演技却是『错漏百出』。

先是记错台词,后是过于紧张,被歹徒识破身份。

能翻盘,只是运气使然——乱枪射死歹徒。

演戏里的主角,大英雄,是容易的。

可要演好生活中的主角却是很难。

尹天仇对那个小混混说。

你奶奶把你养得这么大,含辛茹苦,她才是英雄,你不是。

喜剧之王的真谛在于,演好自己人生这部戏,无论身处怎样的低潮,仍然心存希望。

这和食神中,斯蒂芬周领悟到的东西是一样的。

只要用心。

人人都是食神!


有的人觉得这一段很烂尾,很无厘头。但我却觉得这一段简直是神来之笔,非常魔幻现实主义。首先它将吴孟达的行为逻辑化了,呼应了前面的铺垫。其次它发生的正当时候合乎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正在绝望谷底的尹天仇,坐在那里万念俱灰。观众的心也同主角一样跌到谷底。可是这是吴孟达在雨伞下的招手,像一种召唤。为主角打开另一个世界。也同时将观众从极度悲伤的情绪中拉出来。然而他不是让主角去拍戏,而是做卧底。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就是让你想不到。但你又不得不服,因为他不是将主角推向成功。而是在认真讨论表演。我觉得这一场戏是在表现尹天仇内心真正对表演的热爱,真正的热爱。拿生命去冒险的表演。这不才是一种真正极致的表演吗?真正极致的热爱吗?他也许很轴很死板,不懂变通。但他真的爱。他认真的学习,认真的对待,认真的讨论。甚至在别人面前是那么的可笑。但是他坚持。不是喜剧之王,而是真正的戏剧之王。最后它是不落俗套的,描写一个人热爱最终成功获得名利的励志故事太多了。而探讨表演的真谛太少了。我们爱一件事,仅仅是为了利用它获得名利。还是真正在其中领悟到道理,得到乐趣。喜剧之王讨论不是成功,而是热爱。是对表演真谛的追求。所以这个结尾不落俗套,而且升华了主题。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