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正步(图/翻摄自YouTube/PHILIP CHANG)

▲国军正步(图/翻摄自YouTube/PHILIP CHANG)

 记者马叔安/台北报导

我国军队的正步起始于清代淮军的「鸭步」,袁世凯在督练新军时,正式将正步制定了完整的规范以及训练教程。黄埔建军后,引进德式正步体系,并根据我国人民体型与美观,设计出现今的正步,而解放军的正步则是脱胎自国军正步,并融合俄军的步法。也就是说,解放军的正步可以说是国军的「徒弟」。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不但聘请了德国教官,并以德国的操练模式训练新军。袁世凯相信,正步不只攸关军队威仪,也是对将士们腿脚的训练。当时考量中德人民体型的差异,推出了当代正步的前身「拨慢步」,袁世凯练兵集成之《训练操法详晰图说》中拨慢步的规定:

须立正,次双手扠腰。令曰「开慢步数一」:即将左脚跟提起,膝盖微向前弯,脚尖著地,与右脚尖齐。上身须正直不动,两眼向前平看,右膝盖用力向后挺。「二」:将左脚猛向前踢踢出,远近尽骽之长,脚底离地约十生的密达(合工部尺三寸一分五厘),脚尖向下向外,上身仍须正直。右膝盖仍向后挺。「三」:左脚即以踢出原式向前迈步,上身随之脚掌平落于地,两脚尖相距须一密达(合工部尺三尺一寸五分),左脚落地,膝盖即力向后挺,右脚即离地向后伸直,身体微向前俯。

在1928年颁布的《步兵操典新草案》中,正步首次有了量化的标准,包括包括步辐75公分,每分钟走114步,值得关注的是,这就是当今解放军的正步标准。早年的德式正步手并不摆动,因此黄埔军笑称立后,将手部前后摆动加入了正步当中,形成了当今国军正步的雏型。

▼国军民国80年华统演习阅兵,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解放军的正步则是在中共建政后,由元帅刘伯承奉命制定,以国军的德式正步为模型,并藉建了苏联的风格,行进间手部左右横向摆动,形成了如今的解放军正步。

▲解放军正步。(图/翻摄自优酷)

▲解放军正步(图/翻摄自优酷)

▼解放军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删除请见谅。

国共两军的正步可说是师出同源,虽然自从前总统陈水扁在2003年废止国军踢正步后,国军的正步只建于仪队,然而在参考并转化德式正步的基础上,国军的正步可以说是解放军的「师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