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

葬禮後不久,賈元春突然晉陞賢德妃。普遍觀點是賈元春借了秦可卿的光是不錯的。但卻絕不是所謂元春告密後得到的賞賜。畢竟只有瘋子才會告自家的密,皇帝不怪罪,還晉陞她賢德妃,更說不通。賈元春晉陞賢德妃,與賈家和北靜王

等四王八公在秦可卿葬禮上結黨有密切關係。老臣結黨,使皇帝不得不忍一時之氣,晉陞賈元春賢德妃安撫這一波不聽話的老臣,是歷史上反覆出現的政治手段。

但是賈元春晉陞絕不止這麼簡單,除了北靜王在外運作,還有一個人出了大力。甚至沒有此人,皇帝年輕氣盛不可能捏著鼻子被這些不馴的老臣子政治綁架,正是此人令皇帝不得不屈服,給了賈元春殊榮。當然,皇帝對此深惡痛絕,送給元春一個「賢德」的封號表達心中厭惡也是人之常情。而這個能影響皇帝決策的人隨後被賈政曝光出來,就是太上皇。

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

賈政生日當天被皇帝宣進宮,告知他賈元春晉陞之事。賈家對賈政進宮表現得人心惶惶。皆因賈政從五品員外郎不遇大朝會,輕易見不到皇帝,可見賈家離著權力中心有多遠。

按理賈政聽聞皇帝告知,謝恩直接回家就可以。但賈政沒有回家反倒去了東宮。這事就有點奇怪了。歷史上「東宮」一般代表太子,太子又不是賈元春生的。元春晉陞賢德妃,賈政去東宮幹嘛?皇宮當時有兩位皇帝。太上皇和皇帝,皇帝顯然登基不會太久。那麼,他早早確立太子東宮的人選幾乎微乎其微。所以這個東宮肯定不是太子住的東宮。細讀《紅樓夢》可以知道,當時的所謂「東宮」住的是太上皇!

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先備了祭禮遣人來,次後坐了大轎,打傘嗚鑼,親來上祭。賈珍忙接著,讓至逗蜂軒獻茶。

第十三回秦可卿葬禮上出現的這個「大明宮內相」戴權解開了「東宮」的祕密。

大明宮為唐朝長安城皇宮三大內之一。原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其父親太上皇李淵興建的宮殿。並在後期不斷擴建,一度成為唐朝的政治核心。太上皇李隆基的梨園,也在其中。戴權是「大明宮內相」,表明他是太上皇的跟前人。而戴權諧音「大權」,有權的當然不是他一個太監,而是太上皇。遍觀歷史,退休的太上皇有權,必然與皇帝有某些政治齟齬。朝臣一定會在父黨和兒黨之間選邊站。賈家無疑是父黨,效忠太上皇。

回到東宮話題。太上皇住在大明宮和東宮有什麼關係?非常有關係!其實東宮不是太子的「東宮」,而是大明宮的別稱。前文說大明宮是唐皇宮三大內之一。它還有個別稱叫「東內」!這下清楚了吧,所謂「東宮」就是「東內」,就是大明宮。

賈政進宮聽宣,皇帝親口告知他晉陞賈元春為賢德妃,這是賈政效忠皇帝額最好機會。按理他應該對皇帝感激涕零,顧及皇帝顏面不應該橫生枝節。可賈政隨後卻跑到太上皇住的「東宮(東內)」去了。以賈政從五品的官職,見皇帝難,見太上皇更難。他能先見皇帝,再見太上皇。無疑是皇帝讓其過去謝恩纔可能。這就不難推斷出,賈元春晉陞賢德妃,是太上皇的旨意。

太上皇在賈元春晉陞事件上背後出力,並不是他第一次出手,其實在賈家的第三代開始,這個太上皇當時還是皇帝就開始對賈家頻頻出手。而賈家先衰落,後抄家,與太上皇的在背後的小動作不無關係。那麼,太上皇具體對賈家做了什麼事,致使賈家這種對他忠心耿耿的老臣慘被抄家?請看下回分解。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注、收藏: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新穎的紅樓視角!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