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時代,大家都在追求利益,出現爛片並沒什麼奇怪。不過,當爛片被各方追捧為經典,它就具備了破壞性,《長安十二時辰

》正是這樣一部爛片。

在豆瓣上它有8.6的評分,優酷幾乎是全時全站的重磅推薦,媒體也是極盡吹捧之能事。以上現象都沒什麼大不了,都是錢的事。可本劇粉的暴戾態度,纔是最讓人值得反思的問題。任何說本劇「壞話」的人都會被冠於各種帽子,不能指摘本身就證明瞭該劇的問題。

粉絲這種無法接受外界理性批評,往往源於心理防禦機製作祟。《長安十二時辰》在眾多國產片裏確實有很多和作品本身無關的亮點,原著作者是超人氣暢銷作家馬伯庸

,飾演主人公張小敬的是實力派演員雷佳音,另一男主易祥千璽在劇裏也超常發揮。加之精美考究的道具和造型,影視大片一樣的畫面,演員用心的演技,充斥整個電視劇裏的歷史上有趣的知識彩蛋(源於原作)。

在爛片滿地走的當下,能夠同時集合這些亮點,讓很多劇迷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願意為本劇打call。

例如,在本人朋友圈裡就有喜歡馬伯庸本人的書迷,有對歷史有著異樣熱愛的小資青年,以及喜歡雷佳音的粉絲,這些「身份標籤」讓他們對《長》有著極度寬厚的容忍度。加之《長》整部劇在製作上確實堪稱「精良」,他們分別用各自的理由為本劇辯護。但對於一部吹捧為經典的劇作,必須要嚴謹對待,縱容的結果則是走向反智。

爛片坐上經典之席,那真正的經典作品何以自處呢?

《長》是一部不合格的影視作品

影視是一種藝術形式,藝術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而思想其實是一種信息,因此影視作品劇情必須是有邏輯的。

在影視表現形式多樣化的時代,導演往往會通過架構世界觀來解決非現實創作存在的邏輯性問題,比如說美國漫威電影的架空世界、香港的無釐頭喜劇,以及硬科幻與軟科幻等影視分類。劇情想要有邏輯,它的故事、人物、美工、情節、歷史考證、表達手法必須與主世界觀不能衝突,反觀《長》的主世界幾乎已被創作團隊徹底拋棄,因此劇情不存在邏輯,一個沒有合理劇情的影視劇根本不是合格的作品。

故事與主世界的衝突

《長》是古裝懸疑題材電視劇,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既然不是架空歷史,那故事的環節必須要遵循現實邏輯。

但整個故事並沒有在邏輯上與十二時辰這一核心設定形成互動,在古代交通不便,在86平方公里的唐朝長安城裡,只有張小敬作為核心追緝沒有任何線索的兇手。要在時間上與地理位置上的合理性講清楚,整個劇情裏張小敬還面臨著己方陣營對手的多方掣肘。如何在廣闊的空間裏在有限的時間,完成追兇的艱難巨任,《長》至今的劇情並沒有對此有任何交代。

故事本身與主世界相互衝突,劇情沒有邏輯,其它細節末節的好壞就不存在價值。

不合理的敘事節奏

敘事是影視作品把握一個故事的基本途徑,不合理的敘事節奏會讓一個完整的故事缺乏內在的連貫性。影視作品是通過事件與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或某種內在聯繫,按照一定時間順序或邏輯順序對觀眾進行交代,而這種表現手法就呈現在敘事的結構中。

第一集主要內容是李必派檀棋前去大牢帶犯人張小敬,委派張小敬繼續追查;在此後的劇集中,從多個人物和事件衝突中講述李必委派張小敬是一個可能自毀前程的決定。在已知李必立志做宰相的拯救天下的背景下,敘事層次上必須要先交代必(bei)須(po)選擇張小敬的理由。

在後來的劇情裏交代,是徐斌假借「大案牘術」矇騙李必救出張小敬,本身就是錯誤的敘事節奏,而且這一情節在前幾集中並沒有任何伏筆。同時也沒有交代李必為何非常相信(或者說迷信)大案牘術,以及在徐斌假借大案牘術拯救張小敬之前,徐是否已知李必必然會接受大案牘術的結論。

敘事節奏的無邏輯性,讓觀眾只能「事後腦補」。而「火燒」長安背後真兇從狼衛,反轉到龍波,到反轉何孚。除了狼衛因為受右剎(收龍波黑錢)蠱惑的理由進行了交代,作為大反派龍波、何孚的動機在二十集的時候還沒有任何交代。沒有邏輯性的敘事方式,讓劇情的推進缺乏因果關係。

還有,因為在敘事上未提前交代張小敬是否已有關於狼衛對長安破壞性的認知,造成親手殺掉暗樁小乙缺乏合理性。包括先交代李必抗命不遵,後交代靖安司查出三百桶伏火雷。敘事節奏沒有重點,沒有頭尾,沒有銜接。使得整個故事在嚴謹的邏輯下缺乏合理的解釋,也是《長》一個死穴。

人物角色塑造遊離於劇情之外

好萊塢式反英雄角色的塑造,讓影視人物角色可以以更立體、更鮮活與接地氣形象在作品中出現,但人物角色的塑造必須為劇情而服務。一旦出現人物角色在劇情之外遊離甚至衝突的塑造段落,會造成整個劇情的垮掉。

例如,在劇中徐斌發明以竹子為主材料的造紙術,李必與徐斌還進行激烈的激辯,把徐斌角色拔高到國家大義層面對劇情而言是一種遊離,甚至有一定的衝突。在長安危機面前,一個假借大案牘術救出朋友的人,卻在小事上為國為民是難以自洽的。(根據劇情設定,大案牘術會尋找最合適的人,徐斌的小動作和其後來國家情懷是不匹配的,至少讓角色遊離於劇情之外)

還有主角張小敬的塑造上,不斷在細節上強調張小敬是一個「毛病重重」的反英雄形象,同樣讓其遊離於劇情之外。比如張小敬一出場就調戲檀棋,比如張小敬面對李必一直強調「按照我的規矩辦」,這些反英雄元素和其五尊閻羅的稱謂之間並沒有關聯性,也同強化張小敬機敏智慧與手眼通天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人物角色塑造遊離甚至背離劇情對其的需要,喧賓奪主的結果是劇情徹底坍塌。

還有姚汝能、乞丐、林九郎謀士(講話中一直想偷喫)等一大批角色為了不臉譜化故意設置一些「意味深長」的情節,結果在劇中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緣由的抖機靈。

整個《長》看下來,所有的人物塑造都莫名其妙,與劇情之間根本看不到任何關聯,不僅僅未能給劇情服務,還成為了幹擾因素,讓人無法理解。

《長》是一盤沒有邏輯拼湊出來的大雜燴

在《無雙》中,郭富城塑造人物編造故事中將自己描述為一個擁有天才模仿技巧的畫家,他能把多個全球知名畫作拼湊在一個作品中。但藝術作品必須有其思想價值,沒有含義的藝術作品無論模仿的多巧妙,仍然沒有價值。

對於《長》而言,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劇情,它的故事、人物、美工、情節、歷史考證、表達手法等細枝末節做的再極致,當它講述的是一個不完整的故事時,這一切都喪失了其本來的價值。就像《無雙》裏虛擬的畫家一樣,模仿技巧再高明,不能將包含複雜的思想信息注入到作品裡,就無法成為真正的畫家。

支持《長》的影迷並沒有錯,在遍地是狗屎劇的當下,能夠在服裝、道具、歷史考證等層面做到極致就已經「滿足」。可若想將其吹捧為經典,那它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審視。《長》是一部有著非常獨特風格的電視劇,但它距離經典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