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文後,有朋友在後台留言問「 K哥,我平時挺努力的,也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去閱讀,怎麼感覺自己毫無變化呢?」。

這個疑問,具有普適性,所以我決定寫一寫,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人,時間也花了,精力也付出了,整天覺得自己很忙,很努力。但是到頭來,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學到,一事無成。

這種現象很普遍吧?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自己也想不通。在某個機緣巧合下,我看到一本書。書名我現在已經忘了,但我清楚的記得上面有一個概念,名叫「內卷化」。

什麼是內卷化?

內卷化是指:一個社會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只是在一個層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複。大到一個社會,小至一個自我,一旦陷入內卷化狀態,即是身陷泥沼,無力前進。

單獨看這段概念,根本感覺不出什麼吧?但我腦子裡的新舊知識經常會互動。

昨天有朋友留言,表明他的困惑時,我就突然聯想到這個概念。

這位朋友的現象「整日忙碌卻又感覺自己毫無成長的狀態」,不就是「內卷化」嗎?

那這樣的忙碌,不就是「內卷化忙碌」嗎?

長期在一個層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複,沒有自我提升,而是純粹的浪費時間,原地踏步。

如何避免這種內卷化忙碌呢?

我結合自己的經歷,總結了我認為最關鍵的三點:

1、找一個明確一點的目標,只屬於自己的目標。

不要那種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比如我們經常開玩笑說的「先定一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這種目標太虛,根本不現實。你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定一個真真切切的目標。

例如「在一個月之內,背完 1000 個單詞」,或者「在一個月之內,學完 Java 基礎」之類的。

剛開始不用計划到每一天,但一定要給自己一個 Deadline(截止日期) 。

2、保證自己成長的投入,不管是時間還是精力。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雖然大家還年輕,時間很多,精力也很充沛。但如果你不珍惜自己的時間、精力,你會發現,它們很快就會流逝。轉瞬間,你可能就畢業、結婚、生子了。等到家庭瑣事纏身,你再想擺脫身上的桎梏,很難!

所以,你一定要在眼前的年紀,逼著自己去學。每天擠出 1~2 小時,去學習技術、去閱讀各種書籍。

你們可以像我一樣,給自己定死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雷打不動的去學習。

沒有手機、沒有遊戲,只有學習、進步、提高。一萬小時理論到底是不是真的,你親自試試就知道了。

3、正向循環。一定要通過外部條件,不斷的給自己反饋,讓自己嘗到甜頭,否則很難堅持。

很多人閱讀、寫作以及各種付出,都不知道給自己反饋。你可以想想學生時光,背課文、刷題後,是有考試來給自己反饋的。而現在,你給自己的付出,做了合理的反饋了嗎?

像我閱讀,會輸出寫作。如果我理解的夠深,前後知識結合的不錯,就可以寫出好的文章。如果文章得到大家的認可,會漲粉、會收穫留言、點贊,這就是我自己的反饋評價系統之一。

技術方面:我看完一本書,總會照著書上的示例去敲一敲,去寫一篇博客。能寫出一篇技術博客,也是對自己技術閱讀的正向反饋。

即便是自己感覺博客寫的不怎麼樣,不願意公開發表,也沒有關係。以記錄的心態去寫,隨後保存到自己的「電子筆記」里。下次遇到技術難點的時候,可以隨手拿出來看一看。說不定哪天就能幫我實現一個功能,或者幫我優化了部分的代碼,這也是一種良好的正反饋。

最後,我自己的真實經驗表明:真正用心去努力了,就一定會有提高!

成長的正反饋,有時候很及時,有時候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NoBug」,直播一個程序員的日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