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進輝

11月21日,酷派M3上架京東並開啟預約,售價799元。預約頁面顯示,截至今天上午9:35,酷派M3預約人數僅為1221人,該機將於11月28日上午10點正式開賣。

平均一天僅有400人預約,酷派M3人氣低出了新境界。要知道,7月底酷玩7在京東上預約,4天不到4000人預約,當時已夠尷尬,沒想到酷派M3人氣更低。

其實,酷玩7、酷派M3鮮少有人問津,從側面真實反映出酷派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困境,即存在越來越低,手機行業的元老混到這步田地,令人唏噓不已。

4個月過去,酷玩7在京東上僅斬獲6000+評價,銷量十分慘淡,而酷派M3低靡的預約量,預示著其銷量或將步酷玩7後塵,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為什麼我敢斷言酷派M3銷量註定好看不到哪裡去?除了酷派品牌聲量上不去,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其產品不行,亮點乏善可陳。核心配置上,酷派M3搭載聯發科MT6750八核處理器,配備4GB內存+32GB存儲,前置500萬像素+後置雙攝(主鏡頭為1300萬像素)。

講真,酷派M3此等配置定價799元,充其量只能算一分錢一分貨,而談不上良心價或高性價比。要知道,2年前發布的魅藍3S搭載的就是MT6750,相當於驍龍617,用落伍的MT6750顯得誠意不足,考慮到酷玩7也搭載MT6750,不禁讓人懷疑有清庫存的嫌疑。

作為一款千元入門機,酷派M3用高通一代神U驍龍625都比MT6750要強。無論是紅米6(售價799元)搭載的Helio P22還是聯想K5s(售價798元)搭載的MTK6762,性能都與驍龍625相當,而後者採用前後1300萬+ 500萬像素雙攝實屬難得,處理器、攝像頭組合均優於酷派M3,更具性價比優勢。

酷派中國區總裁張科曾表示,如今手機市場紅海翻滾,馬太效應導致資源集中,產品成本和營銷成本累加,使手機均價逐年上升,市場可選擇的產品變少。他表示,COOL作為年輕化品牌,最大的目的是要做到極致性價比,讓消費者可以選用好產品,而且每一年都能換新手機,想換就換。

Excuse me,酷玩7、酷派M3也好意思叫極致性價比?它們不過是通過降低配置以控制成本來實現所謂的低價,比如使用過時的處理器、電池容量被壓縮至3000mAh以內,配置不給力只能勉強值那個價,連性價比都談不上,還妄稱追求極致性價比,呵呵。

酷派之所以在國內市場持續走下坡路,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被賈躍亭坑慘,使資金鏈高度承壓,要不然也不會淪為向地產商京基集團借款5億用於續命,這意味著其沒有足夠本錢參與市場競爭。誠如張科所言,手機行業激烈競爭使產品成本和營銷成本累加,這是資金鏈緊張的酷派無法承受之重,也面臨兩難選擇。

如果酷派燒錢搶市場,必然使現金流承壓,而且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效果;低成本運作又會導致產品亮點不足、關注度持續走低,面臨銷量上不去的尷尬。從酷玩7、酷派M3的發布來看,酷派在兩種發展模式中選擇了後者,頹勢盡顯也就在意料之中。

在酷派重心轉往美國,中國市場變為製造和供應鏈基地,以及AI和運營的輔助基地,只推出具備「性價比」的千元機型維持的大背景下,即酷派在中國市場押寶COOL品牌,把COOL品牌當成全部,註定難以翻身,因為用戶對於酷派標榜的性價比並不買賬。

祝「高性價比」的酷派M3大賣,且行且珍惜,此時我的耳邊響起了那首熟悉的歌曲《涼涼》。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