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史記》和《漢書》相比,《漢書》更符合歷史史實,但是後人也常將《漢書》與《史記》並提,稱為「史漢」。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通史,記錄的事始於皇帝、歷經夏、商、周、秦、漢,止於漢武帝年間,前後跨越大概3000年。這也就是說,除了司馬遷生活年代記錄的是史實,之前的兩千多年,真實的歷史是什麼樣的,司馬遷也不知道。

但是《漢書》就完全不一樣了,《漢書》是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即記述一個朝代歷史的史書,叫斷代史。是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漢書》(又稱《前漢書》)班固(32~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

  • 《漢書》記事,上起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下至公元23年(王莽地皇四年),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等各個方面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西漢王朝230年的社會面貌。

  • 《漢書》仿照《史記》的體例,用紀傳體寫成,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計有本紀12篇、表8篇、志10篇、列傳70篇,共10篇,80萬字。
  • 《漢書》中對漢武帝以前史事的記載,多採用《史記》的內容,對漢武帝以後史事的記載,則參考了班彪的《史記後傳》和其他許多有關的著述。
  • 《漢書》在沿襲《史記》的本紀、列傳記事方式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比如將「世家」併入「列傳」,改「書」為「志」。《漢書》的「十志」雖然取法於《史記》的「八書」,但又增加了《藝文志》《地理志》《五行志》和《刑法志》四篇,擴大了記述歷史的領域。
  • 《漢書》開創了紀傳體斷代史的先河,在它之後,歷代的正史都採用這種體裁,可見它對中國史學的貢獻之大。
  • 《漢書》組織嚴密,體例完整,記事系統而詳盡,內容廣泛而豐富,堪稱「包舉一代」,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重要的史學鉅著。

【個人觀點,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歷史趣聞請關注「絲路說」】


《史記》和《漢書》中更符合歷史的,是《漢書》。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史記》。

《史記》記載了自上古時代到漢武帝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是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編著的,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歷經十餘年,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紀傳體通史。司馬遷在年輕的時候,通過遊歷式的實地考察和採訪,獲得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並在主持編寫中國第一部曆書《太初曆》時,大量參考歷史書籍,整理史料,開始編纂《太史公記》,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史記》。

但是請注意: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之前,有兩次歷史性的焚書事件。

第一次是著名的始皇焚書坑儒,秦朝丞相李斯想始皇帝嬴政進言,說愚儒「入則心非,出則巷議,非主以為名,異趨以為高,率羣下以造謗。」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嚴令民間上繳除《秦史》外的其他各國史書,以及私藏民間的《詩》、《書》,諸子百家的著作等等,全部付之一炬。(史記:「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等燒之。」)

這一次焚書,秦始皇把民間所有的藏書燒了個乾乾淨淨,但是,皇宮裡還是有備份的,所以,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秦始皇並沒有對歷代詩書趕盡殺絕。真正的毀滅是第二次焚書。

第二次很多人並不熟悉,這次的火是項羽放的。據《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引兵西屠鹹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要說明一點的是,著名的「火燒阿房宮」其實是誤解,當時阿房宮根本就還沒有建成。項羽真正燒的是鹹陽宮,而不是阿房宮。但是,在這一次的大火中,政府保存的被秦始皇搞絕版的書籍,徹底被項羽燒乾凈了。

上面說這麼多的意思,是想說明,司馬遷在編纂《史記》時,其實是沒有太多的歷史書籍作參考的,那麼從黃帝、蚩尤到秦末的這段歷史的印證,司馬遷依靠的大部分其實是年輕遊歷時的實地考察。

不是說《史記》不符合歷史,大的歷史事件肯定是沒有人可以提出疑義的,因為幾千年後的我們更沒有辦法去偽存真。但有些地方,司馬遷採用故事性的描述,其實是虛擬的。

比如:高祖斬蛇起義,神話故事也記入了史書,就不用詳解了。

再比如,爭議很大的「周幽王數次烽火戲諸侯」,這個事件很多歷史學家都有解釋,最有力的說法是:即便是周朝真的有烽火臺,周幽王也真的點了,按照戰國時期烽火臺的傳遞距離三十公里,從鎬京傳到諸侯國,諸侯再集結軍隊開拔到鎬京,少則半月,多則數月,合著褒姒和周幽王天天坐城樓上等諸侯來拜呢?根本不可能一溜煙來幾十個諸侯,那麼這件事的笑點在哪裡呢?能惹得美人笑然後周幽王再點數次?根本不可能的。

再說《漢書》

《漢書》是由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家族編纂,又稱《前漢書》。記事始於漢高帝劉邦元年,終於王莽地皇四年。值得一提的是,《漢書》並非班固一個人編寫的,而是從班固的父親班彪開始的,班固是在父親去世後決心繼續完成此書。班固曾因「私做國史」入獄,弟弟班超上書漢明帝解釋清楚後被班固被釋放繼續編史。班固未完便卒,由其妹班昭接替,班昭死後其弟子馬續最後完成了《漢書》的編纂。也就是說,《漢書》其實是集班固家族的力量編纂而成的。

再說《漢書》的真實性。《漢書》主要記載的是漢高祖至王莽時期的歷史,年代非常的近,且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也就是說班固家族的人是有條件接觸政府對前漢的歷史記錄的,這部分史書也並沒有遭受損害。

有人會說,朝廷會影響史書的真實性。其實,這一點在中國的史官身上體現的並不明顯,在明朝之前的史官記錄,皇帝都是不能看的,也不能改的。而中國的史官其實還是非常有職業操守的,他們或許會因為個人認知而帶入自己的觀點,或者對皇上不喜歡的事情少計點,但事情的記錄還是不會改的。

那麼答案來了:

相比《史記》記載的上古傳說和神話故事,《漢書》對於歷史的記載更具有真實性。


我是「紅雨說歷史」。《史記》是一部司馬遷個人修的史書,《漢書》是東漢班固在官方支持下官修史書。你說哪個更符合和歷史事實,我只能說《史記》帶有這司馬遷個人情緒和價值觀的烙印,《漢書》必然有著當時統治者幹預的痕跡。說到這裡如何進行更準確的判斷需要您自己親自去讀了。這裡我講講二者區別。

《史記》是紀傳體史書,《漢書》是斷代體史書。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雅俗並收,文人習氣重。《漢書》恢宏爾雅,典奧深重。劉熙載說太史公文悲世之意多,孟堅(班固)之文爾雅深厚。

《史記》感情充沛,《項羽本紀》字裡行間我們體會得到司馬遷對項羽的喜愛,對劉邦的不愛。可是《漢書》對劉邦則一直高祖尊稱。

《史記》文風變幻,文章不拘一格。揮灑自如,收放得意。《漢書》工整嚴密,整飭規矩。更近於古文《尚書》風格。《史記》和《漢書》在史書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對後世修築史書,甚至是文學的風格產生深遠影響。比如《史記》之於散文。《漢書》之於駢文。至於符合歷史程度問題,憑藉我們通過各自閱讀經驗判斷吧。

文/紅雨說歷史


《史記》和《漢書》都同屬於「二十四史」,一個是西漢司馬遷所著,一個是東漢班固編撰。

《史記》屬於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一直從上古黃帝開始,直到漢武帝時期。而《漢書》屬於我國第一部斷代史。從體例上來說,《漢書》比《史記》更為完整統一。

這兩部書都是由史學家編著,但是《史記》屬於私修,而《漢書》屬於官修。從這一點來看,司馬遷不畏權勢,敢揭露敢批判敢歌頌,史事更接近於實際。而班固會站在統治階級立場上來修訂,加上班固是受封建正統思想影響極深的儒者,所立觀點遠不如《史記》的深度和廣度。司馬遷能夠在受到宮刑之後,仍然秉書直言,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所以,《史記》的可信度要比漢書的可信度高一些,所以也就更符合歷史。


司馬遷的《史記》更符合歷史。


應該是《漢書》。

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史記》,已經不是司馬遷當時所著的原本了。從《史記》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人不斷的對其刪改,增補。有人統計過,《太史公自序》總括原書526500字,今本中華書局點校本為555660字,多出29160字。

《漢書》作為當代人當代史,《漢書》無疑比《史記》更嚴謹,行文更邏輯,班超的歷史觀更寫實,更深刻。

雖然如此,但是《史記》對於中華民族來說,它並不僅僅是一本歷史。它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的價值的承載,是中華民族道德觀價值觀歷史觀的培養,是史學觀唸的奠定和塑造,是炎黃子孫三觀從商周到今天還保持精神思想統一的靈魂教科書。


符合歷史?別像個孩子一樣天真地問史書「啊,你講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從商遺址出土的卜辭到現代所謂的歷史唯物主義史書,有誰肯拍著良心說自己寫的東西沒有半點主觀臆斷成分?有哪本正史敢承認自己不被政治統治思想所左右?歷史與政治的關係本來就是一脈同承,有誰離得開誰能獨存?

你懂我為什麼要說政治和歷史的關係吧?

你之所以會問《史記》和《漢書》哪本更接近史實,那是因為你感覺這兩本書的歷史背景與你所處的時代是遙遠的,所以你在政治方面是有安全感的,因此你才會這種問法。

但歷史敘述角度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政治形態下的產物,史實到底有幾分真實誰也說不好。

你說《三國志》比《三國演義》更接近史實,這我認可。你問《史記》與《漢書》,一個是當朝人寫當朝事,一個是後來人寫前朝事,時間不一樣,對當時之事的感情不同,角度不同,誰敢寫什麼誰不敢寫什麼也不同。

敢與不敢之間,歷史就有可能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動蕩。

所以,歷史只能問更「接近」史實,哪有更「符合」史實之說?


中國歷史書都是被修改過的。所以談不上那部更符合歷史,除非劉賀墓裏出土的史記夠全,要不然都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