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Izumo Class Ship:Helicopter Destryer or Light Aircraft


文/施徵

在很多日本動漫裏面,主角能夠從普通人變身成一個擁有特殊力量的人物,然後去面對強大的敵人。而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上層的授意下現在也要做這樣的轉換,就是把“出雲”號直升機母艦改進成可以起降固定翼戰機的輕型航母。

發展情況

從技術層面來講,日本建造直升機驅逐艦和直升機航母的歷史已經相當久了,二戰結束之後到現在一共設計建造了約4個級別8艘艦艇,包括“榛名”級、“白根”級、“日向”級以及最新的“出雲”級。其中,“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正式服役,兩艦分別被命名爲“榛名”號和“比叡”號,滿載6800噸,直升機甲板約佔全艦長度的1/3,共建了2艘,每艘可搭載3架反潛直升機。不過這2艦分別在2009和2011年退出現役。

這兩型艦可以看作日本海自擁有全通甲板型航母的第一步,這一點和蘇聯時代的“莫斯科”級直升機母艦有非常相似之處,只是日本海軍這一步比蘇聯海軍的跨度要小得多。相比之下,20世紀60年代的“莫斯科”級直升級航母,其最大搭載直升機的數量多達14架。這也是“莫斯科”級航母在滿載排水量達到19200噸的情況取得的,而2艘“榛名”級加起來總的滿載排水量也要14000噸左右,但搭載直升機的數量遠沒有蘇聯“莫斯科”級來得多,甚至連一半都沒有。由此可見在軍艦的使用上有時候1+1往往並不等於2。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代直升機驅逐艦“榛名”級

很快,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榛名”級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現代化改良型,即“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和“榛名”級相比,“白根”級做了許多改進。這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在使用“榛名”級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問題後對此進行了修正,比如艦體拉長了6米,滿載排水量也增大到了7000噸左右,還加裝了先進一代的電子系統以及更先進的數據鏈。80年代初,這2艘艦分別服役,使得日本擁有4個核心作戰艦隊的八八護衛羣,即每個核心作戰艦隊擁有8艘護衛艦與8架反潛直升機,每個核心作戰艦隊都有一艘“榛名”級或“白根”級作爲艦隊核心,作爲整個作戰指揮羣的旗艦。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二代直升機驅逐艦“白根”級後視,可以看到其飛行甲板要比其他驅逐艦的飛行甲板長得多。

發展到這一步,日本的直升機驅逐艦充其量也不過類似於蘇聯海軍“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的縮小版本,或者說就是一型擴大了艦艇後部飛行甲板的大型驅逐艦。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無非還是日本海自的技術能力不足,雖然日本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造船大國,但並不代表有能力建造航母一類高度技術複雜的超級武器。雖然二戰前,日本曾建造數十艘不同噸位的航母,但時過境遷,當時那種起降螺旋槳戰機以及只安裝了木製飛行甲板航母已經和現代新型航母不可同日而語,甚至完全是兩個層次上的東西了。加上美國諸多的限制,特別是航母方面更是限制異常嚴格,導致日本不得不在大型軍艦方面自行摸索。

“日向”級直升機航母是日本在冷戰後,或者說是二戰後設計建造的最大的一型水面戰鬥艦艇,也是冷戰結束十年之後日本第一次明確了其之後的總體戰略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目標。這也是日本第一次設計了包括平直甲板在內的大量屬於航空用的設施與裝備。但出於技術層面的考慮,畢竟是第一次設計建造,因此以精打細算著稱的日本人還是把標準排水量控制在13500噸左右。而且當時害怕引起亞洲各國的強烈反應,因此該直升機航母除了沿用了直升機驅逐艦這樣的稱謂外,其攻擊性並不強,比如2部升降機都被設計成在飛行甲板內,而不是設在舷側。不過當時日本已經考慮到今後的發展空間,甲板最大載重能力達到了30噸。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三代直升機驅逐艦“日向”級,採用全通甲板,實際上就是人們通常所稱的直升機航母。

“出雲”級直升機母艦可以看作是“日向”級的放大版本,並補充了“日向”級所沒有的兩棲作戰能力以及海上補給能力。由於滿載排水量急增到26000噸,比“日向”級大了整整近9000噸,所以其能否改裝成一艘固定翼航母就成爲各國關注的焦點了。

改裝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日本海自按政府的要求,計劃把“出雲”號改裝成一艘可以搭載起降F-35B型隱身戰鬥機的航母,這就要改變“出雲”號的性能與用途了。這樣一來,日本海自主要是改變“出雲”號的艦載系統、設備的結構、材料和艦艇內外的佈置,需要更換或加裝各種新型系統和設備等。通常來講,在設計艦艇時,設計人員在艦艇設計與建造時都會留有一定的寬餘度,這樣爲艦艇今後的改裝提供基礎和潛力,方便艦艇在服役期內能夠定期更新系統和設備,使得艦艇可以通過改裝在較短時間內,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將先進的科技成果用於現有艦艇。經過改進後的艦艇,無論在性能還是戰術技術上都能保持與世界軍事裝備發展的節奏一致,進一步延長艦艇服役期,同時也提高了艦艇的作戰能力,可以擔負原來無法分行的作戰任務。

但無論哪一國海軍對其艦艇進行改裝時,都要需要經過縝密的論證設計、試驗和鑑定,並履行報批手續,予以嚴格控制。另外,基本上都會選用結構良好、有一定剩餘壽命、符合改裝要求的艦艇實施改裝。成批改裝時通常選用一艘同型艦艇進行先期改裝,改裝後經過充分的測試後,經過海軍規定的試驗驗證和批准,再進一步推廣到其他同型艦艇上。

技術角度的不可行性

以技術數據來看,“出雲”級在尺寸上和意大利海軍的“加富爾”號輕型航母基本相當。“出雲”級艦長248米、舷寬38米、喫水7.5米、滿載排水量26000噸;“加富爾”號艦長235.6米、舷寬39米、喫水7.5米、滿載27100噸。更爲高度相似的是,兩者都採用4臺美製LM-2500燃氣輪機,最大航速也都在30節左右、載機數量也相當。有鑑於此,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爲日本“出雲”級直升機航母是可以很輕鬆改裝爲類似“加富爾公爵”號的輕型航母,並擁有搭載垂直起降戰機F-35的能力。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直升機航母

但從“出雲”級的基本情況來分析,不難發現,其一開始是按直升機航母來設計建造的,根本沒有考慮到固定翼戰機上艦操作。雖然從外形上看,“出雲”級和西方標準的輕型航母幾乎一模一樣,但事實上僅僅是外表相似而已。比如,當時考慮到方便直升機快速起降,因此“出雲”級在飛行甲板的後部中軸線的中部安裝了一部升降機,這對直升機起降自然是幫助極大,但如果是對於起降固定翼戰機,這種二戰時代的設計就太落後了。如果封掉這部升降機,另外在側舷開口安裝新的升降機,那麼涉及的問題就非常多,包括艙室的重新安排以及艦的平衡性與航行穩定性,大量繁雜的管路需要重新設計並重新輔設,還需要重新設計消防設施、防爆措施等等,幾乎和設計一艘新艦沒有什麼區別。

而且“出雲”級是設計是搭載直升機的,沒有考慮到固定翼戰機上艦,導致機庫安排也是按照直升機的使用來考慮的,目前已知“出雲”級的機庫被分割成前後封閉的2個機庫。這樣一來,如果採用F-35B這樣的固定翼戰機,帶來的不便可想而知,從存放到調度都會帶來一系列的麻煩。甲板方面也是如此,當時只考慮到直升機起降相對簡單,因此也沒有對甲板作過任何使用固定翼戰機的測試。而如果是使用固定翼戰機,那麼還需要補充測試諸多因素對固定翼戰機起降帶來的影響。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出雲”號的機庫很大,裝載能力很強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如果不搭載艦載直升機,“出雲”號的機庫可以用來搭載車輛

至於飛行甲板的強度遠非外界想象的那樣,說是隻要再輔一層甲板或是塗一層耐熱層就能起降F-35B那麼簡單。F-35B的發動機尾噴口偏轉向下噴出的強大熱量會給甲板帶來的傷害,如果防護都需要日本設計人員進行深入研究。而這些除了需要大量時間與金錢投入之外,還需要在大量的實驗基礎上才能得到切實的結果,最後制定出相應的操作規程與配套設施。而這些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沒有幾年時間是根本不會得出成果的。

此外,安裝滑躍起飛甲板也是改裝“出雲”號必須改進的措施,畢竟是要搭載F-35B,如果沒有滑躍起飛甲板,以垂直方式起飛的F-35B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就會大幅縮水。滑躍起飛甲板倒是可以從世界軍火市場上買到,而且出售的國家也有好幾個,價格也不貴,花上數千萬美元就到手了。不過滑躍甲板的重量達到500噸左右,安裝到艦首會對全艦的重心會造成很大影響。而艦首的強度也自然需要加強,這樣一來又要涉及到全艦配重的問題,然後就是各種穩定性、平衡性以及全艦結構的調整等。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F-35B上艦,不僅對於甲板強度要求較高,而且要想具備更遠的作戰半徑,還需要滑躍甲板。美國海軍在兩棲攻擊艦上搭載F-35B,一是擁有更長的甲板,二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在艦上起降時並不要求太高的作戰半徑。

退一步說,就算能夠在艦首安裝上滑躍起飛甲板,那麼“出雲”號又要面臨甲板氣流的問題,然後是航速受影響,側風的影響也不可小視。即便進行這些改造,那麼改造後的“出雲”號也依然存在不少缺陷。例如,安裝滑躍甲板後,航行時飛行甲板會產生亂流,這對F-35B垂直着艦非常不利。

雖然“出雲”號已經是被大多數國家認爲是一艘準航母,但通過上述分析,日本海自要將其改造成一艘真正可以起降固定翼戰機的航母並不容易。這樣做的代價幾乎是重新把“出雲”號重新設計一遍,不僅改造時間相當長,而且技術難度相當高,資金也是相當高的。

作戰能力

當然,如果“出雲”號最終真的完成改裝,那麼就要評估一下它的作戰能力了。通常的情況來講,評定一艘航母的作戰能力,還是要看它的排水量。畢竟排水量越大,載機量自然也越多,攜帶的油料、彈藥和各種物資也會更多,作戰持久力自然也更長。

“出雲”號的滿載排水量只有2.6萬噸,屬於典型的輕型航母,和英國退役的“無敵”級、意大利現役的“加富爾”輕型航母都是同一級別的貨色。英國“無敵”級與“加富爾”輕型航母搭載垂直/短距起降的“海鷂”或AV-8B,數量最多也就20架左右,連維護艦隊的防空都成問題。至於展開反艦攻擊或對陸攻擊的能力就更弱。何況日本海自是準備在“出雲”號上配備F-35B型戰鬥機的,其無論是重量還是尺寸都遠大於“海鷂”、AV-8B,因此搭載量估計只有12架左右。這樣的數量,甚至連爲艦隊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防空巡邏都很困難。

再看“出雲”號改造後搭載的艦載機F-35B。在美國4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上,F-35B最多也只能搭載20架左右,而且美國兩棲艦基本都有120米左右的滑跑距離,這也是得益於美國兩棲艦噸位和尺寸都大。而“出雲”號就麻煩多了,它能提供的最大滑跑距離只有100米左右。要知道滑跑距離越大,那麼戰機航程也越大,載重量也可以大幅增加。如果F-35B擁有300米長的滑距距離,其最大作戰半徑可以達到驚人的750千米。這樣一來,“出雲”號上的F-35B重載就免談了,就算按空戰標準掛載4枚AIM-120C型中程空空導彈,外加2枚近距格鬥導彈,其最大的作戰半徑也不過只有300千米左右。而且即使是這樣近的距離上進行作戰,其最大滯空時間也不能超過2小時。因此,“出雲”號就算花了重大代價改裝成一艘可以搭載F-35B型戰機的標準輕型航母,卻連最基本的艦隊防空都做不好,何來參加與敵方艦隊的攻防作戰?

烏鴉能變鳳凰嘛?  看日本直升機航母如何變身!

“出雲”號如果要搭載F-35B並操作使用,可不像這張粗糙的設想圖那麼簡單

目前,美國最新一代的兩棲艦是“美國”級,在執行制空作戰時全部換成F-35B的數量大約在20架左右。“出雲”號如果有一天成功改裝成標準的輕型航母,由於排水量只有“美國”級的60%,從噸位來折算其艦載機的數量也不過只有12架左右,加上各種配套設備,搭載的數量只會進一步降低,甚至有可能只有10架左右。

綜上所述,一艘艦艇的大改裝,取決於對該艦艇改裝後的作戰使命的定位、經費的寬裕程度和改裝的可行性,三者之間是客觀辯證的關係,互相依賴,缺一不可。而對於設備的選型分析也必須建立在平臺和系統的可行性分析上,這不是簡單的組合而已。艦艇的現代化改裝從技術上而言,其設計難度往往超過設計一型新的艦艇。因此,日本海自“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如果真的要改進成一型可以搭載並起降F-35B型固定翼作戰飛機的輕型航母,無論是從技術還是資金角度,對日本海自都不可行。以如此之大的工程量與資金投入,對“出雲”號航母進行傷筋動骨的改裝,而最終結果只是可以搭載10~12架F-35B型戰鬥機的結果來看,這樣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