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中意沒事刷刷抖音,你會發現現在的人都開始給貓兒、狗兒當爸媽,還樂此不疲,不惜花重金血本。不禁思忖,怎麼這麼流行給動物當爸媽?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張

如果你還有空能刷刷朋友圈,你也會有相似的發現,尤其是90後的男生們兒,成了貓奴兒的傾向比以往要嚴重。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2張

時下還有個詞兒非常流行——“貓咪經濟學”。“貓咪經濟學”指不管經濟多麼困難,大眾對貓及其周邊的熱情永遠高漲,貓咪等於經濟,成了一種商業符號。它是日本經濟學家在2015年發明的。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3張

“貓站長”Tama—擔任貴志站站長

故此,星巴克貓爪杯的風靡並引發黃牛風潮也就變得不難理解。

貓兒之故此在日本如此流行,與大多在城市生活的人感到孤獨和寂寞有很大關系,養貓兒成了重要的心理慰藉,而且貓養起來要比狗方便一些。

在日本,不想結婚的人越來越多了。《內地生育報告2019》裏提到日本的狀況,日本“男主外、女主內”性別分工較為普遍,職場性別歧視嚴重,在家庭和工作沖突下,越來越多日本女性放棄結婚生育。1990-2015年,50歲以上女性終身未婚率從4.3%激增至14.6%。不到7個人就有1個終身未婚。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4張

資料來源:OECD Family Database,恆大研究院

扯了這麼多貓兒、狗兒的,無非是想對比當下內地社會的另一個現象,就是為啥大家寧願養貓兒養狗兒也不養娃兒。當然,大多數家庭確實是養了,但也就一娃足矣,絕不逾數。

而且這個話題在最近的兩會期間還上了熱搜,成為了全民探討的話題。3月10日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高小玫提到,調研表明家庭育兒負擔是少生、不生的重要原因,育幼服務不足制約了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尤其是,0~3歲嬰幼兒養育支持是當下備受關注的民生短板。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5張

這個幼兒養育支持既需要人力上的,也需要財力上的,而且已經達到了社會的普遍共識,是一種社會存在的普遍焦慮。

當下沉重的育兒照顧重任牽制着女性的職業發展,普遍的隔代養育亦是以祖父母的巨大付出為代價的,而且因孩子養育而帶來的家庭矛盾、家庭負擔等問題都在增多,消減着家庭的美好生活。

相形之下,不願意生,或者不願意多生就成了人們的普遍選擇,而Killtime和獲取心靈慰藉的方式就用小動物來代替了。

生育成了女性的“枷鎖”

《2019內地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對晉升時遇到阻礙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在“處在婚育階段,被動失去晉升”以及“性別歧視”兩個選項上,女性的選擇比例數倍於男性。此外,在已婚未孕的女性中,更有三分之一的人受此困擾。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6張

當代女性雖然在智商、學歷和工作能力上與男性差距不大,但由於很多女性都要經歷生育過程,這竟然成為了她們找工作甚至職場晉升的絆腳石。

韓劇《未生》裏,女員工出現早孕反應,男上司斥責她:“你這麼愛生孩子,幹嘛不幹脆回家?”

“上面又不會因為我們組有懷孕的女員工而降低考覈標準,大家都得幫她幹活。”

這種說辭雖然很沒有人情味,但貌似也不是全無道理。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7張

韓劇《未生》

女性在找工作時經常會被問到婚戀、生育相關的問題,並且已經成為了很重要的考覈指標。

“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幾個孩子?有人帶嗎?”等等成了HR衡量能否被錄用的標準之一。

用人單位不希望女性因生育而中斷工作,尤其要生二胎,更不希望女性又多了一次“白付工資”的產假。即使遇到好的公司領導,表現出對這些都不care,可大家也明白,一旦離開崗位,就有會新人來替代,回來後能否有自己位置都很難講。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8張

故此,對於很多職場女性,在生娃兒這件事兒上都很謹慎。職場對女性的“隱性歧視”不減弱,女性的生育意願就不會提高。

而且,女性在婚育之後的精力或多或少會被家庭分散,女性因此也會遭遇職場的隱性歧視。職場的高壓和日常的辛苦已讓女性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意願來“養娃兒”。

隔代養育引發家庭矛盾

年輕父母出於工作,無力帶娃,育兒市場又沒保證時,孩子的養育基本交給了祖父母。於是,在內地便形成了一種無奈而又不可避免的教養模式——隔代教育。

這樣的安排一是犧牲了老年人的自由,二是祖父母的教育理念無法滿足80、90後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由此引發的家庭矛盾成了內地家庭主要矛盾之一。

這種抱怨不僅能從身邊的人聽到,而且現實也被搬到了熒幕上,你要經常刷抖音就能看到相似影視橋段。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9張

祖父母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當的教育手段,這都成了矛盾的焦點。老人漂泊異鄉的孤獨感、生活習慣的差異化,也正日漸突出。

當下有個普遍問題就是孩子出生後夫妻矛盾驟增,婆婆再因照顧孫子介入家庭生活,就特容易導致夫妻離異。

工作壓力、家庭壓力讓年輕人疲於應對,家庭生活的幸福感降低,離婚率的飆升,這也降低了很多人的生育願望。

育兒成本無力負擔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乜現在年輕人連一胎都不想生了?

高贊答主胡大曰說:“在農業社會,孩子相當於一個大牲口,五六歲就能幫家裡幹活,飼養成本不過桌上多加一雙筷子,粥裏多加一碗水罷了……

現代社會要想培養一個合格的勞動力,成本可要比古代社會高多了……”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0張

育兒成本很高成了很多家庭的負擔,亦是很多年輕父母不想生娃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這樣一個房價高、開支大、壓力重重的環境裏,生孩子確實是一件奢侈的事。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1張

孩子的養育成本相較以前大幅度攀升。這個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機會成本,二是實打實的砸錢。

機會成本指什麼呢?

《內地生育報告2019》是這樣說的:生育、看護、培養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即為家庭、女性的機會成本。

這個可能就需要男同胞們兒多付出,社會規則來幫忙解決。比如《內地生育報告2019》的建議是:

完善父親生育休假制度,既鼓勵夫妻共同承擔家庭事務和育嬰責任,也一定程度上縮小男女性在生育問題上受到的影響程度。比如,法國有11天男性陪產假,瑞典、法國和德國父母雙方可共享育兒假。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2張

資料來源:OECD Family Database,恆大研究院

另一個就是實際的金錢成本。上海的調查顯示,一個家庭養育一個0~3歲孩子的直接費用為32719.5元,4~6歲孩子的養育費平均為31943元,7~12歲的為31226元,35%的父母認為“養孩子是沉重負擔”。

有人估算,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連吃帶用加上讀書、找工作與結婚,要花100多萬元。

如此高成本的支出,讓很多家庭望而生畏,尤其我國還缺乏相應的補貼政策。生育成本的增高使一個家庭生一個孩子都是重大決策,養育孩子變得越來越重視質量。

很多年輕父母會認為“既然不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何必讓他來到人間呢?”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3張

由此,即使符合二胎政策,也只有1/4的家庭願意再生,這個比例明顯是不高的。

而且現在的人亦算得很清楚,現在養孩子是以放棄當下消費為代價的,但不見得這筆投資是有收益的。社會社保制度的健全使很多人晚年無憂,毋需依靠孩子養老,也就不需要省吃儉用養幾個孩子來防老。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4張

故此,從意願角度,孩子就被削弱甚至剝離了養老投資品的功能。沒有了這個功能,要那麼多的孩子幹嘛呢?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4張

資料來源:OECD Family Database,恆大研究院

據《生育報告》(上圖),全球總和生育率平均水平在2.45;發達國家在1.67已經感覺到危機,鼓勵生娃或引入新移民,而我國的數字是1.5。未來只能是情況更為嚴峻。

人口,是發展一切的引擎機。沒有人口做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都會遇到瓶頸。

想想我們即將面臨的社會問題:老年人在寓所中孤獨死去,失獨家庭隨處可見,低學歷剩男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失業現象成為一種潮流……

現實有些觸目驚心。人口老齡化問題很可怕,但這個鍋不該育齡女性背。

故此,從國家層面來出臺一些政策和機制鼓勵生娃,減少家庭應對養孩子的壓力和負擔,這纔是長遠之計。

目前,我國重未相關的優惠政策支持,也沒有緩解育兒問題的公共服務體系。高小玫提出的“面對育兒社會焦慮,不僅要補托育服務短板,更應將其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從制度建設去謀劃 ”也真是應該倍加重視的。

生育責任應該由“企業、政府和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

企業應該給女性更多機會,比如設立彈性的工作制、男性產假等;政府應該提供一些財政補貼,完善生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建設0~3歲幼兒的育兒機制;社會應該在男女兩性的平等上觀念更加進步。

比如《實習生》電影中安妮·海瑟薇的丈夫是全職婦男,本有着出色的事業,為了太太的職業理想放棄自己的工作,專職在家帶娃兒。這至少代表着一種觀唸的開放。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6張

電影《實習生》

只有大環境變得寬鬆了,沒那麼大的壓迫感了,小家庭纔能有更多的精神空間和物質空間多容納幾個小生命,你說是不是呢?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7張

END

她們為乜寧願養貓養狗也不養娃兒? 財經 第18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