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1張

「復聯」系列一直是票房吸金黑洞,這次《復聯4》更是未映先火,預售2小時就破億,創下中國影史最快破億的記錄。這還不算,比預售更瘋狂是巨幕版的票價,居然比買股票還刺激。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2張

01 到底有多瘋狂呢?

貓哥一位上海的朋友吐槽,IMAX的電影票價從預售當天下午一路飆漲,要是有K線圖肯定比買股票刺激,上午剛開售時,票價還普遍維持在100元以下,剛過了10分鐘就跳漲到了164元,而到了下午快3點的時候(股票的收盤時間),一張IMAX電影票已經漲到了350元。要知道,股票漲停才10%,而票價僅僅過了10分鐘漲幅竟超過了60%!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3張

微博上網友也吐槽:

「家門口電影院平時幾十塊錢一場的電影,零點首映場賣到了250」;

「我家在一個四線城市,平時IMAX都只有60塊,4月24日零點的票賣到了180」;

「濟南的萬達,《雷霆沙贊》現在的IMAX票價70,復聯首映場365,和北京一個價格」……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4張

更可怕的是這麼高的價格還不一定有好位置,預售消息傳出當天,一些影城就已經圈出「皇帝位」(即影院「C」位,全影廳最佳觀賞位置。)來進行售賣,並且整個影城只有50個這樣的席位,每人限購兩張,價格平均300-400,滿滿的飢餓營銷的套路啊。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5張

不少影迷吐槽:「萬達以為自己開演唱會嗎?還按坐區賣票。」「這個座位是能跟復仇者們肩並肩一起拯救世界嗎?事件發酵後,此微博很快被刪除了。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6張

當然,影院敢於推出「皇帝座」還是有底氣的,不怕沒人買,只怕沒位子,IMAX場基本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讓黃牛迅速聞到了一股血腥味,把本身貴的離譜的價格推高得更離譜。目前看2017年上影節炒到2000元一張的《晝顏》已經成為過去時,貓哥在閑魚上搜索《復聯4》黃牛票時,居然有人掛出了5000元兩張的報價,果然影迷的瘋狂限制了我們的想像。這樣看來,所謂的「皇帝座」好像也不貴了?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7張

02 高票價真的能持續嗎?

幾百塊一張電影票都能看一場演唱會了,貓哥差點以為現場能見到真人了。到底是什麼支撐著高票價呢?貓哥認為有這4個原因。

1)主要是這次《復聯4》在中國內地上映時間比北美還要早兩天!所以,看零點場的觀眾是全球最早的。意味著不被劇透,還能劇透給別人,對漫迷來說是一種驕傲。

2)並且《復聯4》的片長足足3個小時,幾乎雙倍於普通的電影,對於影院來說排一場《復聯4》在平日可以排映兩場其他電影,成本很高,對觀眾來說也很過癮,相當於看了兩部復聯,兩倍時間、兩倍票價沒並有太多問題。

3)還有就是情懷和好奇心,漫迷千方百計購買首映場的原因,就是想第一時間知曉復聯3後面留下的懸念怎麼破解,《復聯4》即是收尾又是下半部。

4)當然凌晨上映,還有凌晨34點的深夜場,高票價裏含有影院工作人員的人力成本,散場時間已是快早晨7點了,我們看完可以直接上班了。

那麼《復聯4》到底會不會再創造一個票房奇蹟呢?

03 《復聯4》掀起五一前觀影小高潮

目前從貓眼、淘票票想看人數就能直接反映出火爆程度。截止到4.18號的16:00點,貓眼上的想看人數為168.91萬,淘票票上的想看人數為304.7萬人,合計達到470萬的想看人次,目前預售超過3億多,有機構預測中國區票房會到達31億左右。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8張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9張

此外,目前的各大院線預計排片佔比也處於一邊倒態勢,復聯4在上映後兩周的時間內佔據了幾乎所有的檔期,處於一種不看也得看的狀態。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10張

來源:貓眼電影

這次《復聯4》的出品方漫威影業估計要樂開花,從中國輕鬆拿走幾十億元利潤,這其中院線也要分走一杯羹,難道我們只能眼睜睜貢獻高票價嗎?

其實貓哥在《流浪地球》爆款後給大家講過一個投資A股影視傳媒行業的小財技,和這次情況類似,每當有爆款電影出現的時候,影院和影視上市公司都是直接受益方,我們可以找合適的時機投資A股這些相關公司,來賺取一張「帝王座」的票錢。

其實每年的五一檔票房數量和觀影人次都在漲,尤其是今年五一小長假增加一天假,更有利於電影觀影人次增加,去年五一檔期分賬票房突破了10億元,這次有《復聯4》的提前預熱後,秒殺去年五一檔很可能是分分鐘的事情。

04 A股誰是《復聯4》幕後贏家?

如果這次五一檔票房超預期的話,對A股院線和影視公司的業績有直接影響,而在這場票房狂歡中,中國電影很可能成為國內資本最大的贏家,資料顯示,本次《復聯4》的發行方包括中國電影和華夏電影。

據財通證券統計,若假設《復聯4》實現30億元的綜合票房及中影與華夏均分發行分賬,主發行方中國電影預計獲得2.22億元的單片發行收入。而18日中國電影最高大漲7%的股價也立刻回應了這個利好,並且最近兩個月漲幅超30%。其中,4月12日預售開始後,漲了15%,作為一個短線操作,其實還是有不小的獲利空間,當然有朋友說,又是馬後炮,其實你也可以觀察電影正式上映後的口碑,如果超預期,估計還有一波真金白銀的炒作。

那麼還有誰是間接受益呢?比如院線通路方,萬達影視、金逸影視、橫店影視、幸福藍海等。(本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如果大家承受不了股市的上竄下跳,又想短期參與這個題材的炒作,不妨選擇傳媒ETF等相關基金來繞道佈局,從十大重倉股看,萬達電影占凈值比例3.4%,對基金凈值有一定提振,並且分攤了風險。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11張

和國外百年老牌影視公司不同,比如漫威系列,影視公司只需要拿下版權,便可用一個IP打造一款爆款,甚至引帶火一個明星。

我們影視市場還沒有一套成熟的工業化體系,對於可遇不可求的爆款來說,充滿了太多不確定性,導致A股的文化傳媒股業績參差不齊,不具備長久高盈利的業績。

10分鐘漲60%,《復聯4》的幕後贏家到底是誰? 財經 第12張

所以貓哥要提醒大家,《復聯4》這種爆款電影並不是天天有,優質的IP是稀缺的,傳媒板塊目前還不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只能拿小資金當做短期炒作的題材來看待。

如果五一後沒有按照預期上漲就需要做止損打算,例如當年北京文化壓中了53億票房的《戰狼2》和31億元的《我不是葯神》等爆款後股價出現劇烈上漲,但是最後股價都無疾而終慢慢陰跌回原位,貓哥希望當中國電影產業出現工業化體系之後,我們也會有自己的超級英雄系列,那時可能就輪到外國人瘋狂搶票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