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近年来IPO发行速度的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激增。截至2017年5月中旬,共有3323家公司,突破3000家的关口。从历史数据来看,1993年底,A股上市公司数量首次突破100家,2000年9月19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0家,到2010年9月15日,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IPO的提速,使得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持续增长,应收账款的总额也持续增长。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规模

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量规模达3.87万亿元,是2010年底的1.26万亿的三倍多。201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比2016年四季度的增加0.202万亿元。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至今,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量呈持续上升的节奏,逐年递增。

但从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来看,呈递减的趋势,2011年曾高达31.7%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因为2011年持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市公司的产品销售过程中回款情况受到影响,赊销行为增多使得应收账款存量大幅度上升。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6年四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长16.9%,2017年一季度比上一财报周期上升5.4%。

图1 2010-2017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规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天逸研究院分析整理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行业分布

根据证监会最新行业分类来看,共分为金融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等19个行业大类。

201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行业数据来看,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达1.95万亿元,占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50.42%,其次是建筑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达0.855万亿元,占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22.06%。还有采矿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均在1000亿元以上。

图2 201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天逸研究院分析整理

主要细分行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趋势

从上市公司的细分行业来看,201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来自于土木工程建筑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比例最高,达19.84%,共有63家上市公司,其中应收账款存量较大的企业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交建及隧道股份等大型中字头上市企业。在土木工程建筑业中其应收账款主要来源于各类工程欠款、各类保证金,已完工未结算工程款、坏账准备等,受该行业的资金回笼周期长和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变得非常重要。

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建筑下属中建财务公司,开展集团内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主动进行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比例也高达8.43%,共有294家上市公司。同时从下图也可以看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占比也高达6.87%,汽车制造业达6.31%。

图2 2017年一季度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比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天逸研究院分析整理

从2017年一季度主要细分行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增长率较高,达26.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增长率达19.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增长率达19.4%,以及房地产业、批发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细分行业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有较高的增长率。

表1 2017年一季度细分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增长率

由于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由企业赊销而形成的,赊销虽然能扩大销售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同时也存在著一部分货款不能收回的风险。疲弱的经济环境之下,企业下游市场增长乏力同时面临成本费用压力,上市公司的盈利空间遭到挤压。

因而从上市公司的细分行业应收账款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也面临著需要积极进行应收账款管理的工作,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和流动速度,缩短应收账款的账期,有效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

本文为天逸俱乐部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