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耳聞這美術館許多,卻遲至2016年11月22日終於開幕,讓身為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同時也是妹島和世建築迷的我,迫不急待在開幕之展就趕快來到這位於兩國的「墨田北齋美術館(すみだ北斎美術館)」(註:館內及部分夜間拍照為第二次到訪時,因有特別申請媒體取材時開放拍攝的)

 

 

充滿下町風情的兩國,有著有趣的「江戶東京博物館」、每年相撲大事的「兩國國技館」,在這年同時結合觀光案內所的全新名所「NOREN」也開幕。

不過相較之下,「墨田北齋美術館」的位置大概得離車站步行數分鐘,有趣的是,在這座充滿美感的美術館前,前方是社區小朋友開心玩樂的綠町公園,後方是總武線來回穿梭及超市,或許也是這現代版的庶民日常風情,更能一邊看著北齋描繪的江戶時代隅田川岸風光,一邊品味著今日的兩國風情。

【東京都 兩國】江戶東京博物館~認識今昔東京最好玩的博物館

【日本相撲觀賽】一償宿願的大相撲賽@兩國國技館-秋場所

 

Klook.com

 

1760-1849出生於當時江區的本所南割下水京墨田),九十年的人生日常雖都離不開墨田區,但小就展露他在繪畫的天份,個性上也十分有趣,喜歡喜歡四處遷移,不論是搬家或是旅行,也或許四處移動的個性,讓他的察力及學習力都特別強,也在習畫的過程,融匯日本狩野派土佐派光琳派等繪畫技法,在創作屬於自己獨特的畫風。

他一生創作力源源不絕,據說一生畫作高達3萬多幅。即便出生在江戶鎖國時代,他筆下的浮世繪描繪的正是人們的真實生活、社會景象及自美景,但反而創造一股代表日本主義的獨特藝術風格,甚至還為19世紀的歐洲掀起熱潮及極大影響,連莫內、梵谷、雷諾瓦、竇加、高更等都曾臨摹過他的作品,或留下了受到浮世繪影響的名畫。

 

當中,最負盛名,甚至在今日幾乎成了海外觀光客對於傳統日本的唯一印象,便是他在60多歲時以富士山題的三十六景浮世,成了今日日本17世紀繪畫風格的代表。

 

Klook.com

 

即便今日,他的作品也在在被運用在不同的創作型式上,甚至連現代廣告都喜歡借其意念,而加以發揮,包括PANASONIC在2009年時,就曾以墨田北齋在三十六景神奈川(另一常成為代表的為「赤富士」為靈感,進行一糸列廣告創意,並拿下第44回日本產業廣告獎-新聞部門的糸列廣告獎。

  

不過有一說是,葛飾北齋其實是「創作」的設計師,雖描繪著風情畫,但他的創作方式是將眼見的景物先記憶下後,而分解圖像,重新在的他畫作中再次構成,因此看似實景的存在,但也有著大量的再創作。

另外,他54歲時出版的畫冊也是經典。他針對人類的肢體表情鳥獸花草自然景觀等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這糸列共高達154000幅的插畫圖錄,即便今日看來仍是最佳範本之作。雖說在長野縣小布施也有一處他的美術館,但論代表性,墨田區自然更具說服力。

 

Klook.com

 

曾與西澤立衛以「SANNA建築事務所」,同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的妹島和世,向來以重視地域的連結,金澤21世紀美術館便是成功的一例。為了連結起與這長達近90年的土地情感,連接建築與周遭環境也成為她藍圖中極具重要的一環。

 

通透卻有層次的白,輕柔裡散發著外柔內剛的女性特質,一直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不過這回她不以白,而是以極為現代的面鋁板,外觀遠看有巨大金屬體切割出兩個長型三角型,正面的金屬朧地反射周景觀,晨昏變化的天色、地面草坪、玩樂中的孩童或路過的行人都成了立面上移動的風情,若說齋是版畫的巨擘,那妹島則透過現代建築映染著那讓人懷唸的下町風情,尤其四個入口處匯聚的十字口,一抬頭,猶如萬花鏡般,將四周風情全濃縮在此。

 

 

近距離觀看這建築,更發現它的趣味所在。

 

原來四面皆入口處,這讓我想到「金澤21世紀美術館」,但不同的是,四個入口處各結合通透的三角落地玻璃應用,將外部的地景風情縮影成屋內景觀,金屬感的建體顯得輕盈,反而是幾何構築設計活潑了眼前視覺的諸多趣味,上下左右有如進入齋世界的萬花筒,光影折射、流動的人羣,光站在這入口處,就讓人玩味許久

【石川縣】SANAA*金澤21世紀美術館:街角傳音、泳池相遇,普立茲建築師打造最好玩的藝術迷宮、美味咖啡館FUSION 21

 

 

由如十字街區的入口走道,也將1的空間區座室 MARUGEN 100圖書與及美術館的商城

地下1層加上4層樓的建築,除了2樓作為公室與儲藏空間外,展覽室主要為3樓的企畫展與4樓的常設展。但有趣的是,4層次的空間各有巧妙,由下而上逐一從切割空間融合成一室。

 

旋梯來到3樓的展示空間,為了避免光害帶給作品的損害,但又不失去光影在空間裡的迷人變化,妹島和世將展覽室切割出無窗景空間,另一側公共區域中,則以大小不同的三角,透過屬鋼網篩濾出柔和又富戲劇的明亮光,一個轉身,還意外發現窗景外,正是迷人的下町風景及晴空塔呢!

墨田北齋美術館館藏1800件作品北齋及其門下第子的作品,除了常設展,也依不同主題輪番上陣。

但當中《隅田川兩岸景色圖卷》這長達7公尺長的作品應是讓人印象最深刻。因它曾經在轉手拍賣下流落海外,這回館方還特別結合科技,帶領觀看者一個全新體驗的導覽模式。

4樓的常設展區也極為有趣,依日本浮世繪,也是北齋的創作年代,加上多樣的數位元素,達到美術館寓教於樂,同時也可完整了解整個浮世繪的發展。

另還84的作畫的場景(另一旁是阿榮),生動的模樣,不免讓我也真對這繪畫天才老頑童的一生有著更大的興趣。

不知在哪看過這麼一句話,「專心認真地做一件事,我們纔有機會看見事物本質的美。」說他是天才,我相信,但天才的背後,有著時時刻刻的熱情與努力的投入,這點,我更在他一生的創作中完全感受到。

更多東京美術館http://aliciaisme.pixnet.net/blog/category/1796155

另一提的是,墨田北術館LOGO是以開對外徵求得獎設計師將繪於富士山麓的閃電做成標誌,並以高空的巨大閃電出美術館對世界發訊的理念

地址:東京都墨田區亀沢2-7-2

開放時間:9:30~17:30

票價:常設展400日圓、特展依不同企畫展而不同。

交通:JR總武線、都營大江戶線「兩國」站步行5分鐘

網址:http://hokusai-museum.j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