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爲今天吃什麼而煩惱的時候,在世界上的另一個角落,卻有人因爲什麼都沒得吃而煩惱。其實,糧食危機離我們並不遙遠。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在全球農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憑藉雜交稻技術、轉基因改良、化肥和工業化生產的全面發展,糧食產量得以保持了增長的勢頭。但產量的增長並不足以消除全世界範圍的飢餓人口。

  在大洋洲,食物不足發生率連續若干年保持上升趨勢。而在糧食問題最嚴重的非洲大陸,受影響人口已經超過了2.56億人,接近總人口的21%。在馬裏的北部區域,每50克大米的價格已經達到了30美元,堪比黃金。

  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編制的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中,世界飢餓人數繼長期下降後,在近幾年有所增加。全世界有近1/9的人口,約8.21億人面臨着食物不足的困境。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現代社會,全人類仍然面臨着嚴峻的糧食問題。

  人工智能的發展爲解決糧食問題帶來新思路

  今年4月2日,騰訊和聯合國共同組織了一場特殊的研討會,討論AI和FEW的問題。

  所謂“FEW”,是在騰訊WE大會上由騰訊首席探索官David Wallerstein(網大爲)提出的概念,即食物F-food,能源E-energy和水W-water這三種關乎人類未來的資源縮寫,也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爲(David Wallerstein)在聯合國人居署與騰訊共同主題研討會上致辭

  網大爲表示:“我們聯合發起這次研討會,是希望在城市管理者與科技創新者之間,搭建一個有效的溝通平臺,讓產業界的新技術能夠精準地與城市環境面臨的難題相匹配,及時有效地提供科技解決方案,未來惠及更多的城市和人口。”

  以農業爲例,在土壤探測方面,通過人工智能分析衛星圖片,可以確定土壤肥力,並結合市場環境等多維因素,精準判斷本年本地區最適宜栽種的農作物;在病蟲害防護上,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可以幫助農戶識別蟲害並通過APP快速獲取專家建議;在產量預測上,利用深度學習和大數據,實現精準預測農作物產量(準確率甚至可高達99%);在播種、耕作、採摘等環節上,人工智能同機器人相結合,可以極大提升生產效率。

  讓複雜的事變簡單,讓種植不再“靠天吃飯”,讓生產在低碳足跡下釋放巨大的產能,這就是人工智能爲這個最古老和最傳統的行業帶來的全新改變。

  作爲一家科技企業,騰訊始終保持着領先的思考方式,在衆多科技公司開始佈局FEW領域之前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騰訊投資的名爲Phytech的科技公司,通過使用各種傳感器和衛星數據,由機器學習提供動力,瞭解作物情況,優化作物健康。數據顯示,該系統爲客戶平均節約了20%的水資源,生產率提高20%,在玉米授粉期內通過計算避免僅3天的灌溉不足,即可增加126美元/英畝的收入。

  來自騰訊公司的AI專家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的農業專家團隊-iGrow參加了荷蘭瓦赫寧根大學舉行“國際人工智能溫室種植大賽”。利用相關的AI技術,收集天氣、土壤、空氣質量的數據,判斷作物的成熟度,計算設備和勞動力成本,從而對農業生產做出更準確的規劃。

  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創始人姚星,在本次大會上介紹:“我們通過人工智能和遙感技術,採集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溫度、溼度和供水情況,在一個50平米的溫室裏種出了3000公斤以上的黃瓜。如果與同類農業專家相比,我們的農業產出是他們的五倍以上。”這個首創性的農業AI系統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自然資源利用率,同時大幅降低了傳感器成本,展現出“AI+農業”的巨大應用潛力。未來騰訊AI Lab還將在農業、能源等領域進行持續的技術探索。

  這只是人工智能種植黃瓜的初步成果,人工智能更大的作用在於它不僅可以完全替代一些人類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還能通過自動學習、加速進化,從而規劃出更好的種植環境。

  “FEW是人類最基礎的需求,這三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是很複雜的關係。所以解決FEW的問題不能割裂的思考,而需要更加整合的解決方案。AI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收集、分析FEW領域相關的數據,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決策。” 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張力小如是說。

  其實在2018年,由馬化騰提出的《關於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建議》中就已經提到了諸多關於使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改造農業的舉措。例如:加快網絡改造升級,夯實工業互聯網發展的網絡基礎;鼓勵工業雲加快發展,促進實體經濟雲化升級;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生態共同體等。

  2019年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指出,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

  政策利好有望推動智慧農業進一步發展,市場的關注則爲智慧農業注入了另一針催化劑。

  數據顯示,A股智慧農業板塊總市值已經超過了1700億元,共包括20家上市公司。根據2018年年報預告,板塊內20家公司中,共有8家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佔四成。

  政府的支持,市場的肯定,這些證據都在告訴我們,一場更科學、更機械自動化的全新農業已經襲來,一場勢必顛覆傳統農業的變革正蓄勢待發,繼互聯網的奇蹟之後,我們又將見證工業互聯網的奇蹟。

  也許會有人說,當這些技術全面覆蓋之後,我過的數億農民該怎麼辦?無論是在效率、產量、還是質量上,他們似乎都不具備任何優勢,屆時他們該如何跟人工智能競爭?

  其實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智慧農業的普及就像曾經的工業革命一樣,機器雖然可以代替人類的部分勞動,但他們終究是工具。它們的出現只是爲了提高人類的效率,並不是顛覆我們,更不是要完全淘汰我們。

  農業機器的出現,讓農民種地越來越輕鬆,當人工智能農業全面覆蓋時,我們在田間勞作的時間減少了,產量提高了。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享受生活,這纔是我們發展人工智能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