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作为亲身经历过一战的德军士兵,对前线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虽然开始德军的攻势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德军还是在东西两线不断地取得了胜利,一九一五年的时候德军的士气还是很高的,但是在那一年的年末开始是一个德军的心理转折点,因为对方率先发起了心理战。

当时协约国的飞机向德国士兵投放反战传单,德国毕竟是一个新统一没多久的国家,很多德国人仍然将自己视为统一之前的某个公国的人,所以协约国鼓动这些原来那些公国的人不要为了“普鲁士的事业”而丧失了自己的性命,这一招对部分德军士兵的心理的确起了作用。

而第二阶段,当后方的家书传到前线士兵手里的时候,上面多描绘的是德国后方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发泄着家人心中的不满。这让前线士兵的军心更加不稳定了,开始怀疑自己浴血奋战的目的。这个时候希特勒是并不相信后方有这么大的困难的,所以他选择了无视。

但是希特勒后来不得不信,他因为在战斗中负伤而被送回柏林附近的一座医院中疗伤。在医院里希特勒就感受到德军的军心散了,很多人并不夸耀自己战斗的勇猛,反而因为负伤回国而沾沾自喜,这让希特勒大失所望。而希特勒在伤好了一些能够行动之后,便到柏林去看看人民真正生活的情况。发现真如那些士兵的家人信中所说“全城百万的人民,大家都在饥饿线上挣扎,每个人都怨愤异常”,希特勒此时也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但是他走过一些官厅和大公司的门口时不禁怒火中烧,在柏林的德国人民都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在前线德军士兵浴血奋战的时候,犹太的官员和大资本家们依然西装笔挺、花天酒地。德国人付出这么大的牺牲竟然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这如何让希特勒不怒?

在伤好之后希特勒再次踏上了战场,德军在东线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俄国被打崩溃爆发了苏维埃革命,新成立的苏联与德国签订了停火协议,承认了俄国的战败。此时德国本可以趁这大胜之势反过来处理西线的战事,但是发生了两件事让德国一下子就没了心气。一个是美国终于撕下中立的面具参战,另一个是1917年德国柏林发生了大罢工,前线的德军没有武器弹药的后援,因此局势急剧恶化,此时被芥子气中毒导致双眼失明的希特勒对此又急又怒。

这样的局面让德军军心彻底动摇,许多士兵都在议论国内的政事,受到国内舆论“继续战争者的就是保皇党和大资本家”以及投降就能获得民主自由的思想的影响,士兵们纷纷哗变起义,加上协约国部队的猛攻,德军开始兵败如山倒。

然而德军的倒戈并没有换来他们想象中的鲜花和荣誉,也没有换来幸福平等的生活,等待他们的是失业和极端的贫困,犹太人在战争中发了大财,国内工人运动被其利用成了其夺取政权的工具。“腐朽的德皇”被推倒了,但新成立的德意志共和国完全成了外国和犹太资本家的傀儡政府,让德国人民身上揹负着十辈子也还不完的债务。包括希特勒在内所有参加过战斗的德军士兵们都深深感到了耻辱与背叛,从那一刻起希特勒走上了极端思想的道路,他与犹太人和犹太人领导(因为马克思是犹太人)的工人运动不共戴天,发誓要终其一生也要消灭他们为德国人“复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