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作爲親身經歷過一戰的德軍士兵,對前線的情況是比較瞭解的。雖然開始德軍的攻勢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德軍還是在東西兩線不斷地取得了勝利,一九一五年的時候德軍的士氣還是很高的,但是在那一年的年末開始是一個德軍的心理轉折點,因爲對方率先發起了心理戰。

當時協約國的飛機向德國士兵投放反戰傳單,德國畢竟是一個新統一沒多久的國家,很多德國人仍然將自己視爲統一之前的某個公國的人,所以協約國鼓動這些原來那些公國的人不要爲了“普魯士的事業”而喪失了自己的性命,這一招對部分德軍士兵的心理的確起了作用。

而第二階段,當後方的家書傳到前線士兵手裏的時候,上面多描繪的是德國後方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發泄着家人心中的不滿。這讓前線士兵的軍心更加不穩定了,開始懷疑自己浴血奮戰的目的。這個時候希特勒是並不相信後方有這麼大的困難的,所以他選擇了無視。

但是希特勒後來不得不信,他因爲在戰鬥中負傷而被送回柏林附近的一座醫院中療傷。在醫院裏希特勒就感受到德軍的軍心散了,很多人並不誇耀自己戰鬥的勇猛,反而因爲負傷回國而沾沾自喜,這讓希特勒大失所望。而希特勒在傷好了一些能夠行動之後,便到柏林去看看人民真正生活的情況。發現真如那些士兵的家人信中所說“全城百萬的人民,大家都在飢餓線上掙扎,每個人都怨憤異常”,希特勒此時也對戰爭產生了懷疑和動搖。

但是他走過一些官廳和大公司的門口時不禁怒火中燒,在柏林的德國人民都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時候,在前線德軍士兵浴血奮戰的時候,猶太的官員和大資本家們依然西裝筆挺、花天酒地。德國人付出這麼大的犧牲竟然是給別人做了嫁衣?這如何讓希特勒不怒?

在傷好之後希特勒再次踏上了戰場,德軍在東線取得了重大的勝利,俄國被打崩潰爆發了蘇維埃革命,新成立的蘇聯與德國簽訂了停火協議,承認了俄國的戰敗。此時德國本可以趁這大勝之勢反過來處理西線的戰事,但是發生了兩件事讓德國一下子就沒了心氣。一個是美國終於撕下中立的面具參戰,另一個是1917年德國柏林發生了大罷工,前線的德軍沒有武器彈藥的後援,因此局勢急劇惡化,此時被芥子氣中毒導致雙眼失明的希特勒對此又急又怒。

這樣的局面讓德軍軍心徹底動搖,許多士兵都在議論國內的政事,受到國內輿論“繼續戰爭者的就是保皇黨和大資本家”以及投降就能獲得民主自由的思想的影響,士兵們紛紛譁變起義,加上協約國部隊的猛攻,德軍開始兵敗如山倒。

然而德軍的倒戈並沒有換來他們想象中的鮮花和榮譽,也沒有換來幸福平等的生活,等待他們的是失業和極端的貧困,猶太人在戰爭中發了大財,國內工人運動被其利用成了其奪取政權的工具。“腐朽的德皇”被推倒了,但新成立的德意志共和國完全成了外國和猶太資本家的傀儡政府,讓德國人民身上揹負着十輩子也還不完的債務。包括希特勒在內所有參加過戰鬥的德軍士兵們都深深感到了恥辱與背叛,從那一刻起希特勒走上了極端思想的道路,他與猶太人和猶太人領導(因爲馬克思是猶太人)的工人運動不共戴天,發誓要終其一生也要消滅他們爲德國人“復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