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安葬儀式的志願軍老兵們 郭媛丹/攝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4月4日上午,第六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儀式結束後, 一位胸前掛滿勳章的志願軍老兵哽咽着對記者表示, “今天舉行莊嚴、隆重儀式把戰友從韓國接回來,表明祖國沒有忘記他們。”

  4月3日,第六批志願軍烈士遺骸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歡迎儀式。從2014年至今,一共六批共59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迴歸祖國。

  上午10時許,軍樂隊奏響《思念曲》,儀式正式開始。在兩名持槍戰士護衛下,禮兵護送安放志願軍烈士遺骸的棺槨緩緩步入現場,全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錢鋒在致悼念詞時說,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迎回工作,始終牽動着全國各族人民最深厚的民族情感。今天,我們在此舉行安葬儀式,迎接烈士忠魂迴歸祖國懷抱。他們的英烈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全場人員向烈士遺骸三鞠躬。士兵們鳴槍向英雄前輩們致以最高敬意。 隨着主持人一聲“起靈!”《思念曲》再度奏響,禮兵們擡起烈士棺槨,繞場半周,緩步走向安葬地宮。參加儀式的各界代表排起長隊,向烈士們獻花致敬,並繞廣場一週瞻仰烈士英名牆。

  退役軍人事務部、志願軍烈士家屬、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等200餘人參加安葬儀式,其中,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最受關注。儀式結束後數名老戰士被記者團團圍住,上文中的志願軍老兵情緒非常激動,他哽咽着說,“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就返回祖國,享受到祖國母親的溫暖。” 這位老兵表示,這些年來對永遠留在那片土地上的戰友非常想念。今天在這裏舉行莊嚴、隆重儀式把戰友從韓國接回來,展示了祖國的想念,表達了我們的心情。

  85歲的馬秀祥是第二次參加志願軍遺骸安葬儀式,心情也很激動。“60年前我們回來,現在他們回來。看到昔日的老戰友回家,激動。” 談及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這些志願軍老兵認爲,那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打出了國威、軍威,保衛了東北。馬秀祥說,“戰爭特別殘酷,但我們把美國打敗了”。

  根據馬秀祥的回憶,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戰友犧牲後,活着的人就用一快白布把屍體裹起來就地掩埋。現在祖國強大了,戰友回國軍機護航,規格很高,儀式很隆重。看到昔日的戰友回家,馬秀祥特別精神地表態,“繼承他們的遺志,把國家建設好。”

  馬秀祥一家三代都是軍人,“兒子、孫子都在戰鬥部隊。”對於人民解放軍今昔對比,馬秀祥說,自己去參觀過兒子的部隊,營房環境非常好;現在的軍服也好多了。“抗美援朝時期我們是坦克部隊,用的是二戰期間的坦克,都是蘇式裝備。現在裝備很好。國家強大,人民幸福。“在習主席的領導下,解放軍戰鬥力很強。” 當記者問他兒孫輩的“戰鬥精神趕得上您嗎?”馬秀祥回答,”戰鬥精神還需要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