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亦安分享了靠意志力減肥,其實很困難。那麼這篇,我就結合自己多年的減肥經驗,再結合一些心理學知識,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在生活中更輕鬆愉悅的培養出我們的瘦身習慣。

1、在培養減肥習慣之前,首先你要確認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想減肥嗎?

你真的肥胖嗎?你的BMI指數高到危害身體健康了嗎?你的外形影響到你的生活,打擊到你的自信心了嗎?你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減肥,還是因為朋友們都特別瘦,廣告模特也都不過百,所以纔想要讓自己更加瘦?你確定變瘦後,你就會比現在開心嗎?當你捫心自問,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那麼你就會產生更多的內驅力,督促你去完成減肥這件事。

哪怕短期內看不到明顯成績,但因為預期結果太過美好,你也會有更強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每一點體重變化,體圍變化,體脂變化都可以成為你的正反饋,為你帶來成就感,讓你越來越喜歡減肥這件事。如果你不是發自內心的想減肥,那麼當你面對美食或一些諷刺打擊,可能就會直接放棄。

2、降低目標,不要讓自己有畏難心理。

很多人一減肥,就定下月瘦20斤的目標。聽起來很勵志,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輕鬆。想減掉1公斤脂肪,需要消耗7700大卡。如果想月瘦20斤,就需要你每天消耗3000大卡,而這個運動量一般人真的很難達到。如果你的確通過節食加一些運動變瘦了,那麼你減掉的大部分都是肌肉和水分,也會讓你的身體誤以為你遭遇了饑荒,從而降低你的基礎代謝。一旦你停止減肥,恢復了正常的飲食和運動,反彈的幾率會非常大。減肥這件事,慢慢來會比較快。即使去抽脂也要2個月的恢復期,而通過節食快速瘦下來,也得給身體3到6個月去適應,不然脂肪會隨著記憶重新胖上身。

合理的目標應該是月瘦4到8斤。在我最開始減肥時,我還是個168斤的胖子,我總覺得8斤對我來說太少了,身上這幾十斤多餘脂肪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減完。所以我每次減肥都很激進,當目標完不成,我就會自責愧疚,情緒低落,從而忍不住想大喫特喫安撫情緒。可一旦暴食,就是破窗效應的開始。反正都破戒了,那這次減肥執行的就不完美,既然不完美了,那就多喫點吧,讓這次減肥徹底宣告結束。

而當你把目標制定的比較低時,你的壓力會減輕很多,一旦你完成目標,成就感會油然而生,那麼在接下來的減肥過程中,也會信心十足。當完成目標時,也不必立刻追加任務,保持那份愉悅心情最重要。

在減肥時,我們要把追求完美的心態轉換為成長心態。也就是每一點進步,都值得鼓勵。也許你的體重和身體圍度沒變,但你現在跑200米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喘了。你不再只喜歡油膩高卡路里的食物,而是也喜歡上了清淡健康的食物。你不再只喜歡宅在家裡,而是變得有點喜歡聽著歌去散散步。量變引起質變,這些微小的進步,累積起來最終都會變成瘦身的驚喜。

也許一開始你不能掌握最有效的減肥方法,但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你越來越瞭解減重的技巧,那麼你就可以繼續沿用這些好的方法,並把它們分享給其他需要減肥的朋友,讓減肥這件事變得更有意義。

3、從最輕鬆的減肥步驟做起

很多人為了更快的減肥,會給自己定下了每天兩小時的運動量。當你好不容易辛苦操練半小時,一看錶竟然還有一個半小時要熬,就只能咬咬牙死命堅持,最後身心疲憊的把任務完成。但這樣真的好嗎?

不,當然不好!因為你在潛意識裡把運動和痛苦建立了聯繫,以致你以後每次去運動都會產生抗拒和畏縮心理,那麼無形中就增加了做運動的阻力。

因此要培養減肥習慣,我們需要從最簡單最不費力的步驟開始。你甚至不需要有個明確的大目標,去給自己帶來壓力,只需要知道你正在減肥方向發展就可以了。比如你要提高運動量,可以不從跳操跑步開始,而是從日常活動中,最容易做到的入手。

飯後站立30分鐘很難,那就改成飯後多花5分鐘去刷碗打掃廚房,或多站立10分鐘陪朋友聊天。飲食上一下子做不到減少300卡,那就從少喫一口米飯,多喫一口蔬菜做起。不喜歡去跑步,那就從快走10分鐘做起。

比如我現在,不會強迫自己一週做五次運動,而是會在經歷過幾小時枯燥工作後去聽歌騎車,或經歷了兩天枯燥的工作後,去遊次泳放鬆心情。當我把愉悅感和游泳騎車聯繫在一起時,我真的會非常想快點去騎車和游泳。這樣不費力的減肥步驟,會讓你得到更多成就感,獲得正反饋。這個過程中你始終是愉悅的,而這種愉悅感會幫你真正培養出瘦身習慣。

很多人花21天去培養早起習慣,跑步習慣,飲食計量習慣,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原樣,就是因為他們在和自己的大腦做對抗,逼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而這種被迫的自律往往伴隨著痛苦,它們違背了大腦趨利避害的天性,也就不容易把習慣保持下來。

4、用舊習慣去帶動減肥新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沒能堅持一些好的瘦身習慣,也許並不是懶,而是單純因為我們忘了。因此我們應該把一些新習慣放在舊習慣後面。當你完成舊習慣時,就會自然想起新習慣。

比如,你喜歡遛狗,那麼可以買兩個一斤重的運動綁帶,放在遛狗繩旁邊。當你去遛狗,就可以提醒自己把它們綁在腿上,增加運動消耗。或是放一個一斤重的啞鈴,遛狗時順便拿著活動下胳膊。當你工作一小時想去喝水時,可以在飲水機上貼上小紙條,提醒自己做5分鐘伸展運動,活動一下久坐的大腿。如果你習慣下班後去逛逛街,那麼你就可以提醒自己掃個小單車,代替公交出租和地鐵,騎車到達想逛的街區。去食堂喫飯時,利用一個小小的精緻飯盒去提醒自己,飯前喝點湯,喫飯細嚼慢嚥。

5、製造減肥的環境氛圍

人吶,真的是一種趨利避害,超級喜歡偷懶的生物,哪怕出現一點點阻力,哪怕只是幾秒鐘的延誤,都可能使我們拒絕做某一件事。當你把運動鞋放在最顯眼最容易夠到的地方時,它就是會比把鞋放到鞋櫃裏,更容易激發你去運動的行為。所以你要多製造一些減肥的環境,去推動你減肥的意願,減少減肥阻力。比如:

減肥期喝兩升水,可以提高代謝,防止便祕,減少飢餓。那麼你就可以多買幾個杯子,灌滿水,放在你的辦公室,家裡,教室,每當你看到它們就可以提醒自己去喝幾口。

把水果,番茄和黃瓜洗凈放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家裡,或者隨身攜帶一小袋堅果,葡萄乾,那麼當你餓的時候,就更願意拿起水果和堅果充饑,而不是叫一個外賣,或隨手買一個漢堡。

你還可以把一些減肥注意技巧寫在便利貼上,貼在自己經常會看到的地方,時刻提醒自己培養正確的瘦身習慣。

6、建立獎賞機制

你可以下載一些能記錄飲食和運動的app,或者自己用手機電腦寫減肥日記。不需要每天都寫,那樣會增加焦慮。當你取得一些小進步時,或掌握一些好用的小技巧,或發現有效的輔助品時,都可以記錄下來,營造一些減肥儀式感。

當完成一些目標時,你還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比如跑了半天,允許自己看會漫畫。減肥一週,允許自己帶25克爆米花去看電影。瘦下5斤,就給自己買條新裙子。這樣的正反饋,啟動獎賞迴路,會給你增加更多減肥動力。

7、為自己鬆綁,關註解決問題

有時我們產生了一個延遲去運動的想法,這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我們產生了「我們在拖延」這個認知,那麼我們就會陷入自責,覺得自己差勁,做的不如別人好。這種認知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挫敗感,甚至讓我們裹足不前。

人不可能像機器一樣,難免會有一些不理性的時刻,偷懶犯錯的時刻,那麼這時候你就應該給自己鬆綁,包容一下自己。當你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行為,你應該多關注如何去解決,去善後,而不是質問自己為什麼會犯錯,數落自己比別人差。

就拿暴食來說,其實偶爾喫多一次,都算不上暴食,但卻讓很多人感到深深的自責,覺得自己太沒意志力,是個管不住嘴的死胖子。其實這時候,你最應該做的是善後。比如,你可以選擇今天去多運動一會增加運動消耗。也可以下一頓少喫一點,降低攝入。而不是自我埋怨甚至破罐破摔,直接放棄。或是當遭遇平臺期時,也不要質問自己為什麼不掉稱,而應該去分析和諮詢專業人士,怎麼有效度過這個時期。過去的已然過去,不要再讓它們絆住你前進的腳步。對於未來,哪怕每天只減10克脂肪,那也值得鼓勵。

好了,今天亦安先分享到這裡,下篇繼續分享實用的減肥小知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