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勞工權益的抗議在過去一週裏爆發,讓中國互聯網公司習慣的 996(早九點、晚九點、一週六天)加班時間成爲中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

和前兩年以悲劇方式獲得全球關注的中國製造業從業者不同,程序員看起來是最不容易爲工作環境走向對抗的一個羣體。外界對他們的印象主要是收入高、習慣天天加班、辦公室放着行軍牀、生活簡單就想着買房結婚。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行業,往往被認爲是重要但同時也是行動阻力最大的階層。

但不同於其它也要日常加班,甚至強度更大收入更少的行業,程序員有一個說話的渠道。

1

http://996.icu 網站的域名最早由一個年輕的程序員註冊。

在技術論壇 V2EX 上,這位程序員曾在一個關於工作薪酬討論的帖子裏提到自己畢業於北京一所 211 大學,在一家與百度、阿里、騰訊同級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剛轉正沒多久,每月薪酬在一萬多元。

之前,他都在論壇裏發帖討論技術,討論同一個公司不同的團隊之間爲什麼薪資會有差別。但最近,他所在的公司開始實行 996 工作制。

3 月 20 日,他在論壇的域名推廣版宣佈註冊了一個域名 996.icu,因爲“工作 996,生病 ICU”。

3 月 26 日後,他在一個職場話題下回複道:“我才感到 996 多麼毀人,除了工作就是休息,跟家人溝通都少了。”在那個回帖裏,他再次推薦了 996.ICU 網站。

網站作者還在介紹後面加上了一句“Developers' Lives Matter”(開發者的命也是命),模仿美國對抗種族不平等運動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

它的影響力並不來自這個網頁。而是來自同樣

在 3 月 26 日上線的 GitHub 項目

項目由一個叫 996icu 的匿名 ID 發起,和域名持有者的關係不得而知。但從每天對最多 260 個建議的快速處理來看,這個賬號即便是那位年輕程序員創建,現在很可能也不是他一個人在用。

今天,軟件開發已經不需要凡事都重新發明一個輪子,用開源的代碼可以快速完成一個功能。

而 GitHub 就是存放這些代碼的最大平臺。程序員們在 GitHub 上管理自己的項目,發起討論、提交修改建議。

GitHub 上之前也有關於中國互聯網公司加班問題的項目,兩個月前一個主題是“程序員找工作黑名單”的項目上線,這個黑名單在兩個月內獲得了超過 18000 次“加星點贊”(Star)。

但這看起來更像是程序員在找工作時的一份操作指南。而 996.ICU 則更直接、更簡單,從一開始就是一份反 996 工作制的宣言。

這讓它迅速引起共鳴。

今年 1 月,杭州有贊 CEO在公司年會上突然宣佈全公司強制執行 996,有贊高管表示如果工作家庭不好平衡,可以選擇離婚。

更近的,京東 3 月初開始執行 995 工作制度。面對質疑,京東公關總監劉力迴應不會強制要求,但鼓勵員工全情投入。

中國互聯網公司加班不被認爲是特例,但以往有高回報盼頭。2017 年,軟件業平均薪資 13.3 萬,連續兩年超過金融業成爲全國最賺錢的行業。阿里巴巴紐交所掛牌上市,一夜之間產生了 1 萬多名千萬富翁。

2018 年開始的上市潮沒能重現另一個阿里巴巴。小米 2014 年估值達到 450 億美元,2018 年上市前預期公司市值能有 800 - 1000 億美元,四年老員工手中股票價值有望翻倍。但等到 2019 年年初員工可以賣股票的時候,小米市值縮水至 315 億美元,股票價值也比 2014 年縮水 30%。

而小米已經是過去一年上市公司裏表現很好的。蘑菇街直接以稀釋員工股權的手段將員工持股價值縮水爲 1/25。

甚至工作也不一定能保證。互聯網行業早幾年有大量風險投資湧入。互聯網公司不在乎利潤,可以開更高薪水來挖人。但整個 2018 年,中國 VC/PE 募資規模 341.12 億美元,同比驟降 74.59%。靠燒錢做大規模的互聯網公司即便上市也要面對盈利問題。裁員成爲一個普遍的做法。

去年 8 月,美圖、拉勾網各裁員 20%。10 月,錘子科技解散成都分公司,爲它從北京搬去成都的程序員失去工作。11 月,趣店裁員 200 人,不願從北京搬去杭州也得走;鬥魚裁員 70 人。12 月,知乎裁員 20%,300 人被要求當天離開公司;科大訊飛裁員 20%,迴應爲末位淘汰;摩拜裁員 30%,稱正常調整。今年 2 月,滴滴裁員 15%,2000 人離職;京東先裁員 20% 員工,2 月又裁員 10% 副總裁級別高管。3 月,騰訊中層裁去 10%,騰訊總裁劉熾平稱爲年輕化主動革新。

高強度的工作變得強度更高、曾經可以指望的上市故事愈加渺茫,甚至能工作多少年也在大裁員背景下變得難以確定。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996.ICU 項目上線一小時內就收穫了超過 2000 顆星星(GitHub 上的點贊),一天內加星數超過一萬,登上了 GitHub 實時熱門榜。

更多人注意到了。

2.

Anony 就是在 3 月 26 日 996.ICU 上線一小時的時候開始關注的。他自稱是一個普通的碼農,平時喜歡逛 GitHub。他說自己平時逛 GitHub 就“類似於你們刷微博”。

儘管 Anony 所在公司沒有實行 996 工作制,他還是持續對這個項目的進展保持關注,也參與了修改措辭的工作。

在 996.ICU 的討論區(Issues 區)裏,加星即將破十萬前,有人留言說,沒想到以這種方式參與了大型開源項目。

在社交網絡上人們分享自己關於 996 工作的經歷、見解以及解決方案。但在程序員社區裏,一切都按照程序員們開發開源軟件的方式推進着。

想象一棟充滿無數會議室的大樓,每間會議室裏的白板上寫着一項軟件的所有代碼。GitHub 可以讓程序員走入其中開放的會議室,觀看白板上的代碼、點贊,並按自己的想法進行修改。

但隨意修改會擾亂白板上的代碼,Github 方便用戶將白板上的代碼庫整體複製到自己賬戶下,修改不影響項目代碼。修改完成後,程序員可以提交“拉回請求”(Pull Request)給項目維護者進行合併,將自己的修改加入項目。

這是目前開源軟件在線協作的工作方法,而 996.ICU 的進化過程完全遵照此方法進行。

GitHub 上最初的996.ICU 項目很簡單:一段 26 行的 Markdown 格式網頁文檔。

一段段勞動法摘錄、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國際歌歌詞、英文版本是最早的一批更新。

996.ICU 項目的補充、完善,都是由參與者以提交“拉回”請求的方式推進,逐漸成爲今天的樣子。

這和在論壇留言不一樣,如果一個人看到代碼就產生不適感,那就無法在這裏提出修改請求。

各種細節被快速完善。有人提交請求,稱主頁面上的案例之一京東的英文版本如果直譯 JINGDONG 無法讓外國投資者理解,要改成 JD.COM。

大小寫、空格、錯誤鏈接、全角半角符號錯用等問題都被更新,放進 Markdown 格式的文檔裏,還有人上傳了自制的 Logo。

法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葡萄牙語、巴西葡萄牙語、泰語、繁體中文、越南語、俄語、希臘語等主要語言版本翻譯都在項目上線第二天提交。還有人寫了頗正式的文言文版本:“996”事制,即日早九至崗,直至晚九點事,每週工作六日。2016 年九初起,續有網爆料稱,58同城行全員 996 事制,且週末加班無文……

黑名單上都是實行了 996 或過度加班的公司,國內的大互聯網公司基本在列,京東以超過 1200 票遙遙領先。作者還提出建議,希望在提名的時候加上部門、省區、工資範圍,總之給出的信息越詳細越好。

黑名單的作者原先將投票設置在一個論壇上,並沒有考慮到會有那麼多人蔘與投票,以至於網站太卡,人們只關注到了排名在前面的大公司。目前,這位作者正在建設新的網站,他在項目說明裏寫道:“因爲太卡大家都只關注到了前面的大公司,希望大家能夠注意到 996 的羣體實際上很大,不僅僅有 BAT ,還有很多小公司。”

而白名單上的公司更多是外企。

955 公司白名單作者 formulahendry 在上海一家大外企做程序員,他的 GitHub 頁面有超過 600 個關注者,還堅持用英文寫過一段時間技術博客。

注意到 996.ICU 之後,他覺得與其吐槽 996,不如看看有哪些公司實行 955(一週工作五天,朝九晚五) 的公司。

項目上線第二天,他創建白名單投票,項目的名字 WLB 是他自創的縮寫,意思是 Work Life balance,即生活與工作的平衡。WLB 一天內加星數超過了 1000,上線第二天上了 GitHub 實時熱門榜。

投票的雛形是基於 formulahendry 對上海 IT 公司的瞭解,在接下來的幾天裏,他利用下班在班車上的時間以及週末的時間維護着項目更新。

雖然 formulahendry 建了白名單,但是項目被創建出來之後就不再是他一個人能決定的事:一切都得按照 GitHub 的方式來。

996 公司黑名單則吸引了更多的參與:一個公司被添加到黑名單的方式與開源項目代碼審覈沒什麼太大區別,每個人都可以提交論據,只是提交論據的方式對非程序員來說有一定門檻。論據包括媒體報道、知乎討論、公司官網公告等。

華爲和字節跳動等公司是否能夠上榜都引發了衆多討論。在要求“刪除黑名單字節跳動”的請求下有 51 組對話,要求刪除的人和不同意刪除的人各自舉證。

發起刪除請求的用戶給出了兩點理由:1. 公司雖然下班晚,上班也晚,算上午飯、晚飯後的休息時間,實際工作時長並沒有一天 12 小時;公司實行大小周,但是小週週日加班給加班費;2. 猝死事件的程序員是剛從騰訊跳槽到字節跳動不久,不能武斷歸咎於字節跳動加班。

反駁方指出“說的好像 955 的公司不午休不喫飯一樣。”接着還有反駁者給出加班費計算方法的貓膩,比如週日加班按 1.2 倍工資而不是 2 倍工資計算。

一個請求能否通過,實際上是以一種簡單的投票實現的。刪除字節跳動的請求有 8 人支持,269 人反對。最後 996.ICU 項目負責人拒絕了刪除字節跳動的請求。

雖然項目負責賬號可以對請求作出判斷,但由於開源項目的可複製性,如果項目發起人背離社區大多數人的訴求,程序員們可以很容易轉而支持另一個在這個基礎上分出來的項目。

從一個個人項目,演變爲社區項目之後,決定項目發展的就不再是發起人,而是所有參與貢獻的人共同決定的結果。這些都是開源軟件開發的基本方式。

就像比如 Linux 系統最早是 Linus 一個人的作品。但隨着全球開發者的加入,有 1.5 萬開發者和超過 1400 家公司添磚加瓦。現在 Linux 遠不是 Linus 所能控制的,它的管理由一個專門的基金會所負責。

996.ICU 也沒什麼區別。不論是誰啓動了這個項目,現在它已經不再是一個人決定的事。

3.

倉庫下的討論區(Issues)突然被關閉,也引發了不少討論,比如 issues太多(過了十萬)、太多廣告,還有人貼出白宮請願的號召截圖懷疑是政治原因。幾小時後,作者貼出解釋稱是主動選擇關閉。

不過這對討論沒有太大影響。項目上線之初,有人發出各地微信羣的二維碼,與此同時就有人迴應說程序員應該用程序員的工具,而不是用 QQ、微信來溝通。於是程序員常用的即時通信工具 Slack、遊戲即時通信工具 Discord 都被用起來、國內不能直接訪問的通訊工具 Telegram 上也出現了 996.ICU 討論組。

996.ICU 的 Slack 討論頻道在五天內吸引了 1000 多名成員,成員自發將 Slack 羣組劃分成了公告、招聘、討論、中文、英文、城市等數個頻道。在 Slack 頻道里討論最多的,是勞動權益受到侵害之後如何維權。

在 Slack 羣組討論中,他的解決方案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成員質疑勞動仲裁的效率,還有一些成員則擔憂信訪手段可能招致政府機關的強制手段。

在完善了措辭、不同語言版本和黑名單、白名單之後。996.ICU 從上週末開始的最大進展是“反 996 軟件授權協議”從想法到落地。

3 月 27 日,一個想法被熱切討論後採用:設計一種關於勞動保護的軟件授權協議——996ICU 協議,如果這個協議被兼容進各個開源項目的授權協議,實行 996 工作制的公司不得使用該開源項目,就可能給公司帶來實際的約束作用。

勞動法一直在,但執行是問題。大互聯網公司往往爲一個城市解決數萬就業,有些還提供數十甚至上百億利稅。理論上地方法院,比如深圳當地法院應該公平對待騰訊、華爲和它們的員工,但這是理論上。

而軟件授權協議是軟件行業內的一個約束。簡單來說,軟件授權協議就像是一本書的版權聲明。在項目開發中開源軟件的使用不可避免,使用開源軟軟件不需要付費,但是需要遵守作者寫在授權協議中的條款,如果公司或個人使用了開源代碼,但是沒有遵守條款,作者可以據此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停止使用代碼。

這個想法被上千人點贊,400 多人蔘與了該協議的討論。

但協議怎麼寫還沒人想好,一開始只有這樣三行:

The 996ICU License (996ICU)

Copyright 2019

3 月 30 日晚間,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法學博士 Katt Gu 花了一夜時間起草了授權協議。這個版本在常用的MIT 開源授權協議基礎之上改編。協議一共三條,在所有協議都會有的慣例版權聲明條款,Katt Gu 增加了兩條內容:

個人或法人實體必須嚴格遵守與個人實際所在地或個人出生地或歸化地、或法人實體註冊地或經營地(以較嚴格者爲準)的司法管轄區所有適用的與勞動和就業相關法律、法規、規則和標準。如果該司法管轄區沒有此類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或其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不可執行,則個人或法人實體必須遵守國際勞工標準的核心公約。

個人或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誘導或強迫其全職或兼職員工或其獨立承包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同意直接或間接限制、削弱或放棄其所擁有的,受相關與勞動和就業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則和標準保護的權利或補救措施,無論該等書面或口頭協議是否被該司法管轄區的法律所承認,該等個人或法人實體也不得以任何方法限制其僱員或獨立承包人向版權持有人或監督許可證合規情況的有關當局報告或投訴上述違反許可證的行爲的權利。

Katt Gu 關注新技術立法,也著有關於中國特定領域法律與實踐鴻溝的論文。

3 月 29 日晚上,Katt Gu 的丈夫,一直關注軟件版權演進的創業者 Suji Yan 在看到 996.ICU 之後催促她起草一份協議。Gu 回憶說最初她並不願意。

起草協議之前,一位律師告訴她,要做好這份協議,得先研究十年勞動法、再研究十年 IP 法,或者在幾個涉及的領域各找十個專家來討論、研究,再擬定草稿。

但是 Katt Gu 覺得協議的實用效果遠小於宣傳效果,今天最重要的那些開源協議一開始也不是以那樣的立法方式做出來的。

經過一夜研究,她決定以最簡單的通用法(Common Law)爲基礎,草擬一份協議草案。而起草的模版則是簡單且應用廣泛的 MIT 開源協議。

這份協議以及協議期待產生的效果,都是相當理想化的。

根據 Suji Yan 所設想的最理想狀態,協議可以對中國互聯網公司有一個約束。他的邏輯是今天軟件開發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不用開源代碼——微軟一度都是開源軟件的最大貢獻者。當足夠多的開源項目用了 996ICU 協議,企業強制 996 就等於自己的產品違反協議,開源代碼擁有者就可以起訴該公司。哪怕在中國大陸起訴艱難,這些公司基本都在香港或美國上市,也可以在其它地區發起訴訟。

不過解釋完之後,他自己也說“這當然是一個極其理想化的設想”。

“本來覺得我們不做會有別人做,但是現在覺得還是需要更多人關注。”Katt Gu 說協議公佈之後收到一封感謝郵件,“感覺就像看醫生收到那種‘妙手回春’的錦旗。”

對協議約束力持懷疑態度的人很普遍,而反對者也不少。比如目前 GitHub 上第三大項目的創作者尤雨溪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個人反對和譴責 996,但是也反對在開源項目許可證中包含 Discriminatory Clause(禁止部分用戶使用的條款),或是利用開源項目做任何形式的政治博弈。

“我個人有個人的看法,但項目是中立的。Vue 的許可證不會禁止任何人使用,現在不會,以後也不會。”他在微博上寫道。Vue.js 是一個開發網頁用戶界面的框架。

但添加反 996 許可證的項目在不斷增多。目前已經有 75 個開源項目添加了許可證,其中大部分是個人開發者維護的項目,但也有多個點贊數在四五千以上,有一定規模、被很多公司使用的開源軟件項目加入。而和 Vue 相關的數個插件項目也加入了反 996 許可協議——任何項目開源擴大之後,就不再是作者一個人決定的了。

Katt Gu 稱接下來自己的協議修改要它與更多的主流開源軟件協議兼容,這樣纔有希望被更多開源項目所接納。

“我自己只想把這個協議寫好,寫好估計就沒有我啥事了,如果要寫細,可能要花兩三年。”Katt Gu 說做完這個應該就不會管了。Suji Yan 則補充了一句:“還給社區。”

社區有一個大目標。4 月 1 日,有人號召把反 996 協議加入 GitHub官方收錄協議當中,這樣新開源項目就可以很容易把協議加入項目。

更長遠的目標是讓它被 GitHub 高亮顯示,這樣任何項目在創建選擇協議時都有機會看到它。

這些都不容易,尤其是在主頁高亮,需要超過 1000 個公開項目使用該協議,3 個明星項目使用、OSI 和 GNU 批准。

作爲開源軟件的推動力量,理查德·斯托曼( Richard Stallman)在 1985 年發表《GNU 宣言》,提出所有軟件都應該貫徹自由軟件的精神——運行、複製、發佈、研究、修改和改進該軟件的自由。

但從一開始,這個運動就沒有停留在技術或者免費用軟件的層面,發起者認爲大衆都能接觸到的應用都應完全掌控在用戶自己手中。如果 996.ICU 的貢獻者們計劃成功,這將是開源軟件屆第一個被認可的約定勞動權益的協議。

一週不到,對 996.ICU 的反擊已經來了。

沒有公司敢直接攻擊 GitHub。2015 年的持續攻擊沒有成功。現在它是微軟的財產,商業公司攻擊它就更不明智。

攻擊者們用了自己最習慣的手段,屏蔽。

QQ 瀏覽器稱這個唯一公開訴求就是讓公司遵守勞動法的網站包含欺詐信息。微信顯示的理由則是“該網頁包含違法或違規內容,爲維護綠色上網環境,已停止訪問”。阿里巴巴旗下的 UC 瀏覽器和 360 瀏覽器都將該頁面認定爲包含違法信息的網站。最獨特的獵豹瀏覽器打開這個頁面會彈出提示稱“網站含有大量淫穢色情信息”。

使用百度搜索 996,中文版搜索結果裏找不到 996.icu 網站和對應 GitHub 頁面的鏈接。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它們並不能直接封殺 996.ICU 的存在,也沒法讓討論它的渠道消失。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