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樣賞析王昌齡的名篇《盧溪別人》?

《盧溪別人》 唐朝·王昌齡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

一、 武陵溪口駐扁舟 到底是武陵溪還是盧溪 ?

1、武陵溪

武陵地處洞庭湖西部,是今天的常德市,荊門在武陵以北,因此詩中有「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之句。

2、盧溪在何處?

此詩的題目是《《盧溪別人》》,今天的有一個地名叫瀘溪,這個地方在常德的西南方,隸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他的附近恰好有一個地方就做武溪,王昌齡在自己的另一首《箜篌引》也寫到過盧溪:

盧溪郡南夜泊舟 ,夜聞兩岸羌戎謳

宋朝的王庭珪(1079~1171)寫了很多有關「盧溪」的詩,王庭珪(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坐訕謗,流夜郎(一作嶺南)。十九年(1149)六月,勒停,送辰州(今屬湖南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編管。

盧溪郡,唐天寶元年(742),改辰州為盧溪郡,縣。乾元元年(758)改盧溪郡為辰州。均治今湖南懷化市,與今天的瀘溪鎮相鄰,可見王昌齡的武陵溪口駐扁舟,應該是盧溪。

懷化市境內重要的支流有巫水(雄溪)、渠水(滿溪)、酉水(酉溪)、?水(潕溪)、辰水(辰溪)等,古稱"五溪",因此懷化自古便稱"五溪之地"。此地古屬荊州,春秋屬楚,戰國屬楚之黔中郡,漢屬武陵郡,三國以後稱武陵地域為五溪地區。

二、溪水隨君向北流

748年,王昌齡五十一歲,自江寧丞貶為龍標尉,龍標是唐代縣名,在今貴州省錦屏縣。 756,王昌齡年離開龍標,一路向北,在瀘溪時和朋友離別,寫下此詩。

既然寫到「溪水隨君向北流」,看來這位朋友和他在一起北上有一段時間了。

三、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行到荊門上三峽,第三句是一個假設,假如您行行舟到了三峽一帶,可不要在猿鳴聲中賞月時感到哀愁。

南北朝時期酈道元寫過《水經注》,其中記錄有巴東三峽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猿聲江邊詩人抒發憂傷時常用的的意象

例如和酈道元(472年-527)同時期吳均(469~521年)有詩:

迢遞巫山竦,遠天新霽時。樹交涼去遠,草合影開遲。

谷深流響咽,峽近猿聲悲。只言云雨狀,自有神仙期 。

更早的王粲(177年-217)在七哀詩裏寫到: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四、莫將的用法

現代人寫舊體詩,有很多詞語的用法不太好掌握,比如莫將孤月對猿愁,這句是直譯的話是,不要把(讓)孤單得月亮對著猿聲愁,用散文的句法根本就講不通。將,把、讓,這裡可以解釋為在..月色中,在...孤月之下。

今天的人作詩,如果能夠寫出這一句來,說明其造詣非常深。當然,也肯定會被一些人讀古詩少的人批評語法不通。

其他古人「莫將」得例子:

漸老舊交情更重,莫將美酒負良辰。

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將心事問樵翁

@老街味道


「秦時明月漢時關」,有著「七絕聖手」的盛唐詩人王昌齡尤擅大氣磅礴、蒼茫寥廓的七言絕句,而題中所問的《盧溪別人》,也正是他的一首七絕。全詩如下:

武陵溪口駐扁舟,溪水隨君向北流。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

由題可知,這首七絕並非描寫邊塞,詩人揮墨之時地點為「盧溪」、寫詩的緣由是「別人」,即點出了這是一首惜別友人的作品。盧溪是現在的湖南省盧溪縣,盧溪是當地匯入沅水的「武陵五溪」之一,古代交通不便、通訊閉塞,溪邊送友的題材廣泛見於各類文學作品裡。如最為著名的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

開篇以場景將讀者瞬時拉入詩境,「武陵溪口駐扁舟」,朋友啊載你遠行的小船在武陵口暫且停泊了,那滔滔溪水也要隨你一併北去。「武陵溪」三個字頻繁出現於詩詞中,李清照《武陵春》有「載不動,許多愁」、黃庭堅《水調歌頭》有「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之筆。舟本無依,時光似水,臨水送舟,如何能不觸發心底的愁緒呢?

「行到荊門上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等到你的小船不日行駛到三峽的時候呀,千萬記得別在獨孤的冷月之下對著山壁間的猿猴們發愁。其實小船離三峽還遠得很,但掛念友人的詩人已經為他的前路設想了種種情景,只盼朋友一路順暢、平安寧靜。《樂府詩集》中關於猿聲的記錄,也見於酈道元《水經注》中「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之名句,早早將羈旅之人的漂泊悲慼與經過三峽時聽到的哀婉猿啼聯結到一起,後人文章,有「猿」則生「愁」,如有「秋」則生「悲」。月孤獨,人也孤獨,觸景生情最為傷心,所以萬不能月下聽猿纔是。

事實上,月只是月,如何會覺得「孤」?猿只是猿,如何會覺得「愁」?獨孤和悲愁的,從來都是人自己而已。

詩人出身貧寒,倚靠天眷高才詩名遠播,當下也苦於被貶失意,適逢友人離別,自然愁腸百轉,一番叮囑友人的真摯情誼樸素天然地流轉於紙上,簡約而宛轉、輕淡而真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