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具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明目降壓,利咽潤膚,減脂保肝的功效,常見的綠豆製品有綠豆湯、綠豆粥、綠豆沙和綠豆涼粉、綠豆糕等,但是這些綠豆製成的食物,綠豆湯纔是最消暑的!很多人認為最消暑的綠豆湯需要長時間熬煮,其實不然!

  綠豆的營養成分

  每100克綠豆含有能量329千卡,含有碳水化合物62克,蛋白質21.6克,脂肪0.8克,以及胡蘿蔔素、硫膠素、尼克酸及維生素E,鈣、磷、鉀、鎂、鐵、鋅、硒等也很豐富,綠豆湯等綠豆食品是大家夏季常備的消暑佳品。

  中醫認為綠豆味甘、性寒、歸心經、胃經, 常喫具下清熱解毒, 消暑利水等功效,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對某些熱性病也有緩解作用, 對青光眼還有降眼壓的功效。

  煮綠豆湯只要10分鐘

  綠豆湯為煮鍋中水滾後,加入綠豆,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綠豆的清熱解毒功效,在小火煮10分鐘即可晾涼飲用,此時,湯顏色碧綠,綠豆剛剛爆皮,可以把湯和綠豆分開,綠豆可以和粳米繼續煮成綠豆粥。綠豆湯煮的時間長就會變成紅色了。清熱消暑的功效隨之下降。據明代高鐮《遵生八箋》記載,「解暑綠豆湯,綠豆淘凈,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冷色碧食之。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

  綠豆湯易變紅色

  綠豆湯很容易變成紅色,開始熬出來的湯是碧綠的,不一會兒就變成了紅色。這是因為綠豆皮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多酚,抗氧化能力測定表明,綠色綠豆湯抗氧化能力最強,高於紅色綠豆湯。顏色越紅,抗氧化能力越弱。一般來說,抗氧化能力越強的綠豆湯,其解暑效果越好。

  注意3點熬出降暑綠豆湯

  1 、蓋好鍋蓋

  煮湯時蓋好鍋蓋,因為綠豆皮中的多酚類物質,接觸氧氣,就非常容易氧化成醌類物質,並繼續聚合成顏色更深的物質。因此,在熬綠豆湯時應該蓋上鍋蓋,開鍋後,可以轉小火,但不要開蓋盡量減少綠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發生氧化。

  2 、用純凈水煮,不容易變色

  中國農業大學食物營養研究室曾經用自來水、礦泉水、純凈水來熬綠豆湯。結果發現,不同水質熬製的綠豆湯顏色不同。最綠的是純凈水,其次是礦泉水。自來水熬綠豆湯顏色變化最快,在接觸空氣後顏色一直在不斷變深。

  3、水煮沸後加入綠豆

  水開鍋後加入洗凈的綠豆,再開鍋過後小火煮10分鐘倒出綠豆湯即可。餘下的豆子可以繼續煮成綠豆沙,或加大米煮成綠豆粥。

  煮綠豆湯用砂鍋

  煮綠豆湯時最好用砂鍋或不鏽鋼鍋,但不建議用鐵鍋,因為金屬離子也會干擾綠豆皮中類黃酮的吸收。

  煮綠豆湯不加鹼

  加鹼雖然會使綠豆易爛變稠,但鹼卻會破壞綠豆中的B族維生素。同時,更會使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因加入鹼而損失,導致結構變化,顏色轉為黃色。所以煮綠豆湯不能加鹼。

  綠豆湯加冰糖更受歡迎

  綠豆湯裏可以加上冰糖,改善口感調味,因為冰糖同樣有去火的功效,尤其是小朋友更喜歡喝。

  喝綠豆湯不要加蜂蜜

  綠豆湯加入蜂蜜以後,會產生顏色較深的物體,會使綠豆湯變黑,是因為綠豆皮中有類黃酮的原因,雖然無毒,但會干擾綠豆的抗氧化作用。

  綠豆湯不宜冰鎮喝

  綠豆湯冰鎮或加冰喝,這樣容易出現脾胃失衡、腹瀉。綠豆湯本身屬於寒涼之品,即使不是寒涼體質的人,綠豆湯也不宜喝太多。

  陽虛體質少喝綠豆湯

  陽虛寒涼體質,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這樣的人就不適合經常喝綠豆湯,否則會加重癥狀。這類人羣可以選擇喝綠豆粥。將粳米、綠豆分別淘洗乾淨,同時下鍋加水煮成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