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去年年初,有一部獻禮清華百年校慶的電影《無問西東》打動了觀衆,影片中關於西南聯大的片段引起了人們討論。

這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學,讓大家開始夢迴那個求知求真的年代,夢迴中國教育史上的最高光時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8年來,這裏雖然只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卻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今年十一月,一部紀錄片上線播出了,它的鏡頭對準了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

豆瓣評分 9.3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1

跋山涉水,聯大長徵

1937年9月10日,這本來是一個稀鬆平常的日子,但一封公函的到來讓這一天成爲中國教育史上一個特別的日子。

這封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出的公函裏有這樣的指示: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所學校南遷長沙,聯合組建長沙臨時大學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一個多月前,“七七事變”爆發,整個北方地區硝煙瀰漫、戰火紛飛,已經容不下一個敞亮的教室、一張安靜的課桌。

11月1日,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了,有1600多名學生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這裏。然而好景不長,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日軍逼進武漢後,長沙危在旦夕。

爲了延續中華文化的血脈,長沙臨時大學最終決定南遷昆明,並正式更名爲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徵”就這樣在炮火聲中開始了。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長沙臨時大學南遷昆明路線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加入這個隊伍的人有很多,聞一多、陳寅恪、趙忠堯、鄧稼先……

聞一多出發前,本可以留在武漢到教育部任職,以他的教授身份,保姆、廚師、車伕、文書都可以留着,生活既舒適又體面,但他毫不猶豫揮袖而去。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聞一多在步行途中寫生

日軍打進北平時,清華泰斗陳寅恪正忙着爲父親陳三立辦喪事(愛國詩人陳三立在日軍進入北平後絕食而亡),此時,日本憲兵隊送來了請柬,邀請他到憲兵司令部做客。眼看這是一場鴻門宴,陳寅恪連父親的喪事都沒有辦完,就含着悲憤離開了北平,彙集到“聯大長徵”的隊伍中。

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冒着被砍頭的危險,化裝成衣衫襤褸的乞丐,千里走單騎,硬生生把裝鐳的鉛筒貼身抱在懷裏來到了昆明。到了昆明時,他的胸膛已經被具有極強放射性的鐳灼傷了,但他卻爲自己的行爲驕傲不已,因爲他保住了中國高能物理的全部家當。

鄧稼先在一次日本人召集的聚會上撕掉了日本國旗後,出逃北平,輾轉跋涉到昆明求學,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後來成爲“兩彈一星”元勳。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數月跋涉之後,“聯大長徵”的隊伍終於在1938年4月28日到達了昆明。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六天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成立,“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峯”終於誕生。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2

生活清苦,剛毅堅卓

西南聯大剛建立之初,沒有校舍,通過租借民房、會館上課。後來,校長梅貽琦請來樑思成和林徽因夫婦爲學校設計校舍。不久,一個一流的現代化大學躍然紙上,但是這個方案馬上被否決了。

之後,樑思成的設計方案一改再改:高樓變平房,磚牆變土牆,最後,梅貽琦要求“除了圖書館、教室、實驗室的屋頂可以用青瓦和鐵皮之外,其它建築的屋頂一律用茅草覆蓋。”

樑思成忍無可忍,衝進梅貽琦辦公室,“還要我怎麼改?茅草房每個農民都會蓋,要我樑思成幹什麼?”

梅貽琦愧疚地說:“請你再諒解我們一次,抗戰勝利回到北平之後,我一定請你來建世界一流的清華園,行嗎?”

半年後,一幢幢茅草房鋪滿了西南聯大的校園。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西南聯大茅草屋校舍


因爲窮,校長和教授們生活得都很艱苦。

梅貽琦幾乎賣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後來家裏連青菜湯都喝不起了,偶爾過節的時候才喫一頓。他的夫人韓詠華爲了維持一家生計,只好上街擺攤賣米糕。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吳大猷爲了給妻子治病,每天化裝成乞丐到菜市場撿剩骨頭給妻子熬湯,把摻雜着碎瓦片和泥沙的麪粉洗掉,做成麪筋充當半個月的口糧。

華羅庚房子被炸燬之後,只能在昆明城外20裏,找了個便宜住處。牛住在下頭,全家人住在上頭,喫飯睡覺都在裏邊。晚上,老牛經常靠着牆擦癢癢,整個棚子便開始地動山搖,人就像喝醉了一樣根本站不住。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華羅庚一家

朱自清有一次上街,被乞丐追着乞討,無可奈何之際說了一句:“別跟我要錢,我是教授。”乞丐聽後扭頭就走,就連乞丐都知道:“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當時西南聯大的條件,並不比逃難的生活好,學生們同樣是艱苦求學。

宿舍建在墳地裏,一個茅草屋裏擠40個人,上下鋪,晚上睡覺翻個身,旁邊的人都會被吵醒。宿舍裏還有臭蟲,咬得人沒法兒睡覺。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西南聯大宿舍內部


食堂裏的飯是“八寶飯”,除了紅米、稗子、穀子、麩皮,還有石頭子、老鼠屎…

當時很多學生都是靠學校發的一二十元的補助金維持生活,他們總是去買食堂的鍋巴,那些鍋巴混雜着沙子和老鼠屎,連農民都不要。

但是孩子們買回去用開水淘洗一遍,再用鹽水泡着喫。雖然師生的生活清苦,但是他們剛毅堅卓。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西南聯大舊時影像

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曾撥款十萬大洋給學校用於改善條件,但是聯大師生一致投票,把這筆錢捐給了昆明人民,以感謝昆明收留之恩。

這就是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風,這就是中國文人的風骨。

3

拋棄私心,共同治校

西南聯大是三校組成的戰時聯合大學,當時共有三位校長:南開校長張伯苓、清華校長梅貽琦、北大校長蔣夢麟。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他們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常務委員會三常委”的身份共同領導這所戰時聯合大學,那麼三校聯合究竟由誰來掌舵呢?這成爲當時的一件難事。

三個人裏面,梅貽琦比張伯苓小13歲、比蔣夢麟小3歲,年紀最小。

張伯苓一開始就支持蔣夢麟,他和蔣夢麟說“我的表你戴着”,天津話的意思就是“你就代表我了,我全權支持你”。

但是蔣夢麟轉過來就對梅貽琦講:“我們三人當中你最年輕,因此我全權支持你,你要多擔當。”

西南聯大成立初期,全校有教師269人,清華大學教師最多,有150人。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清華有穩定的庚款基金作爲經費補充,北大和南開則完全依靠政府撥款,而戰時的政府撥款很難有保障。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清華在1936年將一批書籍儀器轉移出華北,以備不時之需,北大在南遷時沒有帶出什麼東西,而南開則在日軍轟炸中失去了幾乎全部家底。

三個學校走在一起,就像一個戲班子,總得有個班底,這個班底就是清華,所以清華校長梅貽琦成爲西南聯大最重要的掌舵人。

這既得益於蔣夢麟和張伯苓的讓,又得益於梅貽琦的“公”。

梅貽琦一開始就贏得了普遍的尊敬,學者風度,溫文爾雅,寡言少語,勤儉節約,民主通達,公正無私,在處理清華、北大和南開的三校關係時,他不偏不倚,審慎而明智地給三校傑出的教授委以高層管理職務。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梅貽琦

清華有庚子賠款作爲後盾,設備經費遠超其它兩校,除此之外,清華工學院還建立了學生服務社,對外承包工程、建設房屋、開辦工廠。這筆錢可以說是清華的獨立收入,但是梅貽琦卻把這筆錢拿出來作爲額外的月薪發給三校教員。

整個西南聯大能聯合辦學到最後,關鍵就在於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的團結,他們沒有因爲某些利益而產生過任何矛盾,一心想着的都是西南聯大和教育救國。

4

先鋒現代,育才育人

中國的高等教育到了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三人創辦的時候,完成了一個代際之間的轉化。

第一代辦大學的人都是進士、狀元,屬於傳統舊知識分子;第二代辦大學的人是到西方留學過的嚴復、蔡元培等,他們把中國的教育往前推進了一大步,使中國的高等教育走向更專業化,使學校更像大學的樣子;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等轉到第三代,就完成了中國的高等教育領導者的代際轉換,張伯苓、梅貽琦、蔣夢麟是充分世界化、充分現代化創辦大學。


西南聯大倡導“教授治校”,成立了教授會。教授會是聯大最高學術機構,由教授和副教授選舉產生,處理學術事務。

梅貽琦有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很清楚地認爲,是因爲有了教授纔有了大學。

那時候大學教授可以自由流動,不認可這個學校的治學理念,可以換一所學校。

教授治校,不僅體現了對高級知識分子的尊重,也最大程度激發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情。

此外,西南聯大還崇尚“唯纔是舉”,曾經聘請了沈從文當教授。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論學歷,他小學沒畢業;論學術研究,他是作家,沒有學術著作。然而當時西南聯大的教授大多留學歐美名校,要不就是北大清華等國內頂尖學府畢業,在學術界赫赫有名的人。

但梅貽琦根本不看重這些,他看中的是沈從文的才華。

後來,西南聯大又聘請了錢鍾書、華羅庚當了正教授,那會兒他們還都是28歲的小夥兒,這也絲毫不妨礙唯纔是舉的原則。

西南聯大推崇創新,教授們從不照本宣科。陳寅恪給學生上歷史課,第一節課就說:“前人講過的,我不講;近人講過的,我不講;外國人講過的,我不講;我自己過去講過的,我不講。現在只講未曾有人講過的。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陳寅恪

陳寅恪的課程內容設計歷史、宗教、語言等衆多方面,旁徵博引,貫通中西,能聽懂他上課的學生鳳毛麟角,因此他也被人稱爲“四不講”教授。

這種充分自由、充分現代化、充分世界化的辦學理念,讓西南聯大這所又窮又破的大學,彙集了300多位中國最負盛名的老師,他們還寫下了一系列奠基性著作:

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錢穆的《國史大綱》、馮友蘭的《貞元六書》、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吳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機構及其振動光譜》……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到了1980年代,沈從文恰逢出國訪問,有外國學者問他:“抗戰條件那麼苦,爲什麼西南聯大八年培養的人才,超過了戰前北大、清華、南開30年人才的總和?”

沈從文只回答了兩個字——自由

西南聯大沒有升旗早操,沒有紀念週訓話,也沒有一個月新生軍訓,更不會灌輸校史和總裁言論。

西南聯大還可以旁聽,學生老師都能互相旁聽,這意味着自由選擇、開闊視野、學術對話。

教授講課擁有主動權和決定權,講什麼、怎麼講,全看自己心情。教授之間,觀點互相交鋒,學術討論氛圍濃厚,真理就這麼在激辯中產生。

《西南聯大》中,製作團隊還採訪了49位西南聯大學子、當事人和專家學者,片中的聯大學子已近百歲高齡,但是他們面對鏡頭還能回憶起自己當年的學號,他們回想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難掩激動之情,臉上露着笑容。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他們用記憶用口述幫我們留住了那段如歌的歲月,那段無法抹去的歲月,充滿了激情、溫暖、堅定、勇氣、剛強……

如今,在昔日的西南聯大舊址、今日的雲南師範大學校園裏,矗立着一座西南聯大紀念碑;清華、北大、南開的校園裏,也各自矗立着複製的紀念碑,作爲對那段歷史的永恆紀念。

最窮大學,用8年時間成爲“中國教育的珠穆朗瑪”


西南聯大在雲南辦學八載,絃歌不輟,這是在全國抗戰中聯合到底的唯一一所大學。

八年來,西南聯大始終都在雍容和睦的氣氛中發展,這是教育史上的佳話,也是中華民族最有光輝的事情。

如今,西南聯大漸漸遠去,但是那段戰亂中的光輝歲月值得我們用影像深深牢記,並一代代將剛毅堅卓的文人風骨傳遞下去。

*文中圖片來源於紀錄片截圖、豆瓣、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