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育兒專家陳幗眉教授曾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就是跟孩子做親子游戲。”由此可見,親子游戲對孩子的教育多麼重要。然而在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條件下,很多父母是千辛萬苦擠出時間來陪孩子做遊戲,但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這是爲什麼呢?

主要是因爲他們犯了這幾個禁忌,起來來看看——

禁忌一:不給孩子決策的權利

很多家長工作之時已然心力交瘁,但教育孩子的任務也不能不顧,於是還是硬着頭皮上。但他們往往沒有更多的耐心來讓孩子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遊戲,或者讓他們選擇玩的時間、地點、方式。因此孩子就會困於非常被動的局面,有可能一開始父母的這一行爲已經導致孩子心理不暢快了,失去了主動權,孩子玩起來會沒有動力與激情。

禁忌二:不給孩子發揮的機會

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年紀大、閱歷廣,因此習慣在遊戲場上指手畫腳,指東喝西。其實孩子東西沒有擺正、線條沒有畫直、顏色沒有塗正確……這何嘗不是寶寶自己在進行思考、進行探索的過程。但是有些父母就喜歡像軍師一樣運籌帷幄、指點江山。這些行爲往往是孩子十分討厭,因爲這不僅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且會導致日後孩子養成隱於人前、默默無聞的性格。

禁忌三:變成說教的疆場

有的父母覺得還不容易有了與孩子獨處的時間,便打着做親子游戲的恍,幹起了說教的“勾當”。好比正陪着孩子畫着畫呢,媽媽就開始說:“你看隔壁家的小美,畫畫可厲害了,今年還在市裏拿獎了,你要向她好好學習”……諸如此類。其實孩子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肯定與鼓勵,而非說教。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對此類遊戲有排斥的反應。那麼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橋樑豈不是又少了一個……

禁忌四:當成真正的賭局

有的父母那種認真勁啊,還真是不好批判。但是若用到了親子游戲上那隻能說認真你就輸啦!好比孩子此時想象力天馬行空,父母一句呵斥斷了孩子的童話世界。好比現在戰局廝殺激烈,父母倒是毫不留情面,衝着一定要把她“殺得片甲不留”爲己任,屢戰屢勝,只留下孩子在風中凌亂。那寫到這,幸孕姐只想問你們一句:你們陪孩子做親子游戲的初衷是什麼?

綜上所述可知,錯誤的親子游戲打開方式往往會導致教育效果不盡人意,因此,各位家長千萬不要讓辛苦擠出來的時間付之東流而激不起一朵浪花。(JPP)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