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名字:

暫未找到這座山的正式名字,從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Google地圖看,有叫峽山、峽山頂、鳳髻頂、飛來高地,感覺都不統一。為方便起見,暫把這裡南岸、北岸凸起的山統一叫「飛霞山」。

地點:

  • 廣東省清遠市
    • 北江
    • 飛霞山

點開大圖 ↑

這是平原中一座凸起來的山,這也是一座被北江從中穿過的山。

疑問:

為什麼北江(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好好的平原不走,偏要從凸起來的山中穿過,有點違背常理。

查了一些資料,和猜想,並無嚴謹推理,僅作茶餘飯後看看。

可能這也就是「飛來峽」名稱的來由吧。

飛霞山↓

被北江穿過的飛霞山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2168106759294976

地貌形成原因參考:

2.2 地貌條件

飛來山地在區域上,位於吳川——四會大斷裂的北端東側。在早中泥盤紀的地層形成之後,由於受區域構造運動的影響,局部產生岩漿侵入活動。因深部岩漿侵入的頂托作用,使這塊山地強烈抬升,在中央偏北產生窿起,四周低矮,形成穹隆構造孤山(圖 1)。岩層也由中央向四周傾斜,海拔高度 666.5 m 的峽山頂成為飛來山地最高點。 山地在窿起過程中,由於作用力不對稱,而且受區域構造的影響,整個山體的岩體發育多組 節理和局部的斷裂。其中主要的有東西走向、北東 10°(近南北走向)、北 60°西和北 40°東四組。又由於窿起中心偏北,該山地北部岩層傾角較陡(40°),南部相對較緩(18° ~ 22°)。多組節理面和局部的斷裂面及岩層層面互相切割,使岩體整體的連續性和連結力大為減弱。斷裂又使地形出現差異升降,形成局部階梯狀地形,導致多處出現小瀑布,如墨池瀑布、九級飛瀑、飛水潭、洗心飛瀑等。現有的飛來峽,就是沿東西走向的一組主斷裂,經歷次構造運動的影響和長期流水侵蝕作用過程逐漸發育而成的。因此,如前所述,飛來山地雖然被飛來峽所切,形成峽山頂和鳳髻頂兩部分,但實際上仍然是一個地質體。由於地殼緩慢持續上升,流水侵蝕作用不斷,整個山體的表面發育了放射狀的深溝和嶺脊,形成起伏連綿、嶺谷相間、局部陡壁的地貌景觀。溝谷近出口處,坡積和洪積的鬆散層較厚,嶺脊基岩裸露。峽谷兩側岸線平直,岸坡較陡。1998年《熱帶地理》->《廣東清遠 「97.5.8」 飛來寺泥石流重災機制分析》

個人猜測:

最開始猜想(應該不正確):

原本飛霞山山頂是以前平原的地面,隨著流水沖刷,周邊較鬆軟的平原逐步被沖刷變低,而由於飛霞山岩層較堅硬,被沖刷較慢,所以形成現在地貌。

看了文獻後的猜想:

  • 先有北江,後有飛霞山
  • 飛霞山是從地底慢慢抬升的(原因:深部岩漿的頂托作用)
  • 慢慢抬升過程中,逐步被北江沖刷,最終形成現在的地貌

歷史:

  • 據說蘇東坡曾有這樣詩句描述這附近的風景:「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
  • 這山裡有:飛來寺、飛霞洞、白廟漁村

地圖坐標:

  • 經緯度:23.709511, 113.173290
  • Google 地圖:

https://www.google.com.hk/maps/place/23%C2%B04234.2%22N+113%C2%B01023.8%22E/@23.7105685,113.1656111,9851m/data=!3m1!1e3!4m6!3m5!1s0x0:0x0!7e2!8m2!3d23.7095108!4d113.1732903?

www.google.com.hk

  • 百度地圖:

百度地圖?

j.map.baidu.com

  • 高德地圖:

高德地圖?

f.amap.com

其他類似地貌:

  • 肇慶市 - 羚羊峽(Google 地圖):

肇慶市 - 羚羊峽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Lingyangxia/@23.1523697,112.5353324,41692m/data=!3m1!1e3!4m12!1m6!3m5!1s0x0:0x8acfb7364aa95634!2sLingyangxia!8m2!3d23.105782!4d112.550469!3m4!1s0x0:0x8acfb7364aa95634!8m2!3d23.105782!4d112.550469?

www.google.com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