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1》茶道講究色、香、味、器、烹,其中烹最為關鍵。紅樓夢中的妙玉深諳沏茶之道,常常親手將水煮沸,甚至用往年積攢下來的雪水來沖泡好茶。對水溫,水質進行嚴格的掌握,可見「烹」是何等重要。茶道文化博大精深,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對沖泡好茶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其中的學問有不少講究,就囊括了器具的選擇,水溫的拿捏,技藝的控制,每一個都算做是沖泡出好茶的關卡。如果沖泡同一種白茶,你的沒有別人的好喝,那就要從這三個關卡里去尋找答案,不要坐以待斃,浪費時機。

《2》不過茶具關剛入門的茶友對茶具的劃分沒有主觀的見地,常常聽風就是雨,結果難免令人尷尬。有言說蓋碗泡白茶最佳,就樂呵呵地去搜羅,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材質。尤其是用紫砂蓋碗沖泡白茶,這可是殺斷好茶香氣滋味的劊子手。那何為紫砂蓋碗?就是用紫砂土做成的蓋碗,表面會有許多看不見的小洞,整體架構形似蜂巢,吸附性和透氣性都極強。原本白茶最大的特性就是沖泡時香氣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要是紫砂蓋碗一上陣等於是火星撞地球,不僅放跑了香氣,連滋味都會因為小氣孔的吸收而打了對摺。

犯了這些錯誤也都罷了,但有些茶友把新茶拿茶壺煮,使村姑陳無法理解。

難不成是要再上一課新白茶與老白茶之間的區別嗎?新白茶的性格像花果山裡的小潑猴,葉片中的內含物質活躍,轉化還沒有進入沉澱期,根本耐不住在茶壺裡翻滾。就像今年的春壽眉,蓋碗沖泡後的茶湯是滿嘴的甜潤,壺煮只能是苦澀交加,破壞了原本的美感,連喝一口都要緊閉雙目,一鼓作氣地咽入腹中。所以選用茶具不能太盲目,就像穿衣服,只有合身的才是最舒服的。

《3》不過水溫關談及沖泡的正確水溫,各家都有話要說,結果讓茶友看地很頭疼,胡亂沖泡。

其實水溫的高低要看白茶品質如何。

1、品質上乘的高山白茶高山地區生態環境優越,常年有雲霧作伴,土壤層的透氣性良好,整體條件賦予了茶葉深厚的內含物質。採摘過後,主要經過萎凋和文火乾燥,在安全範圍內保證茶葉的細胞壁的完整度,可見葉片中的內含物質還未受損。因此只有高水溫100℃才有足夠的能量打開細胞壁,釋放出香氣和滋味物質。若用低水溫沖泡高山茶,有暴殄天物的嫌疑。在萎凋製作期間,白茶的低沸點香氣物質會隨著水分蒸發,留下了大量高沸點物質,沒有達到沸點的水溫,很難讓茶湯香顯露。若是這樣沖泡白牡丹的話,只能遺憾和明艷妖嬈的花香無緣了。2、品質欠缺的平地白茶處於平地的白茶,內含物質不足,整體看來有些營養不良,要是用100℃沸水沖泡,會使本就不多的物質一概而出,兩三沖後可能就得坐杯。

此狀態下,有人為了口感好喝,會改用85℃左右水溫沖泡,不僅能夠延緩衝泡的次數,還不會導致茶湯滋味過於濃烈、苦澀。

《4》不過技藝關用白瓷蓋碗沖泡白茶的技藝當從出湯這步做為中心軸,反覆地琢磨,理解用意。首先注水時,身體坐直並且要平行於茶桌,握住燒水壺手柄上端,調整好低點位後,由慢及快地將沸水環繞倒盡蓋碗中。此時速度不能過慢,否則會波及到準確的5秒出湯時間。注水完畢後,大拇指和中指壓著碗沿的兩邊,食指扣住蓋鈕直接拿起,使碗蓋與碗身留有適合的縫隙,手背部平行向身體一方扭轉快速倒出茶湯。出湯後,蓋碗中還會有剩餘的小水滴,此時不要偷懶,小幅度抖動讓全部湯水都倒進公道杯中。

看似不難,實際上有兩個要點,尤為關鍵。

1、注水點位的控制有些茶友平時倒開水都習慣高沖,所以在用蓋碗泡茶時,確定不好點位。高點位的俯衝會使水流澆到葉片上時產生重力,容易飛濺出去燙傷自己,會影響注水的速度以及出湯,牽一髮而動全身。2、出湯迅速5秒的出湯,包括了注水、拿起蓋碗、手腕迴轉用力,需要一氣呵成。對於新茶友來說,難度不小,主要是靠勤奮練習,時間一長,養成肌肉記憶,沖泡出頂級的茶湯自然水到渠成。

《5》

面對器具的選擇,茶友們不用做過多的考慮,白瓷蓋碗當選第一位。

水溫算是沖泡三關中最為簡單的,只需保持水溫100℃即可。不過技藝關確實有些難為剛入門的新茶友。但好在可以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這門手藝不用有大的天賦,只要肯願意日復一日地練習,遲早會贏過別人家的茶湯。如果新茶友對沖泡還有不了解的地方,務必要和村姑陳多溝通。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微信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